社会工作者在截肢者康复中的服务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社会工作者在截肢者康复中的服务策略

温斌

(甘肃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 甘肃 兰州730000)

摘要:在残疾人中,截肢者占肢体残疾人很大的比重。因此,截肢者康复越来越受到国家政府、残联、民政部门的重视。社会工作者作为助人自助的职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其作用彰显的更加明显。社会工作者在助推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满足困难群体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乡村振兴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工作的目标是:解救危难、缓解困难、激发潜能、促进发展。社会工作者是民政特色职业,充分发挥着“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服务理念,并逐步向着更加广阔的服务领域扩展。

关键词:残疾人社会工作者,截肢者,康复,服务策略

截肢者是残疾人中的一部分,是因为在车祸、工伤、外伤、血源性或骨骼类疾病等原因通过外科手术截去废用性肢体。同样适合于残疾人康复范畴,截肢者康复主要的步骤是:残肢康复,身体复元,心理康复,精神重振,假肢装配,站立行走,离开家庭,步入社会,参与社会事业发展,创造和享受社会带来的先进文明成果。截肢者康复是个人的责任,也是家庭的责任,更是社会的责任。

一、截肢者的需求分析

截肢者是失去全部或部分肢体的残疾人,是弱势群体。需要政府、社会、家庭的关怀与帮助,与健全人一样需要享受以下几个权利:

1、截肢者康复权

截肢者都有着强烈的康复权,在面对自己肢体缺失的同时,也在考虑重新再造肢体,利用假肢装配建立康复,保证站立以及行走或者特殊运动要求,是截肢者生活高质量发展的开始。康复权是截肢者获得良好生活质量的前提条件,也是截肢者“独立生活”的重要保证。

2、截肢者社会福利权

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供养,公共服务和残疾人补助等也是截肢者在社会中应该享受的权力。社会工伤保险已经实施多年,商业保险和医疗保险支付基本治疗型假肢费用部分地区已经实现。民政部门执行的“福康工程”和“福彩助残”等公益性免费项目实施多年,给贫困地区截肢者带来福音。

3、截肢者劳动权

截肢者应该享有参与社会发展的权利,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应该享有参与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的权利,能够实现自我价值和生命意义,奉献社会,成就自我,实现人生价值。充分展现截肢者“自我生命意义”,奉献社会的功能,整个社会应该敞开大门,为他们提供公平、公正的劳动就业、创造就业机会,促进截肢者各种就业形式的发展。

4、截肢者教育权

截肢者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教育权是其实现就业和社会参与的重要保障,包括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目前西北师范大学牵头成立的“全纳”教育,使得残障人青少年在就学方面有了进一步激励措施,在高等教育中也被“全纳”接受,并且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5、截肢者文化生活权

截肢者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构建与正常人一样的生活秩序,享受社会文化生活平等权。平等参与各种文化、体育和娱乐的权力。丰富截肢者的精神文化生活,展现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构建和健全人之间共融共享的文化氛围。

6、环境友好权

截肢者享有社会生活平等的无障碍的权力,消除社会中阻碍截肢者参与的物化因素。加快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如环境无障碍、公共服务无障碍和政治参与无障碍等,方便他们生活,逐步推进家居环境无障碍建设和改造。

截肢者康复是残疾人工作的一部分,社会工作者参与是指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方法,帮助截肢者进行缺失功能重建,心理和精神得到治疗,维持身心平衡,搭建社会性支持网络,让他们克服自身局限性,克服各种环境障碍,不管是来自于家庭还是社会,激发鼓励截肢者在康复后能够全面融入社会生活,提升人类社会整体生活质量的活动。

二、社会工作服务对象

为截肢者本人、家庭成员提供专业的服务,注重家庭心理疏导,关注肢体康复,协助截肢者康复,以及康复中整合有利资源提供就学就业能力和机会等,协助其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全面融入社会,享受社会与人类先进文明进步成果,这里所述为截肢者微观层面的服务。服务方式以个案和小组模式为主。

三、社会工作者介入的目的

在现行社会发展进程中,社会工作者作为截肢者康复团队中的成员之一,包括医生、护士、假肢师、物理治疗师在内。截肢者在失去自己宝贵的部分肢体后,会出现心理上、精神上的各种疾病与痛苦,几度精神崩溃,寻死觅活,“自认为自己是废人”,对康复存在恐惧与矛盾,存在很多的无奈,在自我康复方面存在困惑和无力感。而社会工作正是扶危济困,帮助服务对象走出困境的职业,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方法。接纳并与截肢者建立相互信任和沟通,协助截肢者在假肢装配康复中正向功能发挥与情感支持,在康复过程中发挥更加良性的互动与协调,对高质量的康复起到坚实的保障作用。从而实现“助人自助”的意识。社会工作有专业的工作方法和技巧,运用接纳、同情、社会支持理论,增强权能等社会工作理论策略的介入使得截肢者在社会参与中更加有信心,运用专业的方法,个案和小组工作方法的开展,开阔了视野,在潜意识中实现自我康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

四、服务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接近于医务社工,相近于康复治疗师,心理治疗师,是整个康复过程中的宣传者、倡导者、协调者、关系人,康复小组成员,这些角色相互交织相互切换,重要目的是形成团队力量切实为截肢者服务,为截肢者在假肢装配前后康复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对截肢者心理上和精神上安抚,对失去肢体的自卑心理进行治疗、修复,积极传播、引导假肢装配的必要性,充分发挥积极向上的助人情怀,为截肢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步入社会,分享社会进步带来的福祉有积极性的引领作用。

五、服务过程

1、接案

首先,依据截肢者的性别、年龄、截肢原因、截肢部位、身体健康状况等基础资料收集,对截肢者生活环境、家庭成员状况、经济状况等进行整理归档,分析预估;其次,了解截肢者的困惑与困难,并找出造成此原因的内因所在,分别在心理层面、精神层面进行安抚治疗;最后,针对需要及问题进行方案设计,与康复协作小组一道沟通,为康复做好前期准备。

2、预估

针对截肢者自身情况进行个性化服务方案(个案服务),因人而异,找到最佳方案,并预估服务方案的前期目标,探讨预期康复计划,为假肢装配打下坚实基础。

3、介入、实施过程

(1)困境:心理层面和精神层面

与截肢者和家属进行沟通,最需要什么?最期待解决的困难是什么?最具有挑战性的疑惑是什么?逐一解决或缓解,排除心理和精神上的障碍。

(2)残肢康复:包括残肢外科手术后本体康复和肌力恢复,使用物理疗法和弹性绷带缠绕,伤口完全愈合,残肢条件改善良好,进行残肢康复与定型,促进整个身体肌力恢复。

(3)服务过程目标:实现假肢装配工作顺利进行,采用科学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法,

4、评估

评估截肢者的身体状况:

(1)生理层面:通过装配假肢康复后,在生理上健康状况是否有改善,其程度怎么样?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2)心理层面:心理上是否有减压成功,心理承受能力是否化解。

(3)肢体康复层面:能否顺利使用假肢,进行必要的动作(针对上肢机械或肌电假肢而言)和行走(针对下肢假肢)等一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要求是否达到。

(4)精神层面:康复中后期是否达到康复的目标,精神状态是否得到恢复或改善。

5、改进工作方法与协调情况

在服务中有不尽完善之处,可以开诚布公提出,进行及时修正和改进,

六、终结服务与回访跟进

在截肢者能自如使用假肢并且在生理、精神、健康状况良好时,满足正常的生活自理能力或更高的要求时,可以进行服务终结,后期进行定期或如需回访,巩固服务效果,提升服务满意度。

小结:截肢者康复是残疾人康复中最直接有效的服务。在服务中克服困难,使用必要的服务技巧,沟通效果会事半功倍,达到预期服务目标。在截肢者身体康复后,可以转介到社会康复、职业康复或教育康复模式,进行自我康复,在学习、教育、工作中健康生活。

参考文献:

1、《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3月4日.

2、《社会工作实务》.残疾人社会工作.

3、《社会工作综合能力》.残疾人社会工作方法.

4、《残疾人社会工作》高巍、尹明译.主编:刘梦,副主编:范燕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