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分析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

王中委

青岛理工建业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266043 

摘要:想要维护建筑施工质量,建筑工程检测工作开展显得尤为重要,能够帮助企业降低施工问题出现的可能性,避免自身利益受到影响。从目前建筑工程检测工作开展角度来说,涉及到的无损检测技术种类越来越多,这些技术能够让主体结构检测处于完善状态,受关注程度较高。本文以实际工程建设情况为出发点,对无损检测技术的特点进行总结,并根据具体问题,论述了分析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无损检测技术建筑工程;超声波检测

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对于后续建筑应用存在直接影响,为了避免施工质量问题,相关企业及管理者除了关注施工技术外,还要做好后续验收工作,并应用合理的检测技术,将建筑工程项目中存在的缺陷问题全部反应出来,并进行针对性整改,防止建筑质量问题遗留下来。从实际建筑工程检测技术开展角度来说,无损检测技术应用优势极为明显,与传统检测模式不同,该技术针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更加全面,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

1.无损检测技术的特点

1.1无损性

无损检测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并不会对检测对象产生任何损伤,属于是能量体检测技术中的一种。该技术中的能量体重量有限,与建筑物接触时,所产生的冲击力较小。除此之外,能量体能够在保持无损的条件下,深入建筑物内层,让检测工作的开展变得更加深入。

1.2能够开展远距离作业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无损检测技术实现了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应用,为建筑物质量检测创造了新的途径,远距离无损检测作业便是其中之一。具体工作时,工作人员会在检测地点安装信息采集装置,并在工作地设置信息接收设备。当相关人员得到检测任务后,会利用信息采集设备对施工现场数据进行收集,通过接收设备进行信息接收,对于相关数据查看,工作人员可以依靠计算机进行,保证整个工作流程的高效性和便捷性[1]

1.3效率性

信息技术应用,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对检测数据进行深度解读,规避传统检测中数据反复译读等问题,呈现出更高的检测效率。更为重要的是,无损检测技术在应用时,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建筑物多次检测操作。检测人员可以根据每次检测结果对比,验证检测数据的精准性,以此来提升检测效率。

2.建筑工程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2.1检测内容不科学

目前,一些建筑企业会与第三方检测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将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外包出去,在缓解自身工作压力同时,让建筑工程建设质量处于合理状态。但在检测机构执行检测任务时,其关注重点在于建筑资料检查方面,以数据资料内容为基础来检查建筑质量,很少对实际建筑物进行调查,受此影响,部分建筑物质量很难在检测结果中体现出来,从而对我国建筑行业整体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性。

2.2缺少独立的检测机构

从实际调查研究中能够了解到,我国独立的第三方建筑质量检测机构并不多,很多检测机构均隶属于建筑企业,在执行检测任务时,不具备完全独立的检测权力,很容易受到建筑方的干扰,实际检测深入度也无法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导致质量检测工作失去原有意义。再加上一些建筑企业对质量检测工作不够重视,在检测技术和检测设备引入上没有进行更多投入,难以将建筑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反应出来,更无法确保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性[2]

3.分析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具体应用

3.1超声波检测技术

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在应用时,主要是借助于超声波能够穿透物体的特性,保证检测工作的深入性,依靠物体反射回的声波特点了解其内部结构信息,同时也能将外部特点反应出来,使其作为物体质量检测的依据。相比之下,超声波穿透性极强,检测人员可以通过声波集中控制,保证检测的专业化特性。在建筑工程应用方面,超声波检测技术应用主要涉及以下两方面内容:第一,在新型建筑材料检测上,由于现阶段建筑工程复合型材料应用数量较多,其检测重点往往集中在材料性能、内部结构等方面,能够实现对各项参数的准确性评估;第二,针对建筑工程地基、混凝土等内部结构进行检测。该部分检测主要应用的就是超声波穿透性优势,明确混凝土等结构的抗压效果,了解其内部是否存在缺陷结构,避免在建筑使用时出现质量问题。

3.2红外线检测技术

该技术能够在非接触的状态下完成检测工作,依靠光成像、计算机等技术,建立起新型数字化无损检测程序。在红外线检测技术帮助下,工作人员可以了解复合型材料、金属材料等是否存在裂纹、脱黏问题,检测速度较快,而且能够开展在线检测。从应用原理角度来说,红外线检测技术能够通过对材料内部温度分布情况研究,了解检测对象内部结构是否存在问题。例如,在混凝土结构检测时,工作人员需要在混凝土结构周围安装红外线摄像机,收集混凝土反射出的红外辐射信号,之后利用处理系统分析这些信号内容,构建起温度场分布图像,确定混凝土内部结构是否存在不足之处。相比之下,红外线无损检测技术优势十分明显,如可开展远程监测和遥感监测等等,能够维护相关项目建设工作稳定进行

[3]

3.3磁粉检测技术

磁粉无损检测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借助于磁粉执行物体探测任务,整个操作流程比较简单,且直观性效果明显,是整个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常见应用技术之一。检测时,工作人员会将被检测物体与磁性材料相互接触,让被检测物体内部产生磁感应,如果是非正常结构,所呈现出的磁感应现象与正常结构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例如,当被检测物体内部结构存在异常状态时,材料局部会出现断续地磁感应现象,该种情况也被人们称之为磁场侧漏。受磁力线影响,磁粉会在被检测材料的表面重新聚合,为工作人员指出缺陷问题的存在位置,其缺陷位置定位十分精准。相比于其他检测技术,磁粉检测技术应用优势十分明显,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了解被检测对象内部是否存在裂缝问题,检测成本低,适用范围广。但该项应用也存在很多限制,所检测对象的整体厚度应处于8mm以下,否则将会影响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程度。

3.4渗透检测技术

渗透检测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会在被检测对象的表面涂上一层荧光材料,待荧光材料进入到被检测物体内部后,依靠显像剂吸光效果以及辅助系统,将缺陷区域的具体情况展示出来。工作时,检测人员可以依靠光源照射原理,判断被检测材料可能存在的缺陷问题,并将内部渗透的荧光材料全部吸回,得出缺陷位置形状和尺寸。例如,在某建筑工程混凝土灌注桩缺陷检测之中,工作人员选择了三个检测样品,将荧光性材料涂到样品表面,最终得到的结果是三个检测点质量符合相关要求,且该项检测技术不会消耗大量成本,帮助该企业节省很多经济投入。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缺陷位置的尺寸过小,渗透检测技术将无法发挥作用[4]

结论:从实际建筑工程检测工作开展中能够看出,无损检测技术比较常见,且无损检测技术种类有很多,如超声波检测技术、红外线检测技术等等,不同技术对应着不同的应用价值。为了更好的维护建筑工程建设质量,检测人员应做好各项技术的深入研究,明确其优势和局限性所在,维护建筑工程检测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高菊.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分析[J].工程与建设,2022,36(04):1031-1032.

[2]刘文超.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浅析——以某钢结构厂房单体建筑工程为例[J].房地产世界,2022(12):61-63.

[3]常云山.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2022,20(12):94-96.

[4]霍宏伟.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1(31):2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