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居家的负压吸引治疗失能老人压疮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5
/ 2

观察居家的负压吸引治疗失能老人压疮的临床效果

罗晓林

四川省隆昌市人民医院  四川  隆昌  642150

【摘要】目的 观察居家的负压吸引治疗失能老人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失能老人压疮患者中随机抽选20例为研究对象,遵循病人入院日期的先后划入两组,即常规组(n=10)与负压吸引组(n=10)。常规组病患接受传统换药干预,负压吸引组病患予以居家的负压吸引治疗。统计两组病患治疗后的压疮愈合量表评分、压疮愈合结果下降率。结果 相较于常规组病患,负压吸引组病患治疗后PUSH评分的结果明显更低(P<0.05);且PUSH结果下降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 对于失能老人压疮患者来说,居家期间接受负压吸引治疗所取得的效果显著,能够快速推动创面愈合。降低病人的PUSH评分,改善预后质量,临床推广意义明显。

【关键词】负压吸引;失能老人;压疮;临床效果

    伴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生各类慢性疾病的几率也在逐渐提高。失能老人,即指失去自主生活能力的老人。受到久坐、长期卧床等因素的影响,失能老人易发生压疮,继而也会引起多种细菌创面感染。当病患的压疮创面未得到及时、快速愈合时,也会导致创面感染向全身扩散。进一步加剧基础疾病的同时,也会因恶性循环而危及病人的生命健康[1]。从当前的临床治疗现状来看,对慢性创面的治疗难度较大。不仅费用较高,治疗周期也较长。临床上,也需积极改进、优化换药技术,提升失能老人压疮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其生活质量。本文旨在观察居家的负压吸引治疗失能老人压疮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失能老人压疮患者中随机抽选20例为研究对象,遵循病人入院日期的先后划入两组,即常规组(n=10)与负压吸引组(n=10)。常规组病患资料中,男性6例、4例女性。年龄信息:70-80岁,平均年龄(74.86±2.03)岁。卧床时间:29-142d,平均卧床时间(68.19±15.20)d。负压吸引组病患资料中,男性5例、5例女性。年龄信息:71-80岁,平均年龄(75.10±1.96)岁。卧床时间:31-145d,平均卧床时间(67.74±14.97)d。20例对象的临床指征均符合NPUAP(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制定的压疮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患者合并恶性肿瘤、肝、肾等器质性疾病;②患者的病历资料不完整。纳入标准:①患者均已签署入组同意书;②患者均愿意积极配合治疗。对比两组失能老人压疮患者的病历资料,差异结果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病患接受传统换药干预,方法:患者无需住院,但需定期来院清创、换药。清创:采用碘伏对创面周围进行清洗,并将腐肉祛除,清除创面坏死组织、渗出物。创面准备:创面清理完毕后,采用生理盐水冲洗感染创面。换药:存在感染的创面:覆盖藻酸盐类敷料;未发生感染的创面:覆盖水胶体敷料。若创面带有死腔,还需填塞引流条引流。包扎:敷料覆盖完毕后,使用多层纱布覆盖,并使用绷带进行固定。每天换药1次。负压吸引组病患予以居家的负压吸引治疗,方法:患者的清创、清洗方式不同于常规组,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原则,清除坏死失活组织。使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套装完成居家负压吸引。VSD海绵填塞死腔,海绵与创面边缘平齐,不超过创面边缘,于创面中央链接规定带吸盘的引流管。于海绵敷料上覆盖3M透明贴膜,实施伤口封闭。扁形引流管末端需连接负压吸引器,负压值设定在350-450mmHg左右,每日吸引时间不小于20小时。治疗期间,每天均需使用生理盐水对创面进行冲洗,1次/d。全面检查病人的伤口负压吸引效果,并使用超声检查患者的血流情况,制定血栓预防方案。每周换药1-2次。患者家属可提供微信、电话等联系方式,护士为其提供伤口处理意见。

1.3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病患治疗后的压疮愈合量表/PUSH评分(分值:0-17分。分数越高,表明创面愈合难度更大)、压疮愈合结果下降率/PUSH下降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数据完成对比、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以X2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结果差异对比明显。

2.结果

2.1两组病患治疗后的PUSH评分、PUSH下降率

    相较于常规组病患,负压吸引组病患治疗后PUSH评分的结果明显更低(P<0.05);且PUSH结果下降率明显更高(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病患治疗后的PUSH评分、PUSH下降率(x±s)

组别

例数

PUSH评分(分)

PUSH下降率(%)

常规组

10

6.31±1.98

34.57±14.91

负压吸引组

10

4.89±2.02

55.86±12.30

t

3.450

4.891

P

<0.05

<0.05

3.讨论

    有报道指出[2],老年人发生压疮的原因多为:营养不良、老年合并症、压疮预防知识匮乏、不良心理反应等。所谓压疮,是因机体皮肤软组织因长期受压而出现缺氧、缺血,在剪切力作用下发生的慢性皮肤软组织坏死。失能老人,是压疮的多发人群,也是致使失能老人死亡的重要因素。有调查也指出[3],对于失能老人来说,发生3期以上压疮的可能性几乎是可以无限增大。在治疗失能老人压疮病人时,需迅速封闭压疮创面,尽可能确保皮肤的完整性,才能较为有效的预防病人出现整体生理机能的下降。负压吸引,具有间断冲洗、持续吸引的优势,能够有效保障创面清洁。负压吸引最早应用于烧伤创面、深部创伤,现今已成为各种慢性创面处理的有效手段。

本次研究显示,相较于常规组病患,负压吸引组病患治疗后PUSH评分的结果明显更低(P<0.05);且PUSH结果下降率明显更高(P<0.05)。这一结果提示,居家负压吸引治疗,能够改善病人的创面愈合效率,减轻病人的换药痛苦。负压吸引,能够为创面愈合提供密闭、湿润的环境,改善压疮创面的血供,促进伤口肉芽组织生长。并且,该治疗方式无须病人每日换药,临床应用优势更大。结果提示,居家负压吸引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创面感染、减少换药疼痛。在密闭的环境之中,病人引流出的引流液、坏死组织均可储存于封闭引流瓶中,减少异味。在治疗期间,还需密切注意负压情况。若泡沫敷料出现明显膨胀情况时,提示可能出现管道脱落或贴膜漏气,需立即予以处理。

综上所述,对于失能老人压疮患者来说,居家期间接受负压吸引治疗所取得的效果显著,能够快速推动创面愈合。降低病人的PUSH评分,改善预后质量,临床推广意义明显。

【参考文献】

[1]施晓宇,蒋琪霞,刘喜平.营养支持在老年压疮病人预后影响因素中重要性的临床分析[J].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20, 27(01):42-46.

[2]张焱,陈桂园.预见性干预对居家长期照护老年人压疮发生风险影响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 2020, 035(001):18-22.

[3]夏冬云,吴玲,姚乐申,等.慢性创面病人负压伤口治疗技术居家管理模式的运行实践[J]. 护理研究, 2020,015(18):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