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对提高院前救护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9
/ 2

分析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对提高院前救护的效果

周红

石家庄市鹿泉人民医院   河北 石家庄 0502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对提高院前救护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共选取了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我站接诊的急救80例,这些患者接受随机分组后在进行院前急救时分别开展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和常规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院前救护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呼叫出车反应时长、急救成功率、抢救时间和有效救治时间指标均明显更好。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急救患者实施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可以保证快速出车救治患者,保证患者得到良好的救护。

关键词: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院前救护;效果

院前急救是指对有生命危险的紧急情况患者进行院前急救,以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残疾发生率。院前急救的最终目的是挽救患者的生命,并将患者安全送往医院。在现代社会,多重伤害的发生率很高。进行现场急救时,时间等于生命。只有做好院前急救工作,才能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避免患者致残甚至死亡[1]。本文的研究内容即为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对提高院前救护的效果。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共选取了急救80例,其中40例为男性患者,40例为女性患者,这些患者的年龄平均值为(50.9±5.2)岁。随机均分后开始研究,组间样本没有统计学差异,这样得到的研究结论说服力更强。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急救护理,研究组接受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具体为:

1.2.1强化技能培训与考核:对开展院前急救工作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心电监护、心肺复苏、人工呼吸和气管插管等。通过长期、规范的培训可以强化医护合作的默契,保证工作质量。在培训结束后需要进行考核,确认每一位医护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所学习的技能。此外,医护人员还需要具备准确判断患者病情变化的能力,并能据此采取针对性的急救措施,这就需要有经验的医护人员定期总结经验并对新入职的医护人员进行带教,以保证医院整体急救队伍有更高的业务水平[2]

1.2.2定期检查院前救护相关车辆的物资:对医院“120”急救电话系统定期进行检查,确认其运行状态良好,调度室有调度员全天候值班,保证电话都能被接听,在接听电话后需要对患者的重要病情信息进行了解,如详细家庭住址、病情和联系电话等,并准确进行记录。第一时间联系相关科室做好急救物品的准备,这一步骤的时间不能超过5min。对于发生重大事故或自然灾害的情况,需要及时向院方领导汇报,由医院组织人力、物力前去抢救。平时在工作中每一类急救相关用物需要放置在固定的位置,由专人定期检查并进行维护。在救治工作结束后要清点好这些物品和设备,及时补充缺损。保证急救车辆的运行安全性和效率,完善并维护通讯设备,以免在急救出车期间无法与急救中心取得联系。在急救车辆到达现场前也要利用通信设备联系患者或其家属,并安抚其情绪,指导其简单做一些急救操作[3]

1.2.3提升院前急救医护人员的各项素质水平:开展院前急救工作的医护人员除了要保证技术能力较强,还需要保证责任意识水平较高、心理素质过硬。因为院前急救医护人员常要面对危急的病情,所以常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在转运患者时也要求体能素质较好,这就需要科室为医护人员合理排班,并调节其身心状态,保证其与院前救护工作的需求更相符[4]

1.2.4提高院前急救工作相关制度的约束效果:要求医护人员严格遵守现场急救制度,在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先检查患者的基本情况,要求检查按顺序进行,有针对性且不能遗漏,据此分析判断患者的病情状态。转运时严格遵守相关急救制度,规范自身行为和急救操作。转运原则上遵守就近原则,但也要征询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搬运患者时注意保证先做好固定,协调合作完成搬运,期间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做好密切观察,确认医疗设备运行无异常[5]

1.2.5强化院前救护资料整理管理力度:在管理院前救护工作相关文件资料时,需要先准确、完善书写资料,与患者沟通,对其详细病情变化进行了解,详细记录救治措施、用到的物品和所开展的护理工作。不能遗漏或涂改急救记录。这些文件资料不仅方便后续医师开展急救工作时进行参考,也在发生遗留纠纷后可以作为证据[6]

1.2.6提升医护人员法律意识:强化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定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在面对涉及法律问题的患者时保证能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基础上完成救护工作。

1.3统计学方法  针对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数据信息均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2结果

2.1 两组呼叫出车反应时长比较 

据统计,研究组呼叫出车反应时长为(2.45±1.47)min,对照组呼叫出车反应时长为(6.07±2.14)min。研究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抢救时间和有效救治时间比较 

具体见表.

表:  两组抢救时间和有效救治时间比较(min,x±s)

组别

抢救时间

有效救治时间

研究组(n=40)

对照组(n=40)

t

P

8.38±2.47

28.86±5.12

8.174

<0.05

36.38±4.54

69.86±5.12

9.358

<0.05

2.3 两组急救成功率比较 

据统计,研究组急救成功人数为38例,成功率95.0%,对照组急救成功人数为29例,成功率72.5%,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院前急救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包括:(1)医护人员操作不到位: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未遵守相关的急救流程和规范,缺乏急救知识和技能,自身素质水平差,在工作中动作不迅速,不能及时针对变化做出反应。在急救时不能对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准确评估,未与患者或其家属做好沟通。不重视准确、及时书写急救护理相关文书。(2)院前急救相关物品准备不足:未完善院前急救设备、备好相关物品并及时做好维护,使其处于非应急状态。未携带全部急救物品,使用完的物品未及时补充,在下次开展急救工作时受到影响。(3)院前急救管理制度有待完善:院前急救网络不够完善,院前急救制度和运送制度不够规范,导致院前急救在开展时需要较长的时间,使患者的最佳救治时机被耽误、此外,医护人员未及时处置患者,处置不够规范,工作效率差,都会降低抢救的成功率。而通过开展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有效保证院前急救的效率,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7]

综上所述:对急救患者实施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可以保证快速出车救治患者,保证患者得到良好的救护。

参考文献

[1] 张立霞,庄晓虹,马敏华. 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对院前救护效果的作用研究[J]. 当代医学,2022,28(17):170-173.

[2] 严敏怡,王燕. 院前救护中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2,28(11):1539-1542.

[3] 孟云云,于永梅. 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对提高院前救护效果的影响[J]. 饮食保健,2021(11):166.

[4] 王晓燕,汪芳,王艳芹. 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对提高院前救护的效果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8):196.

[5] 杨迟达. 探讨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对提高院前救护成功率的研究[J]. 科学养生,2020,23(7):253.

[6] 邢渊. 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对提高院前救护效果的影响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24):281,283.

[7] 徐杨. 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对提高院前救护效果的影响研究[J]. 健康之友,2019(6):5.
作者简介:周红(1986年9月)女,汉族,河北省石家庄市,本科,主管护师,研究的方向:急诊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