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合理用药咨询及有效沟通在门诊药房过程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9
/ 2

实施合理用药咨询及有效沟通在门诊药房过程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丁进平

苏州沧浪医院    江苏苏州 215008

【摘要】目的:探讨在门诊药房采取合理用药咨询和有效沟通策略的实际价值。方法:将在我院2021年8月~2022年7月期间门诊药房开具药品的病患中选择130例,按照开药时间的前后划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75例,对照组进行药房常规指导,实验组完善合理用药咨询和有效沟通模式,调查区别两组在干预后的合理用药情况,并总结不合理的用药事件。结果:实验组在执行合理用药咨询和有效沟通后的合理用药率可达到94.7%,与对照组的80.0%相比,差异十分显著(P<0.05);在不合理用药方面,实验组明显减少,给药时间过长、药物选择不符合、无必要的药物联合、用法用量不规范的发生率均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强合理用药咨询与有效沟通对门诊药房的药学服务工作来说,可有效提升用药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减少用药不合理事件,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关键词】门诊药房合理用药咨询;有效沟通;用药不良事件

门诊药房是为病患直接提供取药服务的窗口,门诊药房服务需要直接面对病患,因此服务质量十分关键,会直接影响到药物的使用安全性。而研究发现[1],门诊药房实施合理用药咨询和有效沟通,可有效提升药房药学服务水平,促进病患的合理用药,不仅如此,还能够降低病患以及药房的用药成本。本研究课题基于此展开论证,选择2021年8月~2022年7月这个时间段,对其中部分取药患者进行合理用药咨询和有效沟通,获得良好成效,现将具体报告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时间范围设立在2021年8月~2022年7月,共在此时间段内选择我院门诊药房开具处方药的130例病患,分成了两组展开研究,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75例,其中对照组病患的年龄范围在23~71岁之间,平均年龄值(46.4±2.6)岁;实验组中病患的年龄最大70岁,最小25岁,均值年龄为(46.9±2.3)岁,对比上述两组的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允许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遵循常规进行药物基本指导。

实验组开展合理用药咨询与有效沟通,具体内容分为如下几点:(1)专人专岗,要求药师在接待门诊药房咨询工作时,一对一负责,及时记录病患所咨询的问题,并利用专业知识及时处理问题。完善书籍、相关资料及设备,利于为病患提供药物咨询、以及其他药学工作的专业性服务,并及时记录和查询,定期组织咨询药师培训和进修,意在进一步提升药师自身专业素养和技能。(2)要与患病者基本情况相符。咨询药师需要详细的告知患病者药物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或注意事项等情况,此举不仅利于增强患病者对药物的掌握和合理运用,更能帮助临床药师在对患者给药时,拟定针对性的防御方案和对策,进而降低药物不良事件形成,提升整体用药安全性。(3)有效沟通。加强药师与临床医护人员的交流,全面构建药物咨询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可通过电话或者线上咨询的形式提供药物咨询服务、合理用药的健康宣教等,定期组织对长期用药的慢性病患者进行用药随访,有利于门诊药房开展全面、系统化的药物咨询服务;针对性服务,在年龄方面,针对年龄偏小或高龄的老年患病者来说,尽量予以一对一的药物咨询服务,并向其家属也要一一介绍清楚。(4)提升服务意识。增强咨询药师的责任感与职业道德,促进其为门诊药房的患病者提供更加精准和合理的用药指导;并提升咨询药师的服务技能,使其能够充分掌握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技巧,与患病者及家属构建和谐良好的药患关系,以便合理用药的顺利开展。

1.3观察指标

    分析不同干预管理后两组的合理用药比例,以及不合理用药各种情况的比例,其中不合理用药包括给药时间较长、药物选择不符合、无必要的药物联合、用法用量不规范等。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的验证方式,处理本研究中所涉相关数据,计数资料类主要以率“%”为先,X2检验;计量资料以平均年龄为示范,表达方式为(均数±标准差),t检验,组间比较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后的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执行联合管理方案的实验组75例,整体合理用药率可达到94.7%(71/75);而仅执行常规指导的对照组75例,合理用药率为80.0%(60/75),组间对比可见显著统计学差异(X2=7.292,P=0.006)。

2.2 两组干预管理后的不合理用药情况

    如下表1所见,实验组中4个类型的不合理用药事件发生的例数均要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对比两组不同管理后门诊药房的不合理用药事件(n%

项目

对照组(n=75)

实验组(n=75)

X2

P

给药时间较长

14

5

4.881

0.027

药物选择不符合

13

4

5.373

0.020

无必要的药物联合

12

3

6.000

0.014

用法用量不规范

14

6

6.313

0.011

3 讨论

于门诊药房来说,患病者的依从性并不高,特别像是慢性病疾病的患者,通常会因病情稳定后自我感觉良好而自行决定药物用法用量,致使病情反复发展,延误治疗,并且增加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2]。因此在众多医学研究中提倡,应加强门诊药房咨询药师的用药指导和咨询,改变传统沟通方式,促进与患病者之间的良好关系,进而增强用药依从性[3]。本研究中,实验组开展合理用药咨询和有效沟通,结果显示,与未进行加强管理的对照组来说,实验组的合理用药率更高,不合理用药事件明显减少,组间差异显著。究其根本在于,合理用药咨询能够根据患病者的详细情况制定针对性的用药方案,并通过有效沟通后,充分了解患病者的身心状态,从而提升依从性。

由此可见,门诊药房十分有必要进行合理药物咨询和有效沟通,既能保障用药安全,也利于提升患病者的用药依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邓宏图,高新富,张金杰,宋春晓,王滨.门诊药房药物咨询服务对患者合理用药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2,30(07):78-80.

[2]韩真贤,丁学珍.门诊药房咨询服务与合理用药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10):96-98.

[3]施淑娟.门诊药房用药咨询服务对临床合理用药与疗效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1):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