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扶贫攻坚政策支持难点、成因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9
/ 2

中国林业扶贫攻坚政策支持难点、成因及对策

阿卜杜米吉提·萨木萨克

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843100

要:近些年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也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林业事业的发展作为改善环境的重要途径,逐渐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重视。从我国当前的林业扶贫攻坚政策支持实际情况来看,依旧存在任务重、难度大、针对性不强以及力度与长度不足的问题,究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林业扶贫地区容易返贫、林业产业性质较为特殊、扶贫投入结构失衡。为此,本文结合这些问题与原因,提出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贫困山区生态建设与保护、发展新兴绿色产业优化产业结构,这几点林业扶贫攻坚政策支持的有效对策,希望能够借此进一步提高我国林业事业的发展水平。

关键词:中国林业;扶贫攻坚;政策支持;问题原因;支持对策

现阶段,在林业事业发展过程中,有关林业扶贫攻坚政策支持工作的研究逐渐受到了更多关注与重视,通过对林业扶贫攻坚政策支持的难点、问题原因以及应对对策进行分析,能够更好的掌握林业发展方向,明确林业发展动力,从而推动我国林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林业扶贫攻坚政策支持难点分析
(一)任务重、难度大

林业扶贫攻坚区大部分属于偏远贫穷地区,贫困人口数量较多且贫困程度较深,还有一些地区有着十分恶劣的自然条件与脆弱的生态环境,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足,基础设施滞后,支柱性产业较为薄弱。由此可见,我国林业扶贫攻坚政策面临的第一个支持难点就是任务中且难度大。
(二)针对性不强

尽管我国的林业扶贫攻坚工作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就,但是山区贫困的程度与范围依旧较大,群众们对于扶贫攻坚政策也有着十分强烈的需求。目前,我国的重点贫困县多达几百个,其中有80%处于山区地区,虽然当地有着优势巨大的林业土地资源,但是我国并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扶贫攻坚,从而导致资金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三)力度与长度不足

力度不足就是指扶贫攻坚政策的落实力度不足,在部分贫困林区内,林业产业依旧属于第一产业或者基础产业,经济效益明显不足,科技含量也迟迟得不到提升,这些都表明了政策落实的力度明显不足;长度不足指的就是扶贫攻坚政策缺乏长效机制,在部分贫困林区内,政策在落实初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政策在后期缺少强劲动力,不具备长效功能。
二、林业扶贫攻坚政策支持问题原因分析
(一)林业扶贫地区容易返贫

林业贫困地区绝大部分属于山区,具有频发的自然灾害以及严重的返贫现象,因此进一步提高了我国林业扶贫攻坚政策支持的资金需求缺口与整体难度,这就需要在政策设计与制定过程中,必须确保政策的持续性与长效性,同时能够具备一定的应急性与灵活性。
(二)林业产业性质较为特殊

在我国的林业产业当中,营林资产具有较高的专用性,森林经营整体周期较长,并且交易收益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这些都导致林业交易频率不断降低,从而提高了林业交易成本,所以我国林业扶贫攻坚政策支持的见效速度相较于其他产业来说也更慢,扶贫比较效率相对较低。
(三)扶贫投入结构失衡

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之间存在一定差异,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财力薄弱,从而致使针对林业扶贫攻坚的投入不充分,结构不均衡,这必定会引发资金投入和实际需求之间的较大差异。受投入不足的影响,导致林业工程的整体投资标准严重降低,林业事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十分滞后,林区内的基础设施无法满足新时期的林业发展需求。
三、林业扶贫攻坚政策支持的对策分析
(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为确保林业资金能够充足的投入,提高林业建设事业的现实效果,就必须要进一步提高中央林业资金的投入比重,减少地方林业资金的配套比重,缓解贫困地区的财政压力[1]。另外,还需要进一步扩展林业投资与融资渠道,转变政府的单一投资格局,引进更多社会资金服务于林业事业,建立一个完善的、多元化的投资与融资机制。大力发展非公有林业,鼓励多种社会投资,比如民营企业、个人投资以及社会团体等建设的造林绿化工程,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或政策支持,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林业事业的发展动力,促进林业扶贫攻坚政策的落地生花。
(二)加强贫困山区生态建设与保护

必须要遏制贫困地区生态的进一步恶化,降低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改善贫困山区当中的生产生活条件,扩展生存发展空间,为社会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劲动力[2]。从其他角度来看,建设林业工程原本就是我国推进的一项最大的扶贫攻坚项目,属于一种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经济、达成农民增产增收目标的“德政工程”。
(三)发展新兴绿色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结合贫困地区的资源特点、经济状况、产业优势,整合推进过程中的林业工程,基于市场导向,集中更多社会力量来帮助这些贫困地区对市场进行规划与发展,致力于实现良好前景、较快见效、较少投资以及收益面积更广的目标,推进林下经济、模范经济林、特色经济林、生态旅游、良种培育等一系列绿色产业的发展。除此之外,还需要进一步巩固林业在第一产业当中的基础地位,推进林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延伸林业产业链,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借助于这些扶贫攻坚项目与林业产业在结构上的调整,能够切切实实的提升贫困地区人民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从而更快的落实稳定脱贫的基本目标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林业事业发展过程中,基于当前的扶贫攻坚政策支持角度来看,必须要充分认识到林业扶贫攻坚政策支持的最大难点及其原因,而后采取有效的应对对策,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林业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与阻碍,提高林业发展水平,从而真正推动我国林业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红梅,高飞.扶贫攻坚视域下林业生态扶贫长效机制建设研究——评《林业生态扶贫政策、模式及绩效评价研究》[J].林业经济,2021,43(12):97.

[2].《林业生态扶贫政策、模式及绩效评价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2021(11):95.

[3]李读宏.林业扶贫攻坚政策支持难点、成因及对策[J].农家参谋,2019(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