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电网建设难题 提高电网建设步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9
/ 2

化解电网建设难题 提高电网建设步伐

吴小东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通辽供电公司 内蒙古通辽市 028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扶贫攻坚的实施和绵阳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建设投资拉动,绵阳电网建设全面进入快车道发展。然而,规划选址落实难,线路通道选择难,用地手续办理以及项目开工建设难等诸多问题依然是长期制约电网建设的难题。

关键词:电网建设;化解对策;电力设施;电力网络;电力能源;电力系统

一、电网建设难题

(一)电网规划及前期工作方面

1、负荷增长及其分布的不确定性与电网科学规划的矛盾交织。电力负荷增长及其分布的准确预测,对于电网的科学规划和分步实施至关重要,电网供电能力的发展应适度超前于负荷的发展,电网布局准确适应负荷分布。但是地市供电企业对于宏观经济形势很难准确把握,微观负荷结构和分布也会经常发生变化,致使电网发展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难以实现理想状态。

2、项目前期工作规范管理与难度加大的矛盾交织。国家有关部门对电网项目审核严格,取得项目核准支持性文件日益困难,国家电网公司对项目可研、初设和物资采购集约化管控程度逐步提高,前期工作周期越来越长。按照省公司新的管理规定,电网项目核准支持性文件的取得采用“总体负责、分级办理”模式,省公司下达前期计划确定的前期责任单位总体负责项目前期工作,地市(州)公司办理本辖区内市(州)、县级以下政府部门协议及批复文件,且下一年度所有计划开工项目都应在本年度取得核准手续,500千伏核准新增土地证办理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项目属地电力公司要做好协调配合工作,这对市电力公司、县电力公司前期工作的计划性、前瞻性要求更高,工作任务和难度也较以往有所增加。此外,拆迁、补偿、环保等不确定性因素较多,项目站址、通道选择和保护愈加困难,也是制约电网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因素。

(二)电网建设外部环境方面

1、城乡规划调整影响进度。部分项目施工图设计阶段已取得规划部门的站址和通道批复,但项目实施过程中因地方发展或规划调整,引起设计方案变动、物料增减、费用增加等一系列问题,影响项目完成进度。

2、项目建设协调难度加大。随着城乡发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征地费用及拆迁费用在项目投资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部分地区的青苗赔偿和占地补偿一定程度上已高于电力行业规定的赔付标准,但老百姓期望值普遍过高,建设协调过程中征地、青苗赔付工作难度加大,工期受到影响。

3、施工受阻情况时有发生。随着物权法的颁布和老百姓维权意识的增强,项目所在地居民联合阻碍施工的情况呈上升趋势,常面临项目不能落地、施工进不了场、工程进度受阻等困境,涉及在建项目的信访事项也随之增加。一方面,老百姓不理解设计规程规定“安全距离”和电力设施保护条例规定“保护距离”之间的区别,均以电力设施保护条例找属地电业局,要求按“保护距离”拆迁赔偿。另一方面,电网建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增值与发展空间,且所在地居民普遍认为没有直接从电网项目中受益,对项目取得环保手续不予理会,对电磁污染存在误解,抵触情绪较重,阻拦建设施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同时也增加了企业信访维稳和新闻舆情工作。

(三)用地手续办理方面

1、电网规划用地和路径落实困难。近年来,电网规划建设项目选址和选线较为困难,尤其是市区和城乡接合区域,急需新建输变电项目解决日益增加的用电负荷需求。一方面,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需要新增电力保障。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顾虑电网建设影响地方规划用地,不愿将输变电工程建设在所辖行政区域范围内。而已经列入规划的项目越来越多面临用地和拆迁的困难,站址和线路通道难以落实,建设过程中反复协调,给工程建设增加很大难度。

2、项目用地手续办理困难。因用地指标、征地费用差异等原因,部分项目无法及时办理征地手续,导致延期开工建设,土地使用证办理困难。

二、化解电网建设难题提高电网建设步伐

2.1电网建设要与城市规划相协调相一致

电网的建设与规划,要考虑到城市及乡村的规划以及发展方向,确保电网的规划与建设与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步调一致,提高电网供电有效性以及电网设计的合理性。由于城市的规划具有高度的复杂性,综合性,可变性,因此在整个电网社区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必须与城市规划与建设步调一致合理衔接。

以城市规划建设为主要指导方向,参考城市规划建设,做好电网的规划建设与布局,更好的服务于城市乡村的建设发展。做好城市发展中负荷预测的主要工作,考虑到:分时预测,分区预测,分业预测。确保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在规划与建设过程,能够满足城市和乡村的发展的基本要求。变电所的位置设置也要充分考虑到输电网络中,整个规划是否与城市规划步调一致确保变电所的布点合理,促进电网投资回报率有一个稳定的持续的增长。

2.2加强城市电网规划材料的采集和整理工作

搜集和整理城市电网电力负荷的资料、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电源点和输电线路方面的原始资料等等。前期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工作非常重要,包括规划基础年的电量、最大负荷、分区负荷、经济发展指标、产业电量发展指标、电网及设备现状等基础数据,以及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为城市电网规划提供准确有力的依据。

2.3优化电网布局思路

电网建设前积极开展电力负荷预测,提前开展绿色、高效、安全、可靠等方面的布局,落实低碳、节能、环保要求,开展电压层级优化研究。可以考虑在负荷密度较大的工业园区率先试点建设20千伏线路,目前国内电配网大多使用10千伏线路,但随着负荷的増长,在城市中心区域负荷密度较大的工业开发区,现有10千伏的配电系统容量小、布点密、通道多、损耗大等缺点比较明显。而我国的现状是负荷密度大的地区大多同时是城区及工业开发区,新增变电站的站址、线路走廊的显得尤为困难。提前转变思路,推广实施"两型一化"变电站(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标准化),"两型三新"输电线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建设策略,让电网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秉承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理念,是绿色安全电网建设的必要要求。

2.4建立电网建设用地相关体系

将电网规划列入城乡总体规划体系中有利于保证电网项目建设用地的合法权益。在选取电网建筑用地时首先应该同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的整体布局相符合,然后才能够得到选址意见书,并且使各项审核得以顺利通过,批准颁发用地规划许可证。只有满足上述要求,电力建设部门才可以将用地申请提交给土地管理部门,经过批准之后,由土地管理部门对建筑用地进行划分,并且取得土地使用证。就目前而言,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空间利用权,也就是地上和地下建筑用地使用权。目前,我国正在不断建立健全以规划确定空间范围的标准,因此,电网规划被列入城乡总体规划体系中可以有效保障电网项目建设用地的合法物权。

结语

总而言之,在开展电网建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规划、前期工作和征地拆迁过程等诸多难题,面对这些问题电力企业应当事先做好准备,针对不同的难题采取不同的解决对策,争取为电网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需要加强电网建设内部的管理,只有将内部管理与外部环境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有效的促进电网建设的顺利进行,进而保证整体电网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史林雳,范晟.浅析电网项目前期工作的现状和对策[J].企业管理,2019(S2):138-139.

[2]张影芳,张占影,穆振伟.探究城市电网规划建设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J].通讯世界,2019,26(12):263-264.

[3]廖荣来,周荣桓.浅析配电网工程施工过程中青苗赔偿的资金安全问题[J].农电管理,2019(11):43-44.

[4]本报评论员. 大力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 优化电网格局提高整体效能[N]. 国家电网报,2019-07-1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