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道HPV感染与阴道混合性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9
/ 3

 生殖道HPV感染与阴道混合性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詹连金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妇幼保健院  妇科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366300

摘要目的:探讨生殖道HPV感染和阴道混合性感染间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取在我院就诊同时行HPV分型检测、阴道微生态检测的5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HPV感染者130例,未感染HPV者370例;HPV感染者阴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未感染HPV者(p<0.05);500例患者阴道微生态检测结果显示,BV感染者179例,占35.80%,阴道微生态失调者109例,占21.80%,阴道微生态正常者98例,占19.60%,VVC感染者48例,占9.60%,CV感染者21例,占4.20%,阴道混合性感染者43例,占8.60%,TV感染者2例,占0.40%;其中阴道混合型感染者HPV感染率、HPV16/18感染率均高于阴道微生态正常者(p<0.05);阴道混合性感染者阴道菌群密集度及多样性均高于阴道微生态正常者(p<0.05)。结论:阴道混合性感染会导致HPV及HPV16/18感染风险增高。

【关键词】生殖道;HPV感染;阴道混合性感染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特别是高危型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危险因素[1]。有研究显示,伴有HPV持续感染的女性发生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CIN)I的几率可达到30%左右,发展为生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及CINⅢ的几率均可达到10%左右[2]。若不能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还可能会进展为宫颈癌。临床研究发现,HPV感染的发生不仅和患者自身免疫因素有较大关联,同时和患者阴道菌群、阴道感染性疾病存在有较大关联[3]。积极了解生殖道HPV感染和阴道混合性感染间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有效参考非常必要。阴道微生态评价体系为临床上诊断阴道感染性疾病的常用手段,本文就以收治的500例患者为例展开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1月到2022年9月期间在我院就诊并同时行HPV分型检测、阴道微生态检测的5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最小23岁,最大61岁,平均(35.88±2.44)岁。纳入标准:(1)均以“外因瘙痒、白带异常、要求行宫颈癌筛查”中的任一项或以上为主诉;(2)就诊前3d内均未进行阴道冲洗方药处理;(3)就诊前24h内无性生活;(4)均不处于月经期内;排除标准:(1)排除临床资料不完整者;(2)排除不同意参与研究者;(3)排除孕期、月经期患者。

1.2方法

    500例患者均分别行HPV分型检测、阴道微生态检测,具体方法为:

1.2.1HPV分型检测方法

以窥器暴露宫颈口,并以棉拭子擦去宫颈口多余的分泌物,并在宫颈管内置入专用宫颈刷,然后顺时针旋转宫颈刷3-5圈,之后将其抽出,置于有保存液的标本管内,由专业检测医生提取宫颈细胞内的DNA,行PCR扩增处理,并以杂交及显色基础处理PCR产物。以阳性点可见清晰的蓝紫色远点为HPV感染,最后以HPV分型分布图为依据判定阳性点HPV病毒类型。

1.2.2阴道微生态及阴道分泌物病原体检查

   取患者膀胱截石位,在患者阴道内置入窥器,暴露宫颈,利用干棉签自阴道上1/3侧壁取材,并将标本均匀涂抹于清洁载玻片上,之后将棉签置于含有氯化钠溶液的试管内,同时取另一棉签在相同部位进行分泌物刮取,置于试管内。利用低配镜对氯化钠液湿片进行观察,在分泌物涂片秃顶后,行革兰染色处理,然后以油镜观察菌群情况,包括菌群多样性、密度性等。

1.3指标判定标准

(1)菌群密集度:根据油镜(放大倍数为10×100)观察到的每视野平均细菌数为依据进

行密集度评估,以1-9个细菌数为Ⅰ级;10-99个为Ⅱ级;100个以上为Ⅲ级;油镜下细菌聚集成团,或在黏膜上皮细胞上密集覆盖为Ⅳ级[4]

(2)菌群多样性:以细菌种类个数为依据进行评估,以1-3种细菌为Ⅰ级;4-6种为Ⅱ级;

7-9种为Ⅲ级;10种及以上为Ⅳ级[5]

(3)阴道微生态及阴道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标准:①正常阴道微生态:密集度、多样性均

为Ⅱ-Ⅲ级,pH值为3.8-4.5,乳酸杆菌功能正常;②阴道微生态失调:菌群密集度、多样性、功能指标、炎性反应等出现任何一种或几种异常,同时不符合阴道感染性疾病诊断标准者即为阴道微生态失调;③阴道感染: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Nugent评分≥7分;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经油镜观察可见芽生孢子及粗大假菌丝;滴虫阴道炎(trichomona1vaginitis,TV):氯化钠溶液湿片法颈肩可见活动滴虫及大量白细胞;需氧菌性阴道炎(aerobic vaginitis,AV):阴道分泌物显微镜下Donder’s评分≥3分,同时需结合林场特征、凝固酶结果等进行评估。④阴道混合性感染:由两种或以上病原菌微生物引起的女性生殖道炎症即为混合性感染

[6]

1.4观察指标

   对患者HPV分型检测结果、阴道微生态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分析HPV感染与阴道混合性感染的关系,同时对阴道混合性感染的菌群密集度及多样性展开分析。

1.5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spss25.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定量资料以均属差“±”形式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HPV分型检测结果分析

本组患者中HPV感染者130例,占26.00%(130/500),未感染HPV者370例,占74.00%(370/500);130例HPV感染者中高危型HPV感染者102例,占78.46%(102/130),低危型HPV感染者13例,占10.00%(13/130),高低危型HPV同时感染者11例,占8.46%(11/130)。102例高危型HPV感染者中HPV16/18感染者共41例,占40.19%(41/102),11例高低危型HPV同时感染者中4例患者高危类型HPV感染为HPV16/18,占36.36%(4/11);130例HPV感染者中HPV16/18总感染率为34.61%(45/130)。

2.2阴道微生态检测结果分析

本组500例患者中BV感染者179例,占35.80%(179/500),阴道微生态失调者109例,占21.80%(109/500),阴道微生态正常者98例,占19.60%(98/500),VVC感染者48例,占9.60%(48/500),CV感染者21例,占4.20%(21/500),阴道混合性感染者43例,占8.60%(43/500),TV感染者2例,占0.40%(2/500)。

2.3HPV感染与阴道混合性感染的关系

130例HPV感染者中79例患者伴有阴道感染性疾病,发生率为60.76%(79/130);370例未感染HPV者中136例患者伴有阴道感染性疾病,发生率为36.76%(136/370);HPV感染者阴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未感染HPV者(X2=22.631,p=0.000)。

98例阴道微生态正常者中22例患者伴有HPV感染现象,感染率为22.45%(22/98);45例阴道混合性感染者中13例患者伴有HPV感染现象,感染率为28.89%(13/45);阴道混合性感染者HPV感染率明显高于阴道微生态正常者(X2=0.692,p=0.406)。

98例阴道微生态正常者中伴有HPV16/18者共8例,占8.16%(8/98),45例阴道混合性感染者中伴有HPV16/18者共9例,占20.00%(9/45);阴道混合性感染者HPV16/18感染率均高于阴道微生态正常者(X2=4.125,p=0.042)。

2.4阴道混合性感染的菌群密集度及多样性分析

    98例阴道微生态正常者均无菌群密集度Ⅳ级及菌群多样性Ⅳ级情况,45例阴道混合性感染者中共22例患者伴有菌群密度Ⅳ级现象,占48.89%(22/45),13例患者伴有菌群多样性Ⅳ级,占28.89%(13/45);阴道混合性感染者阴道菌群密集度及多样性均高于阴道微生态正常者(X2=56.622、31.142,p=0.000、0.000)

3讨论

宫颈癌是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为女性较常见的生殖系统肿瘤,受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生活压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宫颈癌的发生率呈现出明显升高趋势,并且发病群体逐渐趋于年轻化,对于女性身心健康的威胁极大[7]。临床研究发现,HPV感染和宫颈癌发生有较大关联,尤其是HPV16/18感染,有数据指数宫颈癌患者中约有60%和HPV16/18感染有关。高危型HPV感染可导致机体产生病毒癌蛋白,同时在相应分子机制的作用下,可促使细胞周期失控,从而引发宫颈癌[8]。因此,预防高危型HPV感染是目前临床上防止宫颈癌病变、降低宫颈癌发生率的有效手段。随着研究的深入,临床上逐渐认识到HPV感染和阴道感染性疾病有较大关联,有研究指出,细菌性阴道病(BV)可导致患者发生HPV感染的风险增大,但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滴虫阴道炎(TV)则不会增加患者感染HPV的风险。然而多种病原体均可能会导致阴道感染性疾病发生,且在多种致病菌共同作用下还可导致患者出现阴道混合性感染,相对于阴道单一感染而言,阴道混合性感染的治疗难度更大[9-10]。所以,分析探讨HPV感染和阴道混合性感染间的相关危险因素非常必要。

阴道微生态评价系统是目前临床上检评估阴道微生态状态的有效手段,其主要是通过功能学检测对微生物执行功能状况进行评估,同时通过形态学检测对各类微生物进行准确识别,在两者的相互配合下实现对患者阴道微生态状况的全面评估,从而可为临床上诊疗各类阴道感染性疾病提供有效参考[11]。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中HPV感染者130例,未感染HPV者370例;HPV感染者阴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未感染HPV者(p<0.05);阴道混合性感染者HPV感染率、HPV16/18感染率均高于阴道微生态正常者(p<0.05);阴道混合性感染者阴道菌群密集度及多样性均高于阴道微生态正常者(p<0.05);表明阴道混合性感染会导致HPV及HPV16/18感染风险增高。这主要是由于阴道微生物感染可容易造成阴道黏膜损伤,从而使得HPV侵入分享增大;而HPV感染又容易对黏膜新生代写情况、宿主免疫情况造成影响,从而使得阴道微生物群菌落结构出现变化,阴道微生态环境失衡,从而可增加阴道感染风险,可以说HPV感染和阴道感染间会相互影响,形成不良循环

[12]

总而言之,阴道微生态评价在阴道混合感染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阴道混合性感染可增加HPV感染风险,尤其可增加高危型HPV16/18的感染风险,临床上应加强对阴道感染性疾病诊治的重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尽可能降低宫颈癌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1]赵连爽, 马国强, 米玲,等. 下生殖道常见性传播病原体检测及其与HPV感染和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相关性[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20, 36(5):457-461.

[2]何邵波, 覃凯丽. 育龄期女性生殖道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特征的相关性[J].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018(005):61-66.

[3]秦明芳, 尹勤甫, 廖丙丽. 阴道微生态异常与高危型HPV感染和宫颈病变的关系[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21): 29-30.

[4]李婕. 天津女性人乳头瘤病毒与生殖道常见病原体感染相关性的临床研究[D]. 天津医科大学, 2017.

[5]武晓敏, 朱庆峰, 周丽红,等. 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与生殖器感染的关系及HPV DNA检测评价[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8, 28(23):3643-3646.

[6]张颖, 仇菊, 马宗丽. 生殖道感染与HPV感染的关系及引起宫颈癌的危险性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20, 37(8):1254-1256.

[7]王瑛, 邓志敏, 陆丽,等. HPV感染合并不同宫颈病变与阴道菌群失调关系的相关性分析[J].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8, 7(4):61-62.

[8]钱芳, 余进胜, 陈建华,等. HPV感染者阴道微生态状况及与宫颈异常上皮细胞病变之间关系[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27(20):19-20.

[9]邵坤. 下生殖道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的相关性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 33(24):144-145.

[10]魏东林. 持续高危型HPV感染和妇女阴道微生态的关系研究[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 4(7):68-72.

[11]刘昊, 莫坚. 阴道微生态变化对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高危型HPV感染的影响研究[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2, 9(9):5-9.

[12]郭瑞霞, 陈俊杰, 杜文君,等. 外阴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合并宫颈阴道上皮内病变及HPV感染的临床特点[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055(4):454-458.

第一作者简介:

医院全称:福建省长汀县妇幼保健院

姓名:詹连金

科室:妇科

邮编:366300

籍贯:福建长汀

职称: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学历:函授本科

邮箱:zhanlianjin163@163.com

民族:汉族

研究方向:阴道微生态与HPV感染

毕业学校:函授莆田学院

出生年月日:197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