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和治疗腹外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9
/ 1

如何识别和治疗腹外疝

龙麟

仪陇县立山中心卫生院 四川南充637648

腹外疝是一种外科常见疾病,也是疝气疾病类型中常见的一种,在各个年龄阶段都有发病的可能。腹外疝如果得不到良好的治疗,会引起疝内容物突出,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了解腹外疝的相关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一、什么是腹外疝呢?

疝是指某个部位器官或组织不在正常的身体位置,通过一些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或孔隙,进入另一错误位置,需要进行区分的是某些情况会表现出脏器突出但这并不是疝,比如子宫直肠脱垂、内脏自伤口脱出。腹外疝也就是腹部脏器或组织通过腹壁的薄弱点进入而向体表突起形成的。接下来我们将着重介绍腹外疝的引发因素、类型来帮助大家进行腹外疝的识别。

二、引起腹外疝的因素有哪些?

腹外疝的形成原因相对来说比较明确,主要由腹壁强度减弱和/或腹内压增高所引起的。

(1) 腹壁强度降低:引起腹壁强度降低的因素主要是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所引起,先天因素是因为某些其他组织穿过腹壁而导致腹壁薄弱,比如股动静脉穿过股管、脐血管穿过脐环等;后天因素则大多是由一些腹部手术引起的愈合差或是感染,以及过度肥胖都是导致腹壁强度降低的因素。

(2) 腹内压力增高:引起腹内压力增高通常是一些对于健康人群来说比较常规的动作,如咳嗽、举重、婴儿啼哭或是女性妊娠等,腹外疝患者则会因为这些动作,亦或是便秘、排尿困难等引起腹内压增高。

downloadfile

三、腹外疝的类型有哪些?

1、腹外疝根据不同也会有不同的分类,根据病变的位置可以分为腹股沟疝、脐疝、白线疝、边缘疝,在这几种分类类型中最为常见也是腹外疝患病率最高的是腹股沟疝,接下来先简单科普一些腹股沟疝的小知识:

首先腹股沟疝的发病位置在腹部和大腿的交界处,腹股沟疝主要以腹股沟斜疝或直疝存在,其中以斜疝较为常见,但不必刻意区分腹股沟疝的类型,其主要是以腹壁强度降低为诱因,早期会有单侧下腹有坠胀感,可能后期会出现包块,而在行走、平躺等会消失,可能会出现腹痛、呕吐等临床症状。

2、腹外疝根据病变的性质和程度又可以分为可复性疝、难复形疝、绞窄性疝、嵌顿性疝:

可复性疝也就是疝内容物很容易因人体运动回纳到腹腔内,在站立、行走时会突出但平卧或是按压就会回纳;难复性疝与可复性疝相对的,是因疝内容物难以回纳到腹腔内而得名,一般是因为疝较大或是病龄较长所导致的,但一般不会较严重的后果,但还是建议进行修补;绞窄性疝是这几种类型比较危险的一种,会影响疝内容物的血供障碍,甚至完全阻断导致其坏死,从而引起腹膜炎;嵌顿性疝也是较危险的一种腹外疝,它是受到腹外疝结构中的疝环的影响,腹内压突然增高时同时疝环又狭小,就会使得疝内容物被强行挤入疝囊中被卡住无法回纳到腹腔中,嵌顿性疝若是未妥善处理会使得肠壁受损。 

三、腹外疝不及时治疗的危害及治疗手段有哪些呢?

首先需要了解到的是腹外疝是不具有传染性和遗传性的,但如果处理不当轻者会在局部区域出现肿块,会短暂引发胀痛,重者在劳动或排便等腹内压增高的情况下,使得腹腔脏器被挤入疝囊内而无法正常回到腹腔,使得疝块突然增大,并且会出现明显的突发性腹绞痛、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如处理不当则很有可能发展为绞窄性疝或是嵌顿性疝,最终可能导致腹膜炎、肠壁损伤甚至是肠管坏死的后果。

一般来说除了特殊情况,腹外疝都是建议采取手术的,目前是无有效的保守治疗方式的。

(1)无法采取的手术治疗方式的特殊人群主要有1岁以内的婴儿以及年老体弱的患者。1岁以内的患有腹外疝的婴儿是具有自愈的可能性的,可采取一些防止疝块脱出的手段,增加自愈的可能性;年老体弱不能够承受手术,可采用疝带保守治疗。

(2)对于两周岁以上的腹外疝患者来说,建议采取手术修补的方式缓解并治愈病情。目前针对腹外疝的修补手术方式已经较为常规和成熟,能够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术后的复发可能性,常见的手术方式以传统开放式以及腹腔镜下进行腹外疝的修补手术为主,这两种手术方式均是放置补片到腹股沟缺损区域,途径不同而已,手术效果基本一样。

四、腹外疝的护理小贴士

1、术前护理及准备:腹外疝的患者在术前需要积极向医护人员了解相关疾病知识,对于疝块较大的患者应尽量减少活动,多卧床休息,如果发现疝快增大并且伴有触痛明显需及时告知医生,术前注意饮水和蔬菜等粗纤维食物的摄入,以保持排便通畅。

2、术后护理:

(1)术后患者可能会有入睡困难的情况,可采用平卧位的方式缓解术后带来的不适,同时可以降低腹腔内压力,后续可根据身体情况改成半卧位或是下床活动,在术后卧床期间鼓励患者进行翻身、活动肢体等活动;术后家属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体温、手术部位有无红肿,是否有出血的情况,以及需要注意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及时进行沟通和安抚。

(2)饮食护理:在术后6小时,若患者为出现明显的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可以进行流食,后续建议多饮水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等富含纤维素的饮食。

(3)术后预防:患者术后需注意保持排便、排尿正常,便秘者可采取一些通便药物,患者也要注意保暖,减少咳嗽;切口感染是腹外疝术后复发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对伤口妥善处理,可遵医嘱进行抗生素的使用,同时需要及时更换污染或脱落的敷料,保持切口的干净清爽,若发现切口出现感染,一定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