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急诊外科应用责任制护理管理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试析急诊外科应用责任制护理管理效果

赖艳红

荆州市中心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外科责任制的护理管理实际应用效果情况。方法:针对2019年4月~2020年4月来本院实行责任制的护理管理急诊外科所接收的100例病患,纳入至参照组,实行常规管理;选取本院急诊外科实行责任制的护理管理后于2020年7月~2021年7月所收治100例病患纳入至研究组,实行责任制的护理管理,比较分析两组的护理管理具体实施效果情况。结果:与参照组比较起来,实验组病患的健康教育、护理质量及解决各种护理问题更优,且护理管理实施效果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责任制的护理管理应用至急诊外科,所达到护理效果较为理想,应用价值突出。

关键词责任制急诊外科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急诊外科日常护理工作量往往较大,护理管理实施难度较高,若想提升护理管理实施效果,便需积极探索更具有效性的护理管理实施模式,责任制的护理管理,便属于最具有效性的一种管理模式[1]。故本文选取实行常规管理及实行责任制的护理管理两组病患开展实践研究,详细的结果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针对2019年4月~2020年4月来本院急诊外科所接收的100例病患,纳入至责任制的护理管理开展前期的研究对象范围,即参照组,该组男女病患比例52/68例,年龄区间22~75岁,均龄(45.12±10.14)岁;而后,选取本院急诊外科于2020年7月~2021年7月所收治100例病患为责任制的护理管理实行之后的研究对象,即研究组,该组男女病患比例53/67例,年龄区间24~78岁,均龄(46.36±11.36)岁。所纳入病患与其家属全部自愿参与此次研究,且签订了同意书,患者的基础资料数据差异无意义,具备可比性,P>0.05。急诊科室护士共为10名,且均为女性,均龄为(26.24±1.26)岁。护士学历水平:1名研究生、5名本科、4名大专。1名副主任职称护士、1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4名技术护士。

1.2 方法

常规的护理管理:急诊外科的护士长充分考虑到力量均衡、老带新情况下,提前一周将排班做好。全体护士各司其职,将分管工作落实到位。

责任制的护理管理:

(1)在人员安排层面

病区内设2个责任制专项护理小组,结合工作能力及其年资,选任2名组长,充分考虑合力量均衡、以老带新,有效结合护士的层级管理、岗位职责、技术要求,充分发挥各层次护士作用。各责任护士负责分管病患,病情严重的病患床位安置于距离护士站较近房间,尽职尽责服务于病患。

(2)在班次设计层面

依照病区实际工作量,对病区实行APN双班制的排班。针对A1时间,即早晨7:00~午间11:30,凌晨2:30~凌晨5:00;而A2时间,则是早晨8:00~下午16:00;针对N及时间,则分别是24:00~早晨8:00、下午16:00~24:00。安排2人同时完成。要求护理组长能够依照着上班护士的名单,并坚持以老带新为基本原则,合理分配本组的分管床位。若突发部分人员变动情况,则双方务必及时告知。

(3)在病房管理层面

各责任护士负责主管病房病患日常治疗及护理工作。各病房前均需标注好责任护士姓名,门后还需放置照片。要求护理组长全权负责自身的责任护士各项工作,且需对护理工作质量检查及指导工作。责任护士若不在岗,护理组长及其余责任护士务必代替实施护理管理。

1.3 临床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病患的健康教育、护理质量及解决各种护理问题、护理管理实施效果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24.0软件实施数据的统计分析,百分比(%)用于表示计数方面资料,且借助x2实施检验;(±s )用于表示计量方面资料,借助t值实施检验。倘若P<0.05,则数据间的差异显著。

2.结果

2.1 两组病患的健康教育、护理质量及解决各种护理问题情况

与参照组比较起来,研究组病患健康教育、护理质量及解决各种护理问题更优,组间数据比较分析有突出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病患的健康教育、护理质量及解决各种护理问题情况(±s )

组别

n

健康教育

护理质量

解决各种护理问题

研究组

100

7.69±0.81

7.35±1.69

6.70±1.11*

参照组

100

6.80±0.47

6.61±1.11

5.22±1.00

t

9.504

3.709

9.906

P

0.000

0.000

0.000

注:相比较于参照组,*P<0.05.

2.2 两组病患的护理管理实施效果情况

与参照组比较起来,研究组病患的护理管理实施效果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病患的护理管理实施效果情况[n(%)]

组别

n

无效

显效

有效

总有效率

研究组 

100

1(1.00)

26(26.00)

73(73.00)

99(99.00)*

参照组

100

12(10.00)

21(21.00)

67(67.00)

88(88.00)

t

28.371

P

0.000

注:与基础组比较,*P<0.05.

3.讨论

急诊外科,是医院内部外科各种危急重症病患的重要场所,对日常的护理管理有着极高要求,常规的护理管理往往很难达到理想效果[2]-[3]。责任制的护理管理,能够结合急诊外科日常的医护工作需求情况,做好人员安排及班次设计,积极有效地落实病房管理各项工作,确保达到护理管理更高效果[4]。此次研究结果显示,相比较实行常规的护理管理一组病患而言,实行责任制的护理管理一组病患,其健康教育、护理质量及解决各种护理问题更优,且护理管理实施效果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更加证实了急诊外科实行责任制的护理管理可达到更高效果。

综上所述,急诊外科日常护理工作当中,责任制的护理管理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持续推广并运用下去。

参考文献

[1] 方丽娜. 责任制护理管理在急诊外科的实践效果研究[J]. 基层医学论坛, 2018, 22(016):211-212.

[2] 岳丽, 白如玉. 急诊外科应用责任制护理管理效果分析[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2,34(012):299-300.

[3] 罗文艳. 责任制护理在急诊科分级分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49(012):333-334.

[4] 马婷, 于宏达. 应用护理责任制分层管理模式对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改善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29(041):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