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动脉按压止血装置的设计

/ 1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动脉按压止血装置的设计

武捷,王秀丽,何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麻醉科,100044

动脉穿刺是重症、手术等患者病情评估的主要操作之一。患者在动脉穿刺完毕后需要进行按压止血。目前现有技术中,拔除动脉穿刺针后由护士人工进行按压止血,该过程往往由于护士按压力度不够或按压部位不准确导致患者出现皮下出血等问题,此外,由于动脉按压止血时间较长且护士工作任务繁重,按压止血过程难免耗费时间,降低护士工作效率。因此,为了帮助动脉穿刺患者有效止血,并提高护士工作效率,临床亟需一种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动脉按压止血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笔者构思并设计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上臂动脉按压止血装置,报道如下。

1.设计与结构:该装置主体设计为由上、下两个夹板构成的夹体部分,夹体上、下夹板之间形成与上臂外轮廓相适应的夹持空间;为了将装置与患者手臂有效固定,在夹体的前部设置用于锁紧其开口端的固定件,固定件为绕设在夹体开口端的弹性长带。为了有效按压患者动脉穿刺点,本装置设计了气囊,通过连接气囊装置的压力供气组件,利用充气、放气来增大或减小气囊与穿刺点的压力,以达到有效按压的目的。见图1。

2.使用方法:动脉穿刺完毕进行拔针操作时,首先将输液贴/无菌纱球覆盖在针眼处;护士手动控制夹体,使其固定在患者手臂上,并将气囊置于患者针眼的上方,利用弹性长带锁紧夹体的开口端;手握充气球向气囊内打气,并通过压力指示计观察气囊内的压力变化,待到适度压力时停止加气,使动脉受压适度;最后,达到按压时间后,通过三通阀门来降低气囊内的压力,打开弹性长带,取下夹体,动脉按压完毕。

3.优点:(1)本装置利用气囊稳定按压患者手臂上的动脉穿刺点处,避免因护士按压力度不够或按压部位不准确而造成穿刺点皮下出血等问题,无需护士进行较长时间的按压止血,提高其工作效率。(2)装置的供气组件包括进气管和充气球,通过在进气管上设置压力指示计和三通阀门,利用压力指示计观察气囊内压力,通过三通阀门进行气囊的压力调节,保证气囊内压力均衡,使动脉受压适度。(3)装置夹体的下夹板上铺设弹性缓冲层,增加患者手臂舒适度。

1.夹体 2.弹性长带 3.气囊 4.充气球 5.压力指示计 6.三通阀门

图1.可重复使用的动脉按压止血装置结构示意图

通讯作者:何苗,Email:chenchen7376@126.com

专利项目:国家实用新型专利(ZL 2019 2 0970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