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融媒体产品创新谈新闻专业核心能力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从融媒体产品创新谈新闻专业核心能力培养

查海霞

临沧融媒体新闻社    云南省临沧市  677099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全新的新媒体时代,瞬息万变的生活科技信息出现在人类视野中。从虚拟现实到万维网,从物联网到大数据,新媒体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交流方式和生活方式。当下,新闻人才培养中应增加一些与时俱进的新内容,如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和媒体融合。当前,媒体融合发展格局在全球范围内已经迅速铺开,融合新闻成为各大媒体新闻业务探索的前沿形态。新闻业发生的巨变,强烈刺激传统新闻教育转向融合新闻教育。

关键词:融媒体产品;新闻;教育

媒体融合发展格局在全球范围迅速铺开,融合新闻成为各大媒体的新闻业务常规样态,强烈刺激着传统新闻教育转向融合新闻教育。融合新闻人才应当具备全面的新闻传播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其核心能力包括融合新闻策划、采写、编发等全方位能力。在融合语境下,传统新闻媒体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吸纳能力大幅下降,泛媒体行业对新型传媒人才具有巨大需求。地方新闻学院新闻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也面临改变与探索。本文以新闻本科层次传媒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为导向,从融媒体产品创新的角度探索地方新闻学院传媒人才新闻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一、概述

融媒体是指通过对多种媒体技术的综合应用,在传统媒体基础上实现新旧媒体的融合。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融媒体整合了新旧媒体行业发展优势,根据时代发展需要淘汰了传统媒体中落后的部分,并对其中的合理内容进行了优化调整。融媒体在本质上是一种发展理念的创新,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充分结合在一起,让单一的媒体优势变为多媒体的共同优势。融媒体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媒体,而是一种将多个媒体融合在一起的手段。传媒产品是指传媒机构向广大用户提供的能够吸引其关注、选择和消费且能够满足其某种需要的服务形式。传媒产品是传媒组织与社会系统进行信息交换的手段和载体。传媒企业通过这一载体能够将一系列品牌策略所形成的竞争优势货币化处理,最终完成品牌资产从无形到有形的发展转变。

、融合新闻创新影响

1、融合新闻业态发展。我国的融合新闻观念与实践最初源于国外的启发和影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蔡雯教授第一次将媒介融合的概念介绍到国内,发表了多篇有关媒介融合和融合新闻的研究成果,新闻业的融合新闻实践也渐次展开。在有效借鉴国外经验之前,国内还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融合新闻实践。考察国内早期的报网互动、台网结合的实践,其并未体现出真正的“融合新闻”特性。就新闻业务变革而言,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渠道不断涌现,要求新闻从业者迅速掌握新平台及其传播特点,不断扩展融合新闻的边界,另外就是“全媒体记者”的需求再次强化,媒体从业人员既要能采能编,更要掌握全面的多媒体操作技能。从我国业界的融合新闻实践来看,同样既包括“背包记者模式”,也包括“团队合作模式”。从对新闻人才的需求而言,媒体最希望获得的人才既要具备“背包记者”的全媒体新闻制作能力,同时又要具备“团队合作”的媒体实践精神。

2、融合新闻业态的深刻影响。融合新闻日渐成为各大新闻媒体发展变革的主要路径之一,其影响之深刻,几乎覆盖所有地区的所有传统媒体,甚至可以称之为全行业性的基本业务改造,融合新闻正在成为媒体报道业务“新常态”。产业形态和业态变革往往会较快投射到人才培养教育领域。新闻传播学作为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对业界变动的反应尤其敏锐,学科教育对业界发生的变化或趋势一直都是及时捕捉、准确判断、迅速调整。融合新闻业态对新闻人才的培养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新闻传播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刻的变革。

三、融合新闻教育的核心能力培养

融合新闻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非常明确,即培养满足新闻业界需求的融合新闻人才,这种人才应当具备全面的新闻传播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新闻传播院校应摒弃传统的以专业来划分的单一媒体人才的培养方式,而着重于融合新闻的策划、采写、编发等核心能力培养。

1、融合新闻策划能力。“融合新闻策划”是融合新闻教育培养的首个核心能力。这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新闻策划,而是要充分考虑媒介组织重构与流程再造,以多种载体的整合利用实现新闻资源的深入开发与优化配置,它能够促成新闻传播全方位的影响力和品牌打造。首先,融合新闻策划要充分考查新闻选题的融合适应性,即该选题多大程度上符合融合新闻报道条件,是否能够为本媒体机构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传播效果,对融合新闻适用度的判断十分关键,决定了接下来的一系列策划安排;再次,对信息来源层面的考量。是仅采取媒体专业新闻源,还是同时纳入 UGC 新闻源,选择哪些自媒体信源及其信源核实问题,均需在策划方案中进行构想。“融合新闻策划”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接下来的实施过程和效果,因此它是融合新闻教育培养的首个核心能力。

2、融合新闻采写能力。融合新闻采写能力是融合新闻教育培养的第二个核心能力。它着重培养从事新闻报道的个人或团队应具备的多种媒体全介质的采写能力。首先,需要多种采访方式同时并用的能力。打破传统的纸媒笔录、广播录音、电视录像的区隔,将之进行统筹整合,围绕选题内容与特征,分步骤分场景的恰当配置采访资源,同时辅以互联网采访,充分调动社交媒体、自媒体的积极参与,开拓网络信息资源。在技术操作手段的应用上,还应不断跟进步伐,将其融入新闻采写环节,如无人驾驶飞机新闻拍摄、VR 新闻采集、数据可视化等方面能力。其次,面向全媒体的新闻写作能力。在融合新闻业务层面,新闻的采访与写作往往难以分割,呈现出更加紧密的关联,甚至呈现采写一体化的趋势,采访环节的同时即展开写作环节。此外还需要区分纸媒、广播、电视、网站、移动端等不同媒介进行全媒体写作,这需要新闻人员熟练掌握各种媒体不同的传播规律和写作要领,“碎片化”“跨跃式”“交融性”的新闻写作与信息处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3、融合新闻编发能力。融合新闻编发能力是融合新闻教育培养的第三个核心能力。当前编辑业务形态的融合越来越突出,日益加强以文字、音视频、交互式图形等呈现“叙事流”,实现印刷、广播电视、互联网的无缝相融。这种融合形态对传统的新闻编辑发布的培养方式提出了挑战。从融合新闻编辑层面而言,编辑面对的内容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元,不仅需要对各类信息的渠道、发展、载体等进行把握,还需要将各类信息在有效时间内进行整合编辑。融合新闻编辑人员需要同时进行文字、音频、视频、交互图表、栏目和页面编排等内容的编辑操作,这就打破了单一界面和单一形态的简单编辑业务,而是进行全媒体化的多元编辑。这对于融合新闻教育而言,必然要打破传统的新闻传播类专业间的区隔,实现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等专业之间进行融合新闻课程的同步修学,使得学生充分掌握融合新闻编辑的全面业务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充分掌握不同媒体的特性,巧妙地选择和布置新闻的发布手段和形态,真正实现媒体间的优势互补、各取所长,大大提升媒体的融合传播力。

融合新闻作为媒体融合发展的前沿实践形态,对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巨大挑战,需要培养一系列新的专业核心能力,同时改造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当然,若从更宏大的视角看,融合新闻教育可能还需要更多维度和层面的扩展,如推进新闻传播教育向博雅教育前进,形成科学性、人文性、综合性和专业性的融合,以此来推动融合新闻教育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入开展。总之,融合新闻是新闻传播新业态,新型人才的市场需求缺口很大,而人才的培养有待新闻传播院校的切实探索与不断革新。  

参考文献:

[1]刘玉清,杜莹. 新闻传播教学全媒体实验平台建设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11):169-173.

[2]王成亮.试论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编辑业务变革[J].中国报业,2019(2):86-87.

[3]李璠玎.论融合新闻对新闻采访写作类课程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18(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