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放化疗联合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同步放化疗联合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张国春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人民医院  四川 泸州 646000

【摘要】目的:探究同步放化疗联合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2年5月收治的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分组法分为对照组(30例,同步放化疗)与观察组(30例,同步放化疗联合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实施同步放化疗联合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干预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实施。

【关键词】同步放化疗;PD-1抑制剂;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安全性

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并且该疾病的发生率与死亡率较高,会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尽早治疗对患者病情缓解有重要作用,需要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法干预[1]。临床中通常会采用放化疗或靶向治疗的方式,但是对患者的生存率控制效果较弱。随着医学不断进步,PD-L1抑制剂可用在癌症患者治疗中。本文研究以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意在分析同步放化疗联合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具体报告下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60例,收治时间为2020年6月~2022年5月,将患者采取抽签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0例,其中男性患者为21例,女性患者为9例,其年龄集中在48-73岁之间,均值(59.42±1.67)岁。观察组30例,其中男性患者为20例,女性患者为10例,其年龄集中在47-74岁之间,均值(59.45±1.66)岁。组间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同步放化疗干预。放疗:以大体肿瘤靶区几何中心为治疗中心,进行共面等中心照射,照射期间适当调整照射权重、人射角度及楔形板高度,并确保高剂量区和靶区适形。放疗总剂量为65 ~ 70Gy/30-33 f,5次/周,1.8-2. 0 Gy/次。化疗:患者化疗第1天需要对其提供紫杉醇(静脉注射,75mg/m2)、顺铂(静脉注射,40mg/m2)药物,第2天提供吉西他滨药物(静脉注射,1250mg/m2),低8天提供盖诺药物(静脉注射,25mg/m2)。21 d为1个周期,最多进行4个治疗周期。

观察组:给予同步放化疗联合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干预。同步放化疗的治疗方案与对照组相同,并在此基础上为患者提供帕博利珠单抗药物(静脉注射,200 mg/次,1次/3周),最多进行4个治疗周期。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1)临床效果:完全缓解:所有肿块消失,无新的病灶出现,肿瘤标志物正常。部分缓解:肿块较前减少≥30%。病情稳定:肿块缩小未达到部分缓解或增大未达到病情进展。病情进展:肿块增大≥20%。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病情稳定)/病例数×100%。

(2)安全性:观察患者出现肺不张、肺部感染、气胸等并发症发生概率。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所有数据行统计数据,计数资料n(%)表示,组间对比检验,P<0.05,统计意义标准,应用SPSS 24.0软件统计分析。

2.结果

2.1 临床效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完全缓解

部分缓解

病情稳定

病情进展

总有效率

观察组n=30

4(13.33)

8(26.67)

16(53.33)

2(6.67)

28(93.33)

对照组n=30

2(6.67)

7(23.33)

12(40.00)

9(30.00)

21(70.00)

-

-

-

-

5.455

P

-

-

-

-

0.020

2.2 安全性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组别

肺不张

肺部感染

气胸

并发症发生概率

观察组n=30

1(3.33)

0(0.00)

1(3.33)

2(6.67)

对照组n=30

3(10.00)

2(6.67)

3(10.00)

8(26.67)

-

-

-

4.320

P

-

-

-

0.038

3.讨论

   当前非小细胞肺癌发生率逐渐提升,对该疾病的发生因素主要包括吸烟、环境因素、电离辐射、慢性肺部感染以及遗传因素,使患者的肺功能下降,并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通常采用放化疗的方式进行干预,但是同步放化疗会对患者产生较多的不良反应,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根据相关研究指出,同步放化疗联合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可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并有效缓解患者病情发展

[2]

结合此次实验研究,对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证实了同步放化疗联合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的治疗方式不仅具有良好的治疗疗效,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的T细胞像“天眼”一样,时刻监视着人们的身体组织,当癌细胞产生后,免疫T细胞可以立即对它识别并攻击。然而,部分癌细胞会表达出蛋白分子配体(PD-1),与免疫T细胞的PD-1受体结合,从而躲过免疫T细胞的侦查,并持续危害着身体。PD-1抑制剂是针对相应免疫检查点研发的单抗类药物,通过药物阻隔,让免疫T细胞的PD-1和肿瘤细胞的PD-L1无法进行有效结合,打破原来的免疫逃逸机制,并能激活细胞免疫,达到治疗的效果[3]

综上所述,同步放化疗联合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 张红娟,于振东,张艳平,等. 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效果评价[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3):69-70.

[2] 刘志坚,刘海燕,宿抱玉. 抗PD-1/PD-L1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 医药前沿,2020,10(22):11-12.

[3] 张佩,刘燕. 3D-CRT与静态IMRT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20,17(29):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