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内瘘术后血透护理的优质护理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动静脉内瘘术后血透护理的优质护理效果研究

张学慧

南部县人民医院   四川  南部   637300

【摘要】目的:探讨在动静脉内瘘术血透治疗中辅以优质护理的干预意义。方法:试验者是2021.01至2022.09在医院行动静脉内瘘术血透治疗的患者70例,以随机信封法分组,将35例接受常规护理者设为对照组,将35例接受优质护理者设为观察组,比对不同护理模式下并发症及满意度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指标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优质护理进行干预,利于减少患者发生并发症风险的同时,还能增加其对于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动静脉内瘘术;血透治疗;护理质量

血液透析简称为血透,被临床用于终末期肾病治疗中,属于一种肾脏代替疗法,治疗顺利开展关键在于血管通路质量,动静脉内瘘作为现阶段中最理想血管通路,与其它血管通路相比,此治疗手段有着低成本、易维护、并发症少及操作难度较低等特点,易被患者所接受。对于接受动静脉内瘘术治疗者而言,其术后需接受血透治疗,并在治疗期间积极提供有效护理,可确保术后动静脉内瘘能持续、正常进行使用[1]。本试验以分析优质护理在此类患者治疗中的干预质量为目的,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对象是2021.01至2022.09就医的动静脉内瘘术血透患者,病例数共计70例,随机信封法作为组间的分组依据,对照组:年龄分界值与均龄35岁至70岁(52.78±8.45岁),有20例是男性,有15例是女性;观察组:最高及最低龄72岁、32岁,均龄53.14±5.53岁,男女数量各22例、13例。对组间资料以统计学实施分析后显示,P>0.05,符合对照研究要求与医学伦理学要求。

1.2方法

对照组提供常规基础性护理,为患者营造出良好、舒适的治疗环境;常规对其展开疾病知识与治疗知识宣教,合理帮助患者调整体位,强化局部清理工作,做好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检测工作,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发生,及时上报医师并协同其进行处理等;观察组则提供优质护理,措施为:(1)为患者营造出整洁、安静及舒适度高的一个治疗环境,促使其能够维持良好心态,可通过使用个性化宣教手册、提示牌等方式,帮助患者尽快熟悉治疗环境;(2)将维持敷料整洁、干净对于感染发生的预防作用进行讲解,合理调整患者体位,避免造瘘肢体受到压迫;定期对患者的瘘口部位进行检查,指导其展开腕关节、握拳等训练,以此来对局部血液循环进行改善,避免患者形成血栓;(3)主动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对其意见耐心进行倾听,对患者所存在问题需及时进行处理,可进一步提升其配合度及治疗信心;(4)指导患者多进食一些富含大量优质蛋白、热量及维生素类食物,限制其对水分、磷、钾、钠盐摄入量;(5)强化治疗期间巡视力度,积极对不安全因素进行排查,利于减少安全隐患事件发生。

1.3指标观察及判定标准

(1)并发症,包括:a.局部肿胀;b.感染;c.穿刺处出血;d.其它;

(2)满意度,包括:a.健康宣教;b.操作水平;c.护理态度;d.护理有效性,10分作为单项指标总分,数值越高满意度越高。

1.4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的分析选以统计学软件(版本为SPSS22.0),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以卡方值/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以t值检验,分析后显示组间和(或)组内数据值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并发症

表1知,观察组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

1并发症差异n%

组别

例数

局部肿胀

感染

穿刺处出血

其它

总发生

对照组

35

4

3

1

1

9(25.71)

观察组

35

1

1

0

0

2(5.71)

x2

-

-

-

-

-

5.285

P值

-

-

-

-

-

0.022

2.2 满意度

表2知,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得分更高,P<0.05。

2 满意度差异x±s

组别

例数

健康宣教

操作水平

护理态度

护理有效性

对照组

35

7.53±1.09

7.48±1.14

7.45±1.21

7.53±1.09

观察组

35

8.57±0.89

8.73±0.82

8.79±1.06

8.57±0.89

t值

-

4.372

5.266

4.928

4.372

P值

-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动静脉内瘘术是经缝合前壁接近于手腕部位及临近静脉的一种血管吻合手术,其功能情况将直接影响到患者透析效果,在实际使用期间,易受到假性动脉瘤、术后感染等因素影响,不仅会影响到透析质量,甚至还会加重病患心理负担与经济负担,故而为了更好维持透析效果,强化动静脉内瘘血管保护,对改善患者病情及预后起着积极意义[2]。传统护理模式重视生理层面护理,将确保患者治疗效果及疾病恢复作为护理核心,但忽略了其心理状态,从而导致护理质量不理想。优质护理是将“患者”作为护理中心,经不断对基础护理进行优化,充分落实各项护理责任制度,向患者提供优质性护理服务,利于满足其护理需求的同时,还能起到提升整体护理水平作用

[3]。本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率较低,且在健康宣教方面、操作水平方面、护理态度方面及护理有效性方面各项指标得分明显更高,P<0.05,可见以优质护理干预,具备较高运用有效性及可靠性。

综上所述,将优质护理运用于动静脉内瘘术血透治疗患者护理中,所得到的整体护理效果更为理想,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蒋静.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探讨[J]. 中国实用医药,2022,17(03):196-199.

[2]丁华杰. 动静脉内瘘术后血透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效果评价[J]. 中外医疗,2021,40(25):140-143.

[3]俞德钦. 优质护理在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液透析中的应用[J]. 中外医学研究,2018,16(32):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