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下腺解剖及相关疾病超声表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颌下腺解剖及相关疾病超声表现

陈双凤

德阳市口腔医院(德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四川德阳  618000

颌下腺是人体的三大唾液腺之一,通过颌下腺分泌的唾液能占到60%-65%之间,颌下腺对于人体的正常吞咽与消化等功能有着重要作用。那么关于颌下腺你又了解多少呢?一起来看看吧!

颌下腺解剖

1.颌下腺。颌下腺又称下颌下腺,整体呈扁椭圆形,重量大概在10-20克之间,主要功能是分泌浆液。颌下腺是下颌下三角内的唾液腺,颌下腺的前下方与后下方分别为二腹肌的前腹与后腹,上缘是下颌骨的下缘。以下颌骨舌肌为界限,颌下腺分为浅部与深部,其中浅部较大,而深部较小,两部在下颌舌骨肌后缘进行连接。

颌下腺的浅部呈卵圆形形状,在上下颌骨舌肌的下部,最靠近腮腺的部分,后部可到达上下颌角,浅部的前段最接近二腹肌的前腹。颌下腺深部也被称为延长区,利用上下颌舌骨肌肉和舌骨舌肌之间的空隙,与舌下腺相通。

2.颌下腺导管。正常人的颌下腺导管大约有5cm长,直径大概在2-4mm之间,相较于腮腺导管来说,颌下腺导管的管壁更薄。颌下腺导管起端在浅部的深面,在舌下肉阜处开口。颌下腺导管的行进过程较长,并且其位置是由后下方斜向前上方进行的,唾液的运行速度较为缓慢,加之开口处较大,很容易进入牙垢等异物,导致钙盐沉积,形成结石。

3.颌下淋巴结。正常人有大约3-6个颌下淋巴结,这些淋巴结的位置并不相同,一般情况下,颌下淋巴结处于颌下腺鞘内或下颌骨与腺体之间的地方,分布在腺体表面,但也有些淋巴结位于颌下腺内部。

颌下腺常见疾病的超声表现

正常的颌下腺在超声中呈现出类圆形或三角形形状,大小大约有2.0×3.4厘米,厚度大概在1.5厘米,声像图回声呈较为细小的点状,回声较为均匀,回声强度接近腮腺回声强度。但当颌下腺出现疾病时,超声检查结果也会出现不同的表现。

1.颌下腺炎。颌下腺炎的主要起因是涎石等异物或是损伤,阻塞伤害了颌下腺导管,从而产生炎症,导致腺体出现逆行性感染。当出现颌下腺炎时,患者在进食时会感觉颌下腺酸胀,颌下腺表现出肿大、压痛,部分患者因反复发作,还会出现腺体纤维化,导致颌下腺出现硬结性肿块。

急性颌下腺炎在超声检查中表现为腺体肿大,但形状与边界都较为饱满清晰,其内部回声呈现出回声降低,血流信号较为丰富。颌下腺实质炎性水肿表现为回声减低、腺体有明显增大,由于感染原因导致腺体边缘不甚清晰,并且还会伴有淋巴结肿大的情况。慢性颌下腺炎在超声检查中可见腺体或导管内出现强回声,同时有腺体增厚等炎症表现。颌下腺出现化脓性肿大时,腺体边界与周围组织的分界并不清晰,腺体内部的回声不均匀,动态可见内部有飘动的细小光斑,脓肿区没有明显的血流信号。

通过X线检查,可以找到阳性涎石;通过CT检查,可以找到在颌下和舌下的高密度结石,在急性发炎后腺体会扩大,而慢性发炎后腺体会缩小,而且腺体密度也和周围结构十分相似。可以通过碘油造影加以检测,在CT检测结果上能够看到颌下腺导管中密度较小的阴性肿瘤结石和腺管扩张现象,对慢性颌下腺炎的诊治上非常有用;通过MRI检测结果可以看到颌下腺的弥漫性肿大和腺体的边界模糊等现象,对急性颌下腺炎的诊治意义非常重大。

2.颌下腺肿瘤。颌下腺肿瘤恶性的概率大概为60%,其中男性患者大多数为恶性,女性患者大多为良性。目前颌下腺肿瘤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生活环境与习惯、遗传、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都对颌下腺肿瘤有着重要影响。

颌下腺肿瘤在超声检查中可见颌下三角区出现肿块,与健侧不对称。良性肿瘤具体表现为形态规则,多数呈现圆形或椭圆形状,肿块的轮廓界限清晰完整,与周围的组织有明显区别。肿块内部的回声均匀,呈实性低回声,没有出现对周围组织的侵犯行为与趋势,肿块周边与内部没有出现点状的血流信号,淋巴结没有出现肿大。若超声检查中发现中肿块的形状不规则,界限不清晰,轮廓残缺,肿块周边与内部的血流信号杂乱,有向周围组织浸润的趋势,伴有淋巴结肿大的情况,内部回声不均匀或是囊实性的混合回声,便能够基本确诊为恶性肿瘤。

颌下腺疾病的预防

不健康的饮食与生活习惯、口腔的清洁卫生是导致颌下腺疾病的重要原因,通过对不良习惯的改善能够有效预防颌下腺疾病的发生。

1.30~40岁人群属于颌下腺疾病的高发人群,对于该年龄段的高危人群可以每年定期进行检查,对口腔疾病进行早期筛查,有利于口腔疾病的及时发现与治疗。

2.要预防颌下腺疾病,首先便要规律作息时间,尽力避免长时间的熬夜,保持劳逸结合的生活状态,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

3.避免长期高度紧张,要学会适当的放松自身情绪,若容易出现精神紧张的状况,可以选择运动方式,适当的运动能够有效帮助人们放松精神。

4.注意口腔卫生问题,养成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每天早晚刷牙至少需要3分钟时间,进食后及时漱口,保持口腔卫生,睡前不要吃东西。

5.增加咀嚼运动,常见的方法就是嚼口香糖,通过咀嚼促进唾液的分泌,使口腔能够达到冲洗自洁,此外,饮用酸性饮料或者食用酸性食物也能有效刺激唾液分泌,达成同样的效果。

6.要多喝水,最好是磷化水,磷化水能够有效降低结石的形成速度,水还能够减少口腔内的细菌与异物残留,避免因结石阻塞颌下腺导管,导致囊肿或炎症发生。

7.最后,需要避免腺体受到损伤,这是因为腺体受损也会导致分泌液体排出受到阻塞,日常应该注意加强防护,避免各类外界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