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乳化与非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的疗效及视力恢复情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超声乳化与非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的疗效及视力恢复情况分析

邱虹

北京市昌平区南口医院  102202

【摘 要】目的:研究对于治疗白内障患者,采取超声乳化与非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方式,对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各30例患者,分别采取超声乳化摘除术以及非超声乳化摘除术的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术后1天、7天、60天的裸眼视力≥0.8的患者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白内障患者采取超声乳化摘除术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地恢复患者的视力,同时减少组织损伤,效果显著,可以将其应用到临床治疗当中。

【关键词】超声乳化;非超声乳化;白内障;疗效;视力恢复

    白内障主要指的是人体晶状体蛋白质出现变性,从而导致眼球混浊,光线受到了混浊的晶状体干扰,无法将视物折射于视网膜,从而造成视物出现模糊的情况。为了能够有效治疗患者的白内障疾病,通常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1]。因此,为了能够选取最为有效的手术方式,在本次试验研究当中,选取了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超声乳化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具体试验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当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别为14、16例,患者的年龄为60~83岁,(74.21±4.46)岁为患者的平均年龄,患者的病程为2~14年,(11.23±4.41)年为患者的平均病程;研究组患者当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别为13、17例,患者的年龄为61~84岁,(74.36±4.55)岁为患者的平均年龄,患者的病程为2~14年,(11.54±4.23)年为患者的平均病程。对比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病程情况(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非超声乳化术,将含量为20g/L的利多卡因(国药准字H11022295,山西晋新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对患者实施结膜下浸润麻醉,同时也将其应用于球后神经阻滞麻醉[2],将患者的球结膜沿着角巩缘剪开,分离结膜下的组织,采取电凝止血的方式,借助巩膜隧道刀切口板层巩膜,长度控制在6.00mm,通过穿刺方式进入前房,注入粘弹剂,辅助切口位于角膜缘,撕囊直径控制在5.5~7.0mm之间为最佳,将粘弹剂注入于核下、角膜内皮间,对晶状体核形成一种托举力,从而取出核块,洗净残留的皮质后植入人工晶体,检查切口的闭合程度,缝合1~2针[3]

    研究组采取超声乳化的方式,将含量为75mg/15mL的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对患者实施角膜表面麻醉,做透明式的角膜切口,在前房内注射粘弹剂,使用撕囊镊形成一种环形撕囊,将撕囊环直径控制在5~5.5mm为最佳,使水分离充分,采取超声的方式使晶状体核进行乳化,充分将皮质吸净,在前房以及囊袋当中再次注射粘弹剂,后将折叠型的人工晶状体置入囊袋当中,将前房以及囊袋当中残留的粘弹剂抽吸干净,检查患者的切口的闭合效果[4]

两组患者手术后分别将2万U地塞米松(国药准字H44024618,广东南国药业有限公司)以及2.5mg大庆霉素(国药准字H20023352,江苏平光制药(焦作)有限公司)对患者进行结膜下注射,将敷料覆盖于患眼上[5]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1天、7天、60天裸眼视力≥0.8的眼数情况,同时观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其中包括:角膜水肿、虹膜脱出、后囊破裂等情况,将其进行详细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1天、7天、60天裸眼视力≥0.8的眼数对比情况

    研究组患者术后1天、7天、60天裸眼视力≥0.8的眼数对比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情见表1 。

表1 两组患者术后1天、7天、60天裸眼视力≥0.8的眼数对比情况[n(%)]

分组

例数

术后1天

术后7天

术后60天

对照组

30

10(33.33)

13(43.33)

16(53.33)

研究组

30

20(66.67)

25(83.33)

27(90.00)

χ2

-

6.667

10.335

9.932

P

-

0.010

0.001

0.002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n(%)]

分组

例数

角膜水肿

虹膜脱出

后囊破裂

总发生率

对照组

30

5(16.67)

4(13.33)

1(3.33)

10(33.33)

研究组

30

1(3.33)

0(0.00)

1(3.33)

2(6.67)

χ2

-

-

-

-

6.667

P

-

-

-

-

0.010

3 讨论

    白内障疾病主要在老年患者当中尤为常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会随之提高,导致患者出现白内障疾病的原因较多,其中包括:营养障碍、遗传基因、代谢以及免疫异常、外伤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因此要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超声乳化治疗的过程当中,具有切口较小、对于角膜内皮造成的损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的优势,患者的视力能够尽快地恢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本次试验研究当中,研究组患者在术后1天、7天、60天的裸眼视力≥0.8的患者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综上所述,对于白内障患者采取超声乳化摘除术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地恢复患者的视力,同时减少组织损伤,效果显著,可以将其应用到临床治疗当中。

参考文献

[1]蔡志刚,张远平,潘亚林,陶文华.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721例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5):120.

[2]戴子娴,张宏,林妙英,梁肖云.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和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0):227-228.

[3]刘晓玲,刘彦才,缪爱红,梁仲琪.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J].眼科研究,2009,27(6):505-506.

[4]戴棉棉,陈淑端,丁丽远.老年性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5,23(4):435.

[5]熊祖国,董晓明.李财保.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0,5(15):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