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程管理学科方向的学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论工程管理学科方向的学术研究

白静1 ,何红兵2

1中共达茂联合旗百灵庙镇委员会 内蒙古 包头市 014599

1内蒙古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内蒙古  包头市 014010

2 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人民法院  内蒙古 包头市  014599

摘要:“工程项目管理”是土木工程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课,是一门应用性和综合性较强的交叉学科。随着这门学科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普及,各大高校专业都开设了这门课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新工科”人才在知识体系、专业技能和德行品质等方面都应优于传统工科人才。学生的就业质量是应用型院校的立校之本,学校要长远发展,必须重视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的战略定位。要想准确地制定人才培养目标,须从行业的发展、区域经济特点等宏观因素入手。

关键词:工程管理;学科方向;学术

引言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为一级建造师考试科目,从事该管理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具有城市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建造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一项或者多项职业资格。高校开设工程管理专业培养专业人才,为企业提供管理人员,支撑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长期推进。高校培养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人才(以下简称“管理人才”),强调人才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力求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和企业需要的人才。新时代背景下,新工科理念逐步受到重视。新工科是在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新经济背景下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选择,是中国工程教育发展的新思维、新方式,是理科、工科、人文社会学科的有机交叉和融合,其关注人才的综合素质,强调人才的融合性、创新性和开放性。建设管理类专业属于工科,在新工科背景下,可将融合创新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培养出综合实力较强的新时代管理人才。

1新工科视域下工程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1工程管理教师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第一,工程管理专业教师在活动设计时,并未以学生为主,在教学中也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其中有55%的教师活动设计存有这一问题。工程管理是一个新专业,是建筑行业与信息技术发展中逐渐诞生的,因此在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时,不仅要保证活动具有灵活性特点,还要保证时间上的灵活,这样才可以有一个好的教学效果。第二,教学设置中内容丰富度不足。教学内容越丰富,对学生见识增长、知识积累量增加、对行业发展了解程度以及综合素质提升越有利。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45%的教师都忽视了内容丰富性提升这一问题。教师仅依靠教材上有限知识进行教学,不仅限制了学生知识获取,对自身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也会有影响。

1.2教师教学目标不明确

实际上,教学新规中已经对现阶段教师教学目标进行了明确,只要教师按照这个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即可,并不需要教师花费太多时间考虑教学目标是什么这一问题。但是,从工程管理教学中存在问题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到,现在83%的教师都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问题,这不仅影响了教学改革发展,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也同样有影响。

2工程管理学科教学优化策略

2.1加强工程管理教师队伍建设,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引领新工科理念的落实

新工科理念不仅对管理人才的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而且对工程管理专业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教师除了应具备专业理论知识教学能力及实践指导能力,还需具备新工科育人理念,确保管理人才接受更全面的知识培养。因此,高校应进一步健全工程管理教师队伍的建设,从“引进来”和“走出去”两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教师人才培养水平,真正引领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的创新。一方面,高校应着重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落实新工科教育。高校应针对本校工程管理教师队伍实际,通过培训及合作交流的形式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在培训及合作交流中深化新工科理念,强化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有效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模式下完成人才培养任务。另一方面,高校应保证工程管理教师队伍的结构完整,确保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因此,高校应真正落实“引进来”“走出去”理念,对教师招聘、校企合作等环节全程把关,进一步强化教师队伍的实践指导能力,丰富教师队伍的人员组成,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在招聘教师时,高校应更多地关注工程管理教师的实践经验、创新意识和新工科素养,从准入环节把控教师的综合素质。在校企合作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时,高校应重点培养引进企业技术人员的教育能力,并保障企业员工有足够的任教时间。只有本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师与引进的企业技术人员联合教学,并坚持新工科理念,才能组成具有高水平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2通过培训提升教师的BIM技术应用能力

新兴技术的引进,对教师亦是一种挑战,因此,学校应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养,可以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项BIM软件应用培训及信息化教学项目的申报,改变大多数院校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授课模式,特别的是对工程管理专业的授课教师进行培养。可以将授课教师按照其所属课程进行分类培训,例如,以“BIM基础技能+BIM专业技能”的方式,也可以利用CAD、Navisworks等信息化手段,以多样化的授课方法开展教学,发挥信息—技术一体化的教学作用。

2.3工程化的教学模式

工程教学是依托一定的工程项目,通过采用实践方式来实现相关知识的教学活动。基于这一论述,在实施工程教学设计环节中,要尤为关注实践问题这一内容的构设,要充分考虑实践案例的具体情况,并辅以相应的理论知识,从而引导学生去积极探索、实践,让他们能够主动利用自身掌握的知识技能去应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不需要提交书面的结果和答案,教学活动的评价,更多侧重于对知识应用情况等学习成果的考量。如在教学活动结束时,教师通常会要求学生开展项目计划、撰写可行性报告等等,以此来评估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深度。

2.4提升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

首先,教师要有主动学习意识,比如,现代网络数据库中,学习资源十分丰富,教师在学习时,可以借助数据库这一现成的资源进行学习,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其次,教师要主动改变育人观念,不能将自己一直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之上,要能够落地,主动加入到学生学习队伍中,与学生一起探究专业知识,这样既对自身专业素质提升有帮助,对学生问题研究与解决能力提升也有积极作用。最后,教师可以主动到相关单位进行学习,对BIM技术、工程管理在工作中优势与劣势、工程管理学生实际工作中如何使用BIM这一技术开展工作进行了解,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为学生更好地讲解相关知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结束语

工程管理专业涉及多门学科的内容,所培养的工程管理人才也是高素质”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现代工程建设市场环境复杂多变,高校必须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进行相关的更新与调整,在具体的教学当中实现理论与实践兼顾的教学模式,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对项目管理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郭庆军,刘慧萍.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7(03):95-89.

[2]卢永琴,熊伟.工程项目管理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8(04):119-121.

[3]樊志红.基于应用型本科土木类专业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究[J].工程管理,2019(01):180.

[4]张博,江海深,闫光辉,等.“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评价体系建设与工程化教学改革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09):168-169.

[5]李丹,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教学改革与实践,2019,(07),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