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伤行为背后的原因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学生自伤行为背后的原因探索

陈雪惠

华安一中 

自伤行为指个体在没有明确自杀意图的情况下,故意、重复地改变或伤害自己的身体组织。当行为人在面对困境时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改变环境、他人或者自我说服而感到难受时,转而用伤害自己的方式减轻自己的痛苦。在这个过程中,伤痕不一定让个体感到疼痛,最痛苦的是自我伤害之前所经历的那番内在自我折磨以及强烈的无助感。在咨询过程中发现,自伤行为的背后,有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大致如下:

一、破碎的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甚至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幸福,正如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说的: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而这种不幸福感,还会形成代际传承,不断影响自己的下一代。在自伤的人群中,一半以上的原生家庭是不完整的。有的因为夫妻感情不和而分开;有的因为老人家介入太多而争吵不休,;有的因为自身不成熟而没办法履行父母的责任;有的迫于生活压力,也没办法腾出时间自我学习和成长,更没办法陪孩子成长。孩子在孤独、无助的世界里体会不到支持,感受不到力量,特别是发出求助得不到回应,会越来越自卑,越来越封闭自我,越来越感受不到生命存在的意义,一旦碰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便会倾向于用自我伤害的方式减轻痛苦。案例中有个学生,父母因各种原因不合而离异,可谁都不要这个孩子,不久后各自又有了新的家庭,最后孩子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虽然爷爷奶奶很疼他,但他还是很渴望父母能回来看看他,陪陪他,奈何父母均又有了自己的孩子,谁也不愿意花点心思在他的身上。一次次的希望变成了一次次的失望,他开始产生自我怀疑,为何自己来到这个世上,却不能享受和别人一样的家庭温暖?有时也会认为因为自己,才让父母产生隔阂。原生家庭的破碎,让他产生伤害自己的想法来减轻自己的痛苦。

二、亲子关系影响

    亲子关系一般分为三类,不同的亲子关系培养出来的孩子具有不同的特征。一种是放纵型。父母过于溺爱孩子,什么都附和孩子的需要,让孩子形成唯我独尊的想法,在家里放纵不羁,在外面更不知深浅,甚至达到失控状态。一种是权威型。表现在孩子的一切均由父母来控制,叫孩子做什么都要孩子无条件服从,孩子丧失主动权。还有一种是民主型。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并积极正确地引导孩子,孩子对父母是信任的、尊重的,遇到困难或者内心有话就会向父母倾诉。一般认为民主型的家庭氛围中,孩子成长是最好的,但要真正做到民主,对父母的考验是很大的,所以要么放养,要么专制,如果度没把握好,就会形成极端的关系模式,孩子要么被忽略,要么没有自己的空间和决定权,内心极其痛苦。

三、遭受欺凌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在获得了生理与安全需求后,很多人追求归属感,即社交需求。有些人在追求归属感时会遇到困难,例如别人已经有小团体了,自己很喜欢这个团体,但无论怎么努力都没办法进入。也有的是已经在团体里,时间长了后会因为各种原因再次分裂成更小的团体,自己可能成为被抛弃的那个。有的因为自己比较内向,或者长相比较不自信,容易成为别人欺凌的对象。被团体孤立、欺凌的人,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心理能量不足,又无力改变,便用自我伤害减轻痛苦。有个案例,当事人在小学时,本来已经加入了表演的团队,人员饱和,队长临时想换个人进来,就需要替换一个,便找了个理由说他学习不认真,成绩不好,担心影响团队其他人,于是将他踢出去,换另外一个人进入表演团队。刚开始自己并不知道为什么,因为自己的成绩并没有那么不堪,直到后来同学提醒,他才恍然大悟,内心十分愤怒,认为对自己太不公平,就去找人理论,结果对方人多势众,自己也没得到想要的道歉,反而被更多的人远离,当内心十分痛苦时,便用指甲不断掐自己手臂,直到淤青,痛苦才会缓解一点。

四、他人的态度

    一般自伤者都不愿意向别人展露自己的伤痕,有时不小心被别人看到了,也会采取否定的态度,怕的就是别人会乱传流言蜚语。也有部分自伤者会故意露出自己的伤痕,期望别人看到他们的伤痕后能多关注他们、支持他们。如果身边人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会适得其反,例如有的人会反复询问,一次次地揭开当事人的伤口,却没办法帮忙愈合。有的会嘲笑他们胆小,伤口不够大,反向引诱他们进一步伤害自己。有的以讹传讹,加入自己的猜想,把事情复杂化,让当事人遭受严重的二次伤害。有个同学,在亲子沟通中出现障碍,特别痛苦,面对最亲最爱的人,自己不忍伤害,便转而伤害自己,还故意让父母看到伤口。父母看到后,妈妈痛苦流涕,责怪他再怎么样也不能这样伤害自己,这样的态度让他得到了一丝的安慰。父亲刚好相反,嘲笑他怎么只割了一点点,怎么不把伤口弄大一点,说他就是怕疼,就是没勇气去更好地解决问题,只会用这样的方式得到别人的同情。这样的态度令他大受打击,陷入更加痛苦的境地。

五、单纯模仿

在成长过程中,当我们碰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后,我们会倾向于观察他人,从他人身上学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再运用到自己的身上。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只是单纯吸收方法,却没有判断对错,是否合理,也没有人帮他们澄清,从而用错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例如有个自伤者,小时候看到亲戚情绪不好时自伤,她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却为此形成一个概念,即自己情绪不好时,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缓解。直到被发现,她还不知道缓解情绪方法有很多,而这个并不是最理智的做法。

身边出现任何一个自伤者,都在提示我们他正在经历的不幸和痛苦,假如你没办法去支持他,那就学会尊重他,不对他造成二次伤害,学会善待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