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PB改性UV固化水性聚氨酯油墨的合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HTPB改性UV固化水性聚氨酯油墨的合成

石智铭,朱喜雯

山东久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省滨州市   251906

天津久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由于溶剂油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需开发绿色环保的油墨。根据水性油墨配方中所用连接料,可以分为丙烯酸油墨、聚氨酯油墨、聚酰胺油墨等。与其他聚合材料相比,由软硬段构成的聚氨酯在制备聚氨酯油墨领域中具有很大的潜力。基于官能化的聚氨酯对颜料具有强亲和力,改善了颜料的分散稳定性和润湿性能。水性聚氨酯作为油墨连接料存在干燥速率较低的问题。紫外光固化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改善其干燥速率的方法。采用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为原料,制备了UV固化油墨,通过增大连接料的浓度提高油墨的附着牢度。在实际应用中,丙烯酸封端的聚氨酯进行光固化时的交联点较少,固化效果较差。为了改进固化效果,在聚氨酯预聚物的主链中引入含双键的端羟基聚丁二烯,利用紫外光引发自由基聚合,能提高表面固化效果。另外,HTPB不仅具有优异的水解稳定性、低温柔韧性及高固含等特性,而且非极性的HTPB能够解决水性聚氨酯油墨在低极性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上附着力较差的问题。

关键词:HTPBUV固化水性聚氨酯油墨

引言

水性聚氨酯(WPU)是一种以水为分散体系的聚氨酯。水作为分散介质避免了化学溶剂为分散介质时造成的环境污染,具有环保无毒、节能、安全和透气性好等优点。水性聚氨酯在皮革加工、纺织印染、造纸业、涂料、胶黏剂等方面都有应用。然而,水性聚氨酯由于自身结构原因,导致耐水性差,因此对其进行改性,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

1水性聚氨酯材料的发展

水性聚氨酯材料是指将水代替传统溶剂聚氨酯中的有机溶剂,利用水来进行聚氨酯分散的一种材料,因而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着无污染、相容性较好以及安全性较高的特点。水性聚氨酯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发展历史,该种材料的迅速发展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左右,一开始在国外部分发达国家大批量生产应用;在国内,该种材料是在产品低污染性发展后得到广泛应用。比如说合成革行业中应用聚氨酯材料做表面涂层,最开始普遍应用溶剂型聚氨酯,但随着环境保护力度加大,水性聚氨酯的替代性应用成为合成革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当前,人们对产品需求的提升,水性聚氨酯的研发和优化也在不断进行,其也会在各领域当中得到良好应用。

2实验部分

2.1主要原料

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Mn=3150):工业级,淄博齐龙化工有限公司;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工业级,Bayer公司;聚氧化丙烯二醇(PPG,Mn=1000)、二羟甲基丙酸(DMPA):工业级,绍兴亿宏化工有限公司;1,4-丁二醇(BDO)、丙酮(AC)、2-羟基-2-甲基苯丙酮、乙酸乙酯:分析纯,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三乙胺(TEA),辛酸亚锡(T9)、二月桂酸二丁基锡(T12):分析纯,上海宁新化工试剂厂;润湿剂(BYK-333)、消泡剂(BY):工业级,上海凯茵化工有限公司。

2.2仪器与设备

激光粒度仪,Mastersizer2000,英国马尔文公司;旋转流变仪,MCR302,乳液流奥地利安东帕公司;红外光谱仪(FTIR),NicoletIS50,美国赛默飞尼高力仪器公司;万能试验机,UTM5504,深圳三思试验设备有限公司;邵氏硬度计,XY-1,上海化工机械四厂;接触角测定仪,JGW-360A,承德科承试验机有限公司;热重分析仪(TG),Q500,美国TA公司;高速离心机,TGL20M,湖南湘立有限公司。

2.3试样制备

2.3.1水性聚氨酯的合成

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温度计的反应器中,用乙酸乙酯溶解已干燥的HTPB与IPDI并且混合均匀,加入T12,升温到90℃,恒温1h后进行降温,将真空脱水后的PPG-1000加入反应器,缓慢升温到90℃,恒温3h后降温,加入DMPA以及小分子扩链剂BDO,并加入适量的AC,在80℃下1h后,加入T9、T12以及适量AC调节黏度,催化反应4h,降温转移至乳化桶。加入TEA后乳化后,脱除AC,获得水性聚氨酯乳液。调节NCO/OH比值分别为2.6、3、4,当HTPB占软段摩尔分数分别为0、5%、10%、15%及20%时制备得到的水性聚氨酯编号为WPUA0~4、WPUB0~4、WPUC0~4。

2.3.2性能测试及表征

乳液稳定性测试:采用离心机法测定[14],在室温条件下,转速为3000r/min,离心15min后观察离心管乳液是否出现沉淀,若没有沉淀,说明乳液具有6个月的贮存稳定性。乳液粒度测试:测试范围0.02~2000μm,乳液稀释分散于去离子水中进行测试。FTIR分析:测试范围为500~4000cm-1。力学性能测试:按GB/T1040.3—2006进行测试,试样哑铃状,拉伸速度为100mm/min。硬度测试:按GB/T2411—2008进行测试。相隔6mm测量5个硬度值,求平均值。吸水率测试:按GB/T1733—1993进行测定,将胶膜裁成2cm×2cm样品,在25℃、48h条件下,将其完全浸入去离子水,称量浸入前后质量变化,计算吸水率。接触角测试:按GB/T30693—2014进行测定。TG测试:N2气氛,升温速率为15℃/min,温度范围为35~550℃。

3结果与讨论

3.1水性聚氨酯

180°剥离强度剥离强度指被粘接件受损时,单位宽度的最大剥离力。剥离破坏可分为粘附破坏、被粘物破坏和内聚破坏。WPUA0、WPUB0、WPUC0及NCO/OH比值的变化对剥离强度影响较小,由于软段在仅含有PGG-1000时,水性聚氨酯的极性较大与极性较低的BOPP薄膜的附着力较差。随着HTPB含量增加,聚氨酯乳液剥离强度逐渐增大。由吸附理论可知,含有极性氨基甲酸酯键和醚键的聚氨酯链段中非极性HTPB的含量的增加,分子链相对极性基团密度减小,与BOPP薄膜的极性参数一致度提高,相容性较好,使剥离强度增大。随着NCO/OH比值增大,乳液剥离强度减小。这是由于,随NCO/OH比值增大,硬段间内聚能增大,软硬段间相互作用减弱,使剥离强度减小。当NCO/OH为2.6、HTPB为20%时,剥离强度为16.63N。

3.2乳液黏度

PDSF含量对水性聚氨酯黏度的影响改性剂PDSF的加入使水性聚氨酯乳液的黏度减小。但随着改性剂PDSF含量的不断增大,乳液的黏度随之增大。未改性WPU乳液的黏度为54.8mPa·s,PDSF改性WPU乳液的黏度小于纯WPU。这是因为WPU主链上含有PDSF引入的Si—O—Si结构,分子链柔性好,分子链运动阻力变小,黏度降低。但随着PDSF含量的增加,WPU分子质量提高,分子链运动阻力大,乳液体系黏度增加。

结束语

HTPB和PPG为多元醇,按照HTPB含量(占多元醇)的0、5%、10%、15%以及20%制备水性聚氨酯。随着HTPB含量的增加,乳液粒径呈逐渐增大的趋势。进一步研究当NCO/OH分别为2.6、3、4时,乳液在BOPP薄膜上的180°剥离强度,实验结果表明,当NCO/OH为2.6时,乳液在低极性的塑料薄膜具有较好的附着力。

参考文献

[1]赵小亮,王博.氟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性能[J].印染,2022,48(10):47-50.

[2]赵小亮,高怡安,陈海江.UV固化含氟聚硅氧烷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塑料科技,2022,50(09):54-57.

[3]鲍广明.水性聚氨酯在合成革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化工研究,2022(18):105-107.

[4]邓孙艳,李鋆,黄毅萍,鲍俊杰,许戈文,熊潜生.HTPB改性UV固化水性聚氨酯油墨的合成[J].塑料,2022,51(04):66-7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