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的现实问题与改进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的现实问题与改进策略

刘英

长沙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幼儿园 湖南省 长沙市410005

摘要:幼儿园教育是影响儿童未来的学习与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前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幼儿园的课程教学中运用游戏的方式,既可以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又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策略;问题

前言:幼儿园的幼儿因为年纪较小,性格比较活跃,游戏是他们最喜爱的一项运动。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游戏化教学更能满足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要,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应用,能有效地保障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幼儿园作为整个教育过程的初级阶段,是小学教育的基础,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铺垫。幼儿园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可以把游戏和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游戏化的教学模式应符合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并根据现实的教学条件,进行创造性的、优化的教学活动。

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问题

(一)缺少合理有效的引导

幼儿的认知结构、年龄特征对其学习水平和表现力有直接的影响,而幼儿的智力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在游戏与学习中应注意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指导,同时要注意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缺乏对幼儿活动的正确、有效的指导,致使其教学效果不理想。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要,教学速度不能适应儿童的发展,也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这就违背了学前教育的教学理念。

(二)缺乏多元化教学方式

幼儿的生活经验较少,心理素质较差,幼儿早期教育活动多以游戏、讲故事等形式进行。但在实践中,教师没有及时地进行教学改革。同时,父母也期望孩子们在学校学习更多的知识,从而妨碍了游戏教学的开展。尽管父母和学校的出发点都是对的,但在这样的环境下,教育方法却不能完全适应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三)难以实现游戏化教学的价值

目前,许多幼儿园都开始逐渐将游戏化教学的方式引入到日常课程教学中来,但由于其教学效果不佳,造成了游戏化教学的形式主义。比如:幼儿教师在游戏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相矛盾,缺少有效的情景支持,对游戏与生活、教学内容的联系也不够充分,从而使其教育价值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的策略

(一)加强对游戏化教学的引导

在游戏化教学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要加深自己的引导性,协助教学游戏的进行。从某种意义上讲,重视角色的转变,可以灵活地改变身份,引导教学游戏的进行。教师是游戏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幼儿解释游戏的规则和具体的游戏方式。儿幼儿的认知结构和年龄特征直接关系到儿童的学习水平和表现能力。在教学游戏活动中,当幼儿遇到困难时,老师要注意引导和激励,并通过聆听他们的思想来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无论教师在教学游戏中的角色是什么,都要有一颗包容的心,在幼儿早期教育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到幼儿个体的差异,要做到因材施教,要注重教学的针对性和效果。通过反复的实验,可以培养孩子们对知识的感性认知,提高他们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使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二)丰富游戏教学的内容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学目标融入到游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到知识。不同的游戏应具有不同的主题、不同的组织方式,幼儿园老师要对每个主题进行细致的规划,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幼儿在游戏中的体验和参与。此外,老师还可以在幼儿熟悉了游戏规则后,对其进行更深入的要求,例如老师可以让幼儿在课堂上自行制作下一次活动所需的剪纸,也可以请父母帮忙,这样不但可以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而且可以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帮助他人的良好品质,增加与朋友、家长之间的交流和玩耍的时间。如果能在将来的人生中应用这些技能,对他们将来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在进行游戏教学时,老师也可以利用自己所积累的游戏体验,来设计、表达自己所要传达的主题,这种方式要比单纯地传授要有意义得多,而且会让学生对游戏的理解更加深刻。在游戏中,老师要让学生反思自己为何要去玩,要让他们去思考怎样才能更好的融入到这个游戏中去。

(三)根据幼儿身心规律设计游戏

在进行日常的游戏教学时,要遵循幼儿发展的本能和天性,并要注意观察幼儿的差异,并根据其特点,制定相应的游戏活动,既要统筹考虑,又要因材施教。在设计游戏时,要充分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观点,尊重幼儿个体发展的规律,鼓励他们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勇于尝试,挖掘每个幼儿的潜力。比如在玩游戏的时候,有些幼儿的协调性比较差,那么老师就应该充当向导,鼓励他们克服困难,让他们有足够的耐心来培养他们的自信。而对于一些幼儿来说,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都比较好,那么老师就应该鼓励他们去考虑是否还有更好的方法去完成他们的任务,或是让他们去尝试更高难度的游戏。这样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也可以让他们获得更大的成功。同时,老师还要注重对幼儿的激励,从每个幼儿身上发现闪光点,并积极地引导他们互相激励、互相帮助、积极地学习。

(四)融合传统文化进行游戏化教学

幼儿的现实生活中包含丰富的教育知识,因此,要从幼儿的生活中发掘出丰富的教育资源,使其更好地发挥其功能。而幼儿的个性和发育与周围的环境密不可分,所以,幼儿教师要了解其家庭生活环境,掌握他们的成长环境,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的成长。比如家里是否有兄弟姐妹,家庭是否溺爱,导致其自我意识和占有欲过强,不懂得照顾他人等等。而在游戏化教学中就可以融入传统文化,比如孔融让梨的故事,通过角色扮演的情景教学,培养幼儿谦让、相互帮助的美好品德。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深度挖掘,将其融入到教学之中,一方面可以丰富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课堂游戏的趣味性,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有效渗透。

三、结束语

总之,通过游戏教学可以来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提高他们对课程的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认识规律,组织不同形式的课堂游戏,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全面的锻炼,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在游戏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丰富内容,根据幼儿身心设计游戏,融合传统文化等方式,加强对游戏化教学的探究,使二者达到有机结合,从而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方生桃.浅探幼儿园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策略的运用[J].学周刊,2021(31):179-180.

[2]朱立新.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现实困境与破解策略[J].教育观察,2021,10(32):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