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论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王碧云

吴川市张炎纪念中学   广东省 湛江市   524568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又要注重学生知识面的拓展,从而使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将丰富教学手段运用到语文课堂中,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环境,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内容,拓展学生知识面。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扩展学生知识面;路径探析

引言:拓宽学生知识面,有助于他们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知识渗透,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活动中所需要的新知识,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得感性认识,再通过分析比较等思维方法去探索规律,从而达到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一、开展多样化阅读,举办阅读主题活动

如何做好多样化的阅读指导,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应该充满活力与乐趣,不应只是千篇一律的照本宣读。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避免“填鸭式”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兴趣。可以采用朗读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朗读作为第一步,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标准的朗读,第二督促学生练习好吐字和发音,让其朗读朝着更加规范化的方向发展[1]。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看待问题,体会作者创作时的心境。除此之外,教师更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开展读书活动,让学生能喜欢上阅读。教师可以定期举办一些阅读活动,鼓励班级的学生积极参与,在班中布置阅读角,让学生将自己已经阅读过的经典书籍拿到教室,放在阅读角借阅他人 。教师要定期更换阅读角的书籍,这样既能保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也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从更多书籍中汲取知识。开展一次“小小阅读活动”,提前一周让学生进行准备,可以阅读自己最喜欢的书籍,也可以阅读教材中的文章,阅读完每位学生写一份读书报告,在“小小阅读活动”上与老师和其他同学分享心得。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也能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其语文核心素养。

二、开展探究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开展探究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来实现对文本的解读。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并结合具体情境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不断提升初中生语文能力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技能。探究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学生内在潜力,鼓励他们进行自我探索与创新,从而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习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例如,在《济南的冬天》一课中,教师可以用音影结合的方式为学生呈现济南冬天的美景。让学生在观看时带着问题深入思考。看完相关视频后,教师可以创设问题,如:“看完济南的冬天,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请认真思考,济南的冬天都有哪些特点?”当教师抛出问题后,很多学生开始认真思考,纷纷回答自己观察到济南冬天的相关信息。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能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深入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切身感受到济南冬日的美好,无形中增强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学生能转变被动学习态度,主动投入到课堂活动中。

三、利用混合式学习法,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初中生而言,只有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才能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和水平[2]。如果教师不能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学生的参与权和话语权就无法得到保障。语文课堂也较为单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三分钟热度等情况。这对于学习极其不利,更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混合式教育的模式下,学生能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例如,《藤野先生》一课中,其中涉及时代背景,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当时社会的短片,让学生了解到作者的创作背景。观看完视频后,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教师可以创设不同问题,邀请学生回答如:“读完课文后,你认为藤野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在你的人生中,有没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老师?”这时,学生们根据教师的问题积极回答,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如此便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其思维,在未来进行相关学习时能做到举一反三。

四、利用教材激发学生写作灵感

之所以很多初中学生认为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难点,是因为很多学生不会分析材料,在看到材料时,不具备把握重点的能力。因此,诸多学生在写作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困难,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加强学生的基础能力,利用好教材激发学生写作灵感。在这一阶段,教师应做好课堂内外的结合,尽量将教材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拓宽其知识面[3]。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背影》一课中,在讲解完课文大致内容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总结朱自清在背景的写作中运用到了哪些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以《背影》为题材,写出你与家人之间发生的事。当学生拿到该题目后,会第一时间进行思考,朱自清的《背影》主要采用叙述方式,达到再现实景的艺术效果。“背影”作为本文的中心,是父子深厚情感的象征。学生了解到本文主旨后,根据中心思想,写出自己与家人之间印象深刻的故事。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全面剖析,从而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拓宽学生语文知识面,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创设情境,引发情感共鸣、巧设悬念,激趣引思、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创新意识、鼓励质疑,发展思维想象、联系实际生活,体验成功喜悦等方法来增强教学效果。语文教师应不断加强创新,不能只是一味地传授知识,应该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索未知。在学习中感受到语文的乐趣与魅力,从多方面增强其综合能力,拓宽自身视野及知识面。

参考文献:

[1]张世猛.刍议课外阅读与拓展训练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措施[J].考试周刊,2021(07):41-42.

[2]何伟.国学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整合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0):151.

[3]蔺润珍.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浅析初中语文创新教学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1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