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临床护理方式运用到ICU气管插管患者护理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把临床护理方式运用到ICU气管插管患者护理中

陈秀萍

浙江萧山医院  311201

摘要:该文的主要任务就是分析临床护理方式在ICU气管插管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来我院ICU的气管插管患者30例进行分析,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把其分成两类,I类和II类患者均有15例患者。前者采用常见护理模式,后者采用临床护理方式,然后对比两类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实践、护理工作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II类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都比I类患者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I类患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I类患者,差异明显(P<0.05)。最终得出结论:采用临床护理干预能缩短ICU气管插管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临床护理干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ICU;护理满意度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是针对医院的危重患者进行统一检测、加强治疗的特殊病房,救治成功率相对较高。气管插管能保障患者的气道顺畅、正常通气、防止误吸等,关系到ICU心肺复苏和呼吸功能障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但是,气管插管会给患者的身体造成较大的损伤,导致各类并发症,如果不能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就会影响后续的治疗效果。提升气管插管的护理质量非常关键,临床护理路径主要是结合诊断结果、疾病、手术情况制定的科学合理化、程序化的护理方式,结合临床需求开展临床治疗护理工作,能有效降低医疗成本,提升护理工作成效。下面该文主要阐述了ICU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运用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来我的ICU气管插管患者30例进行分析,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类,I类和II类患者均有15例,所有患者都符合准入标准。纳入条件:ICU病情严重患者;有机械通气指征;行气管插管;无相关治疗禁忌或药物过敏;本研究经医院伦理会批准同意。两类患者的基础疾病状况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类患者的基础疾病状况

类别

创伤外科

脊髓损伤

心血管内科

呼吸内科

脑卒中

胰腺炎

I类

3例

2例

4例

2例

3例

1例

II类

4例

1例

3例

3例

3例

1例

1.2临床护理干预

所有的患者都是由专业的重症监护护理人员负责护理,I类患者采用常见的护理方式,护理人员需要认真落实好患者的病情评估、基本治疗护理、气管插管物品的准备、机械通气监测等工作。II类患者采取临床护理干预方式,具体操作如下:其一,重症监护室负责创建针对性的ICU临床护理团队,结合呼吸道临床护理需求、ICU安全质量目标和患者的安全目标手册,根据预期的机械通气时间,并结合临床实践过程制订护理路径表相关内容。其二,气管插管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护理人员应认真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常规、营养情况等,结合患者的病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指导患者管控好自己的情绪。提前准备好相关治疗、护理设备,为后续的工作奠定基础。其三,插管配合护理。护理人员结合患者需要选用镇静剂,帮助患者摆放好体位,医生进行插管时需要从旁协助,及时连接呼吸机,控制好气囊压。其四,机械通气中的护理干预。在机械通气中,护理人员需要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面色变化,还要如实记录好患者的血气指标、尿管液体颜色和液体量。每天都要对患者进行口腔、皮肤的护理;采取正确的方式吸痰,及时做好雾化处理,确保操作的无菌化,降低感染发生率;固定好导管,尽量不要出现导管的脱落或移位等问题,督促患者积极配合护理工作。其五,拔管后的护理干预。拔管后,护理人员应辅助患者翻身,指导患者自主咳痰,需要时可以进行适当雾化,确保呼吸道的顺畅。拔管四小时后可以适当饮水,指导患者尽量放慢速度饮水,避免呛咳、误吸。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类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2)并发症发生率:如实记录好两类患者的应激性溃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腹胀并发症发生情况。(3)护理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表评价护理满意度,包括护理服务态度、护理质量、健康宣教、护理技能等,总分100分,90分及以上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满意、50~69分为一般、50分以下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类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对比

II类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 住院时间明显比I类患者更少,且差别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类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II类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9%)明显比I类患者(35%)低,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类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II类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明显比I类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类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类别

非常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

I类

5

3

3

4

73.3%

II类

8

6

1

0

100.0%

3讨论

临床护理干预主要是结合诊断、疾病、手术等制定的高效、程序化的治疗护理方式,这种护理方式能从根本上降低医疗成本、提升护理服务水平,还能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最近几年,临床护理路径被广泛运用到各项护理工作中,结合循证医学提升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让护理人员更有目的性的开展护理工作,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纰漏,提升护理工作成效。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是ICU中重要的呼吸辅助急救治疗技术,但气管插管对患者气道有较大的伤害,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可引发各种并发症,从而对其治疗效果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过程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至关重要。本研究结合ICU气管插管工作实践,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制订了以预期7d为机械通气时间的纵轴,以气管插管综合护理抢救程序、气道护理、机械通气、基础护理以及护理质量评价等为横轴的临床护理路径,结果显示,II类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I类,说明临床护理路径可缩短气管插管患者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缩短ICU气管插管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任清. 重症监护室患者床边气管插管临床抢救护理应用效果[J]. 现代护理医学杂志,2022,1(2).

[2]常利霞,朱利玮,张淑瑜.ICU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耐药菌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22,28(08):1156-1159.

[3]蒋文萍,周月萍,马勤.重症监护室内气管插管患者接受心理护理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022,17(15):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