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基地+”研培模式是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利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学科基地+”研培模式是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利器

赵春静     

鸡东县教师进修学校      158299                                                                                                                                                                                                                                        

  “学科骨干基地+”研培模式是顺应形势、以激活教师成长内驱力为意向、以整合资源为手段的多元化、体系化的混合研培模式。它依据学科骨干基地建设为平台,以规范并提高学科基地校本教研实效为目的,以解决学科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是在县域整体统筹下的具有规划性、阶段性、层次性、针对性、引领性的研培模式。旨在通过促生各校主题校本教研、主题区域教研和学科专家团队的壮大发展,并借助网络平台、课题研究、专家引领等研培资源,通过四级(县、盟区、校、组)学科骨干团队专题研修来带动全体学科教师的自觉研修,以此形成常态高效的校本教研和学科专家团队的体系化混合研培模式。进而壮大名优教师团队,使名优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在研修的实践中共同快速成长。

理论依据源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第19条明确指出:“要发挥教研支撑作用,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教研工作,理顺教研管理体系,完善国家、省、市、县、校教研体系.....建立专兼结合的教研队伍,省、市、县三级教研机构应配齐所有学科专职教研员,完善区域教研、校本教研、网络教研”。为此,我们把实验实施的着眼点定在挖掘研培资源、整合研培资源、优化研培资源上,使全县的研培资源形成体系化的研培聚力!形成了三大聚力支撑:理念的聚力支撑,体系构建的聚力支撑和策略的聚力支撑。

一、理念的聚力支撑。在对教师进行“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新课标”“心理健康”“师德修养”等培训的同时,每年都选送教研员和学科骨干到外地参观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如去上海杨思中学、杜郎口、深圳龙岗进修学校学习等。

二、体系的聚力支撑:“学科骨干基地+”研培模式,旨在通过教师在“+成长需求元素”的体系化、阶梯化的研培实践活动中发展其专业能力。因此,我们着力构建了:

1.阶梯教研体系——“学科骨干基地+阶梯教研体系”。确立了以“构建生本化课堂”为主题,以问题为导向的主题教研体系共计三个。(1)以基地校骨干为核心的县域学科教研体系,小学的语文数学、中学语文、化学三个直接由教师进修学校牵引的县、校、学科组三级联动学科教研体系,意在以点代面,带动学校所有学科校本教研的开展(2)组建了六个盟区区域教研体系——盟区的教研工作是由县统筹,盟区因地制宜,自主定题,自主规划、自主开展。每两年一次盟区交流会,2019年10月,全县举行了盟区教研展示会活动。(3)成立由教研员牵引的县学科骨干研修团队。教师进修学校负责调研问题、分类分析,策略指导,统筹引导三个体系明确各自的教研主题、针对的问题,阶段性任务和具体规划,以解决教师实际教学中的典型问题为突口,分类、分层、分期开展主题教研。

2.研究体系——“学科骨干基地+研究体系”。(1)成立学科专家和骨干团队课题研究组——针对同学科的典型问题实施分人负责分题研究策略。基地骨干教师在参与校本教研的同时,依据校本研修计划,制定个人研修成长计划,并根据同学科教研所针对的问题,确立自我研究的科研问题,进行研究。(2)小组同题网络教究。实施学科同题分组小班化兴趣同题研究体系。就是将县同学科教师面对不同的问题,划分若干小组,同问题分为同一研修小组,借助基地校和盟区,利用QQ群和微信群,定期分题进行线上论坛、经验分享等,并在基地校进行同题研修跟岗实践,让教师在解决问题的研修实践中快速成长。小班化同题研修小组活动灵活,在基地能及时跟岗实践,培训有落地生根。2016—2018年国培计划送教下乡期间,学科基地校出色完成了国培送教下乡跟岗实践任务。基地校的教师针对学员的教学困惑突出问题,为他们上示范引领课,并针对问题给予专题讲座的理论指导。受到学员的高度赞扬。

3团队支撑体系——“学科骨干基地+团队支撑体系”。团队支撑体系。组建了班主任培训专家团队8人、本土学科专家研修团队、教学精英示范团队、校长培训团队,共计四个,负责示范引领评价督导。

4.网络平台支持体系——“学科骨干基地+网络平台”。整合我县网络资源,形成了18个QQ群,37个微信群,形成网络教研支持群;2018年,建设了奥鹏网络校本教研管理平台。各校全体教师(含进修学校)登录奥鹏网络校本教研管理平台,将平时受时空及资源制约的校本教研及管理搬到线上,实施线上线下结合式教研。平台对校本教研的指导、监督、评估以及激励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利用平台管理校本教研,时效性和可视性强,资源整合好,教研留痕又节省开资。

5、策略聚力支撑——“学科骨干基地+策略聚力支撑体系”。(1)系统策略。教育家魏书生说:“科学化的管理方法,就是建立三大系统,计划系统,监督系统,总结反馈系统”。“学科骨干基地+”研培模式是在县统筹下,加入了梯队似的同题研修团队和网络教研与平台管理,所以有上下协调的计划系统、监督评价系统和反馈系统。特别是奥鹏网路校本教研平台管理,大大促进了我县各校的校本教研的时效性和可视性,更提升了学科基地校校本教研的示范引领作用。(2)双题策略:主题挈领,问题导向。(3)化整为零,可能突破的策略——小问题入手,研究我们可研究的问题,解决我们可能解决的问题。

实施“学科骨干基地+”研培模式,让我们尝到了教师培训的甜头:在该模式的催生下,我县形成了本土学科专家团队4个(中小学语文、数学各两个),班主任培训专家团队一个,在县2019年县级卓越教师和精英教师的评选中第四中学周忠青、任志存、第四小学的张琴、新华学校的李晶等名列前茅,评选上的卓越、精英教师共30名,基地校的教师几乎占一半,特别是基地校的许多青年教师在研培实践中迅速成长起来,有的仅仅参加工作五年(如新华学校的迟毓慧老师)就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多人多次在市级课堂教学大赛中获奖。新华学校31岁的迟慧在今年8月省里举行的班主任教育活动设计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两轮国培计划送教下乡任务中,学科基地校出色地完成学员的跟岗实践任务,赢得了领导高度好评。特别是学科骨干基地校示范引领了全县各校的校本教研。

 “学科骨干基地+”的研培正在路上,今后我们依然会持守我们的愿景:做有智慧的研培——汲明哲之泉,滋润乡村教育芬芳满园,做有力量的研培——汇涓涓细流,宣响乡村教育的欢歌,做有愿景的研培——集真理之光,璀璨教育星空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