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该如何创新设计语文作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教师应该如何创新设计语文作业

李琼珊 

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第二中学校

摘要:初中语文作业不只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补充,更是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作业设计配合课堂教学内容,能够进一步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成果,推动学生语文认知能力、情感感受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在当前新的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应该以学生综合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培养为方向,改进、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从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入手,强化初中语文教学的探究性、活动性和实践性,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并改善学生的语文学科学习情况。

一、设计实践型作业,丰富作业样式

现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对于初中教师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的同时,也需要重点注意实践。通过实践课程的学习,初中学生不但可以加强动手能力,同时有利于提高思维的开阔性。在实践课程中,科学教师可以有效的将科学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科学知识,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增加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不再成为一件枯燥的事情。通过实践课程的学习,有效的让学生增加科学知识。随后在布置作业时,选择实践性作业,丰富作业样式,更容易增加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例如,在针对《社戏》这篇课文进行布置作业时,该篇课文是属于短篇小说形式,是作者鲁迅在1922年进行创作。文章背景主要以作者的视角进行描写,教师可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出问题,为学生设计实践性作业:"文章中的描写视角是什么?"或者是"文章中描写了几次看戏的经历,每次看戏都有什么特点"等等。通过讨论后可以知道,作者在描写文章的同时内心情感较为丰富,字里行间,凸显的是农家少年的淳朴、热情、善良以及无私等等。教师在针对课后作业布置的时候,引导学生进行课下查找,可以结合《野草》《朝花夕拾》等,将这三种风格不同的作品放在一起分析,纵向引导学生了解鲁迅的写作风格。再者可以向学生展示其他的作家对于看戏过程的描写,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横向对比,通过了解不同角度对于看戏的描写,从而加深对于"社戏"这个主题的定位。

二、初中语文语言类作业设计新方法

对于语文这一学科而言,口语交际的学习与能力提升是非常关键的。教师应当努力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够得以增长。然而就目前的现实情况而言,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其原因很多,但结果是这对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成长形成了很大的掣肘。而语言类作业就是着眼于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科的语言性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发展和表达能力,强化语文学科的交际作用。具体来说,常见的语言类作业有这样几种:

一是朗读与背诵。在大多数情况下,模仿都是一种重要且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朗读、背诵能够快速完成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在朗读、背诵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速、发音、连贯性以及语感。朗读背诵作业通常先从课本入手,但背诵课文要尽量避免大规模的全文背诵,除了重要的几篇文章,教师要能够从其他文章中筛选出重点段落背诵,保证学生的背诵任务量在学生的记忆能力之内。除了课本,一些优秀课外读物也是不错的朗诵、背诵对象,通过朗读、背诵优秀课外读物,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朗读、背诵兴趣。同时,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定期组织朗读、背诵比赛,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二是故事创作。初中语文教材的编纂,重视文本内容的全面性与趣味性,其中有大量的寓言、童话和传奇故事,这些文章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和巨大的思维发散空间,在进行课本内容的讲解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即兴故事创作,对文章内容进行改编、续写。如童话《皇帝的新衣》中骗子的结局、孩子的话引发的后果;《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等都具有很大的二次创作空间。通过即兴的故事创作,既能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同时又能够进一步的检验、强化学生对语文素材的积累与应用能力。

三、引导学生主动完成作业,因材施教设计分层作业

在以往的初中语文作业完成过程中,大多是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教师始终是执行指令的主要角色,学生没有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因此,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地调整,使他们能够自主地进行学习,从而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例如,自主习惯,做作业是一种正式、规范、严肃的学习方式,要有一定的规范,要有固定的时间来完成家庭作业,完成前要先复习,然后再去做,养成做作业的规范流程;自主完成,学生做作业时,要尽量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力和自律能力,提高他们的记忆力和思考能力。教师还要对作业的数量进行适当的控制,以防止学生的超负荷工作;自主评价,在完成作业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检查,或与同学进行交流,对作业的正误作出判断和推理,使学生能够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出正确的评估;自主修改,教师在检查作业时,如果发现了一个学生的错别字,可以先画出错误,让学生自己去纠正,这样可以加强学生的认真态度,让其对自己负责。

每名学生的情况不相同,教师要注重发展学生特长,设计多形式、多层次、多梯度的作业,让每名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最终获得轻松、愉悦的学习体验。对于优等生和中等生,教师可以给他们布置合适的作业量,既能巩固知识掌握,又能提升学习能力。对于学困生可以选择做基础作业内容,如生字、词和背诵课文等,以巩固自身基础知识。

总之,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引发语文教学的巨大变化。而初中语文作业则需要担负起相应的责任,以丰富、多元化的内容来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在这一过程中,作业的设计应当符合初中生的特点,并能够有效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把学生作为教学的绝对中心看待,将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从课堂拓展到更大的范围内,让学生的语文知识体系与综合能力不断得到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 岩.关汪差异 乐在其中—利用分层设计优化小学语文作业[J].科技信息,2013(6).

[2]张桂华.初中语文作业分层设计浅析[J].科教导刊,2019(7)

[3]王玉琴.小学语文分层作业设计的研究与实践[J].学周刊,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