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林业育苗技术与造林方法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7
/ 2

现代林业育苗技术与造林方法探析

刘景杰2,孟兆全1蔡洪哲3刘淑萍3,王进祥4,李强4张德伟3

1巴林左旗林东镇人民政府   2巴林左旗林业和草原局  3巴林左旗乌兰坝林场  4巴林左旗林东林场

摘要:社会的发展,需要大批的优良木材。无论在建设方面或者工业方面,高品质的树木都可以使相关的建设工作和生产的品质得以进一步提高。所以,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开展森林优良树苗栽培,并采取相应的造林技术措施,可为森林的发展与壮大创造优越的技术平台,发扬现代化森林栽培科学技术,将我国的森林培育与管理质量提升一个崭新的台阶。

关键词:林业;育苗技术;造林方法

1 林业育苗的发展现状

目前林业育苗技术主要是通过精心选择质量优良的林木种子,经过浸泡、风干含水量、粒选等一整套的加工程序,选出最适合质量标准的、品质优异的种子,并加以灭菌处理。在灭菌的处理过程中,把林木种内产生的虫卵、细菌等全部杀灭,然后再置于比较阴凉的地点,进行播种前的催熟处理。

2 林业育苗技术关键点

2.1 选择良好的育苗环境

在实际的林业造林工程中,育苗工作是基础工作也是重要的工作之一,育苗技术的好坏影响着植物今后的生长效果。在苗木生长的过程中,应当选择良好的生长环境,保证苗木的存活率,其中苗木生长的土壤环境对苗木的正常生长效果有重要意义。要加强苗木生长的土地质量,保证土壤的环境良好,并保证树苗生长的光照因素、水利因素等良好把控,保证树苗生长的土壤肥沃,各项营养元素充足,为植物良好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对于不能满足植物生长需求的环境避免植物的种植,例如一些土地贫瘠、光照较差、干旱缺水的地区应当及时避免育苗工作,并选择合理的场地进行育苗。

2.2 加强整地技术

整地技术也是林业育苗中重要的工作任务之一,在播种之前需要对土地进行整治,并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相关整地工作。对于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应当有不同的整地方式,对降水量较少的地区应当保证整地效果,加强耕地深度,并保证土地拥有良好的水资源,满足土壤的湿度,为植物提供充分的水分,保证植物生长质量。对于季节的变化应当有不同的处理措施,保证在合适的季节进行整地,防止土壤发生冻胀现象,并保证在秋天进行耕地工作,防止在冬季由于下雪对工作造成阻碍,并为春天的种植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同时保证种子的质量符合种植要求,对种子采取科学的处理方式,提升种子的出芽率。

2.3 良好的供水管理

良好的供水管理是提升育苗质量的重要保证,在每年的一定时期,7月至9月时,天气温度较高,苗木生长迅速,需要对苗木进行及时浇水处理,保证苗木生长时的水分充足,加快苗木的生长速度。如果没有加强对苗木的供水管理,苗木会由于温度较高,水分发挥较快,从而使得苗木产生缺水现象,导致苗木干枯,严重缺水时会使苗木产生死亡。因此,应当加强对天气的关注,保证在炎热的天气提升植物的浇灌量,并在降雨量较大的时期减少对苗木的浇灌量,并进行做好排水工作,防止雨水积攒对苗木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产生涝害,降低苗木的存活率,保证苗木的根系完整。

2.4 病虫害的防治

在林业育苗工作中,最重要的技术项目之一还有植物的病虫害的防治,对植物的生长产生良好的效果。在育苗过程中,由于植物的生长时期很长,在实际生活过程中会由于种种原因会引发众多病虫害的侵袭,影响植物的生长效果。因此在育苗工作中应当加强对植物生长情况的观察,及时发现树苗病虫害发生现象,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与治理,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原则,将病虫害的问题有效预防。针对不同的病害以及虫害进行相关处理,采取农药喷洒的方法,将病虫害问题良好解决,将害虫及时消除,保证植物的良好生长。并对已经产生损伤的植物进行处理,防止损伤部分面积进一步扩大。

3林业造林技术

各地区气候特点各不相同,工作人员应结合区域土壤与气候等因素,科学选择造林方法,保证造林效果。

3.1 栽苗造林法

栽苗造林的关键在于选择质量较好的苗木,尤其保证良好的根系环境,期间应定期做好灌溉与追肥工作,为苗木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与养分。且还应根据环境特点,做好水分保持工作,在最大化利用种子的基础上,为苗木提供均衡的生长环境,通过外部人工保护,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3.2 分殖造林法

对于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的区域,可以综合选择分殖造林技术,再利用废弃森林中的原材料。实际造林期间,工作人员应加工处理干枯树木的根系、树干、树叶等,清理干净地面,为植树造林提供良好环境。此种方法不但可以降低造林成本,且生长出的幼苗不易受病虫害侵害,生长更为旺盛。同时,此种造林方法下,无需进行过多的人工干预,树木可以实现自由生长。虽然分殖造林优势较多,但适合此种方法的区域较少,土质稀疏的土壤不可使用此方法,以免增大人工成本,降低造林质量。由此,分殖造林适合于杨树、松树、柳树等适合营养繁殖的树种。

3.3 插条造林法

插条造林对外界温度环境的要求较高,为了保证出苗效果,一般在春秋季节播种,尤其在春节前后几天,气温回升,土壤即将解冻,此时最适合采用插条造林法。秋季时,土壤即将成冻的几天内,属于最佳的插条时间。工作人员应选择1年~2年树龄的苗木,枝干粗细保持在1.5cm~2.0cm,去掉多余树枝后,插穗的长度保持在30cm~40cm,在插入土壤时应提前确定植株之间的距离,并事先处理土壤,创造满足适宜插条的环境条件。完成插条后,还应用脚踩实苗木周围的土壤,并检查土壤湿度,若湿润度较低时,应在表面覆土,或者使用垄作法增加土壤含水量。垄作法主要指的是在成垄后灌溉,并覆盖塑料薄膜,以长时间保持土壤水分,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4 树木养护管理技术

4.1 养护管理作业

4.1.1 浇水管理

苗木成活期要尤其注意避免干旱,及时浇水。后期到速生期之后,浇水管理就轻松很多,树木已经大致定型,只需要考虑种植地不干旱即可。

4.1.2 施肥管理

通常来说,育苗时期要进行施肥,藏肥力于土壤中。施底肥的时候要注意,少量不能多量,避免苗木郁结烧根;后期施加追肥,林木为多少年生植物,要求多次施肥,可采用沟施法,绿肥及农作物秸秆等也是很好的自然肥料。

4.1.3 病虫害管理

针对不同树种引发的病虫害,以及发病特定时期要做好防护,及时检查是否存在病虫害侵入现象,如发生要立刻处理,而日常也需多做预防。

4.1.4 修剪与扶苗管理

易弯曲苗木要扶正,易发侧枝的苗木要修剪。

5结语

当前我国人均林业资源占用量较少,为了更大程度的发挥林业资源的生态与价值作用,应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并重视研发新型育苗技术,为后期植树造林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还应提升育苗与造林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正确完成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在壮大林业规模的基础上,获得预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正清.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的重点和造林技术研究[J].种子科技,2021,39(23):121-122.

[2]郭锦梅,祁红,艾如,王海鹰,曹庆喜.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的重点与造林措施[J].现代园艺,2021,44(16):178-179.

[3]李志刚.浅析现代林业育苗技术重点及造林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04):237-238.

[4]李海涛.现代林业育苗技术重点与造林技术应用探讨[J].种子科技,2021,39(01):87-88.

[5]要静.林业育苗技术与造林方法的综合措施探究[J].新农业,2021(0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