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息肉患者利用消化内镜治疗后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6
/ 2

消化道息肉患者利用消化内镜治疗后的效果研究

胡景云

普洱市思茅区人民医院 665000

摘要:目的针对消化道息肉患者,采取消化内镜治疗,对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82例消化道息肉患者,所有患者均经实验室诊断被确诊,均于2021年7月至2022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以入院日期单双号为分组原则,将单号日期入院和双号日期入院的患者分别列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患者41例,分别行常规开放式手术治疗治疗和消化内镜治疗,治结束后,评价两组效果,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97.56%)较对照组(78.05%)高,(P<0.05)。结论采用消化内镜治疗消化道息肉患者,手术视野更佳清洗,对提高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效果较好,建议推广。

关键词消化道息肉;消化内镜;黏膜电切术;治疗效果

临床诊断消化道息肉,主要采用内镜方法,通过内置设备观察消化道息肉生长情况,为息肉切除手术提供准确清晰的视野。目前,关于消化内镜下的手术切除方法主要分为黏膜切除术、高频电切术等,在手术切除效果、治疗效果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本次研究选取了82例消化道息肉患者,通过比较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与消化内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详细的分析了消化内镜治疗的优势。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82例消化道息肉患者,所有患者均经实验室诊断被确诊,均于2021年7月至2022年5月在我院接受消化内镜治疗,以入院日期单双号为分组原则,将单号日期入院和双号日期入院的患者分别列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患者41例。观察组研究对象年龄48~87岁,均值(66.62±5.71)岁,病程1~16个月,均值(6.16±0.87)个月,本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为23例和18例;对照组研究对象年龄47~88岁,均值(66.67±5.74)岁,病程1~16个月,均值(6.13±0.82)个月,本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为22例和19例。以上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病程、性别等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开放式手术治疗。手术前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查,患者的病情情况进行评估,根据检查结果明确息肉病变的部位以及大小,制定开腹治疗方案。

观察组消化内镜治疗。对患者实施常规麻醉,协助患者取仰卧位,采用本院电子内镜【型号:Fuginon88系列】,将电子内镜置入腹腔,通过反复移动电子内镜对患者盲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等黏膜组织进行反复的观察,如果发现黏膜表面存在分泌物以及糜烂组织,保证息肉周围干净,为电凝电切操作的正常进行提供保障。在电子内镜的辅助下找到肌肉组织后,要及时对息肉组织的形态、大小等进行确定,结合具体的情况制定手术方案。如果患者的息肉直径在0.5cm以下,则可以采用电凝钳将其直接钳除。如果患者的息肉直径超过了0.5cm,治疗人员首先要采用圈套器将息肉圈套成功后,采用高频电切的方式,分两次将息肉摘除,摘除息肉后的创面要及时采用钛夹进行加夹闭,将摘除的需要组织及时取出。详细观察患者切口出血及渗血情况,待无出血后再退出内镜。手术结束后及时将息肉组织送至病理科检验。

1.3观察指标

治结束后,评价两组效果,行统计学比较。对患者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如果未复发,息肉完全接触,未出现并发症则为治愈,治疗后未复发,息肉完全切除,但是出现了轻微的并发症,经过处理后并发症均消失则为有效,如果治疗后复发,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则为无效。治疗效果=(治愈+有效)/患者总数×100.00%。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7.0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示,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97.56%)较对照组(78.05%)高,(P<0.05)。见表1:

表1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

例数(n)

治愈

有效

无效

治疗效果(%)

观察组

41

28

12

1

97.56(40/41)

对照组

41

18

16

9

78.05(32/41)

-

-

-

-

9.523

P

-

-

-

-

0.000

3讨论

消化道息肉是指位于消化道系统的一种赘生物,主要存在于消化道系统的组织表面,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良性消化道肿瘤,尤其是中老年人是高发群体。临床上根据消化道息肉的位置分为小肠息肉、大肠息肉和胃息肉。如果不及时治疗,也有恶变的可能性[ 3 ]。因此早期治疗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上对消化道息肉患者的治疗有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和消化内镜手术治疗。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伤口比较大,患者疼痛程度增加,极易引发较多的并发症,治疗效果欠佳。消化内镜随着我国微创技术水平的提升被广泛的应用在了对消化道息肉患者的治疗中,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97.56%)较对照组(78.05%)高,(P<0.05)。这是因为采用消化内镜手术治疗,在内镜设备的辅助下能够更加直观的观察到患者消化道的病变情况,准确的定位了息肉的部位以及形态,这种治疗方式对息肉组织附近正常组织造成的损伤比较小,较好地保护了息肉周围的血管。手术过程中避免了对血管以及其他正常组织造成的牵拉,减少了继发性损伤,促进了术后消化功能的恢复

[4]

综上所述,使用消化内镜对消化道息肉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更好的手术视野进行清理,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建议对其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冯鹏远,王亚飞.62例消化道出血患儿消化内镜检查结果分析[J].临床医学,2022,42(09):48-49.DOI:10.19528/j.issn.1003-3548.2022.09.016.

[2]李婉青,潘清华.消化内镜在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医疗装备,2021,34(23):129-131.

[3]樊建林,王方方.消化内镜在消化道早期肿瘤患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03):454-456.

[4]张娜.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胃肠息肉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9):42-43.DOI:10.15912/j.cnki.gocm.2020.29.019.

[5]刘毅.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金属钛夹在大肠息肉电切术中的应用[D].天津医科大学,2017.

[6]李初俊,刘中辉.消化内镜与胃肠道良性疾病[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09,3(06):458-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