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体育场塑胶跑道沥青结合层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6
/ 2

解析体育场塑胶跑道沥青结合层施工技术

瞿建忠

杭州仁威体育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 杭州市 311121

摘要:伴随我国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塑胶跑道建设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塑胶跑道最早在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发展,世界上第一条塑胶跑道出自于美国明尼苏达之手,体育赛事的热烈开展对塑胶跑道提出更高要求。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体育场塑胶跑道施工中运用沥青结合层施工技术展开相关探讨分析。

关键词:体育场;塑胶跑道;沥青结合层施工

引言:塑胶跑道是体育场建设中最基础、最关键的一环,它的品质直接影响着场馆是否能够按照规定的标准运行,以及是否能够举办相关的运动项目。在塑胶路面下铺设的沥青砼粘结层,使路面与基层紧密相连,既能维持跑道的完整性,又能隔潮传递荷载,因此是一种具有特殊地位结合层。

1塑胶跑道概述

1.1塑胶跑道特点

(1)塑胶跑道具有较高强度与良好抗磨性、弹力,较于煤渣跑道更能体现出选手能力。同时具有施工方便,美观大方,经久耐用等优点。(2)塑胶跑道采用了防滑动微粒,具有较高摩擦、压缩、平整等特性,便于选手身体保持良好平稳性。(3)塑胶跑道工程简易,便于在混凝土底层直接铺设,维护保养更加便利。(4)各种强度、硬度等性能参数均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便于适应各种赛事及培训的需要。(5)塑胶跑道不受气候、温度等气候条件的限制,能满足选手全天锻炼需求。

1.2塑胶跑道类型

(1)全塑型∶全塑型跑道均为PU塑胶,并有防滑、橡胶等材料,具有良好回弹性能。全塑型跑道主要以高强度体育运动为主,在性能和寿命方面优于其他类型跑道。但是,其建设与维护成本也高于其他类型跑道。(2)复合型:复合型塑胶跑道主要由底胶层、面胶层和防滑层组成,该底层胶料通过塑胶将废轮胎胶粒粘合而成,此类型塑胶跑道的价格低廉,但是使用寿命与其他类型跑道相比之下较短。(3)混合型∶混合型塑胶跑道主要以防滑层与底胶层结构组成,胶底层为废轮胎胶粒为主,防滑层是由聚氨酯制成。混合塑胶跑道需要运动员穿戴专用跑步鞋。此类型塑胶跑道具有良好经济价值,目前国内大多的体育场馆皆主要以混合式塑胶为主。(4)颗粒型∶此类型跑道具有最强经济性,其主要以废轮胎颗粒为主要材料,在表明涂抹塑胶后便可进行铺设,适合简易型体育场。

2塑胶跑道施工基本要求

(1)沥青基础或混凝土基础均应有一定强度及稳定性。(2)基础不能因受热冻结而出现开裂和不均匀冻胀。(3)基础应具有某种平整性,米垂直偏差3mm之内,水平斜率1%以下,跳高区4%以下,表面平整光滑,排水良好。(4)沥青基础宜选用无蜡沥青,其沥青混合物应完全密实。(5)在严重结冰区域,宜在沥青和砾石层间添加一种垫片,由于这些部位最易发生冻胀,所以沿着排水沟的边沿应该进行特别防水处理。(6)保持基础整洁和干爽,在完成后需要30天左右的养护,以便能挥发掉沥青的低沸点物质,并确保塑胶与基础之间的结合。(7)水泥基础也要进行30天养护时间,如果要大规模施工,需要预留可收缩的缝隙,在铺上之前,要先用5%~6%稀盐酸,将基础进行清洗,待彻底晾干,再铺上塑胶面层[1]

3工程概述

HN体育场具有体育赛事、办公、宾馆、电视转播的综合性建筑,具有承接国内二类综合运动会的能力,现场可容纳5万名观众,体育场南北方向长度为280m,东西方向宽度为270m,整体近乎椭圆形,场地中央为足球场,大小为130m×70m,外部跑道为标准环形,四周为环状梯形的观众看台,建筑名面积7.165m2

塑胶跑道的构造方式为:普通粘土夯实(压缩的密度>95%)-土工布一层(≥130 g/m²)-50mm厚混合料(粉煤灰∶石灰∶级配碎石为7∶18∶83,压实密度》95%)-土工布一层(≤140 g/m²)-50 mm厚中粒型沥青水泥(AC-20)-40mm厚度-30mm的粗颗粒型沥青混凝土层AC-10-13。跑道宽度:主直道1220x10=12200毫米,副直道和弯道1410x8=9850mm;跑道水平斜率为5%,斜线i=8%,斜面全部面向内侧,垂直方向为0,两个半圆中心距离43186mm,而半圆直径 R=36500mm,采用I类密级沥青混凝土,其平面尺寸为3m,标准偏差不超过3mm。

4塑胶跑道施工

4.1测量描线

在塑胶跑道工程中,测量描线是其中关键前提工作,根据工程施工图纸进行现场测量描线,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达到要求的同时,应保证工程施工的角度、尺寸和距离划线准确性,避免因测量描线错误引起操作差错和返工情况,;促使工程施工具有较强规范性。随后,便可用符合GB10633的I级钢尺准确地测量出轴后工作线,轴线向外延伸6mm,避免出现负值偏差。采用具有较强科学性的测量和施工方法,能够确保每一条接缝皆处于白线中,从而令塑胶跑道具有较强视觉美观效果。

4.2基层施工

(1)对基层的平度、坡度和紧实度进行二次测试。(2)对基础进行检验和作业,确保“二干”(清洁干燥),防止场地表面起砂、鼓起、开裂、不均匀等问题,对有瑕疵部位进行修补。(3)对裂缝与变形缝、伸缩缝位置的处置,宜首先清除缝中的杂乱物质,然后再以油膏麻线填充,达到第一道防水效果。(4)对基础的水分进行测试(最多不超过8%),当实践中感觉到已干的时候,可以用透明胶带将基层封闭严密,大约1平米,通过24小时观察若无滴水就能开始施工铺面。(5)对地基进行加固和防渗处理。地面基础一般采用沥青混凝土,并有防水处理,防止地下水位上升,防止雨水从周围流入混凝土中,由于混凝土底层的水分含量过高,导致塑胶层发泡化,所以要对某些非沥青混凝土基面进行抗渗加固,采用能和一级层结合牢固的改性环氧树脂基料,再用50%的比例进行涂层,保持1mm的厚度,提女可以渗透到混凝土基础的毛细孔隙中,增加表面防渗能力。同时也是一种加强混凝土基层及塑胶薄膜胶液,可以很好地解决混凝土地基容易渗水而导致塑胶薄膜产生气泡的问题。在喷涂完环氧树脂基料后要等40分钟,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这样可以方便地清除涂层中的泡沫。另外,要确保使用后的表面干净,防止粉尘脱落

[2]。(6)处理基础凹陷部位,用3米长的胶尺进行细致试验,标记有凹陷的部位,并找出2mm以上的凹陷,用聚氨酯及时补充。

4.3铺面工序

(1)钉模条。按照预先设定好方位,沿所绘红线将包有聚乙烯膜木模条固定,模条必须平坦,并与基础处的钉子固定,避免漏料现象发生。(2)将甲乙组分、催化物和黑胶粒按一定比率进行混合,制成标准胶液,若配料员手中出现原料差错,应及时处理罐车内部的错胶液。如果催化剂用量较小,应迅速添加相应催化,如果发现甲、乙两种配比不符合生产要求,应及时予以改正,如不能及时改正,应迅速将罐车内剩余胶液倒入至料斗之内,然后将料斗推向空地处倾倒。若催化剂多用,搅拌器中粘性迅速增加,则应迅速丢弃和处理。(3)喂料是将达到要求的胶液输送到指定位置。(4)进料是将基层中的胶液推进至布沙板之前。(5)在模具空穴内均匀地铺上准备好的胶液。摊铺员应随时查看安装在刮板两边控制的板厚,若有误差,应及时修正。(6)修补是对接缝进行修补。修边工作人员应多次对缝线进行检查,如发现新抹胶液位高于模具边条时,应及时清除此部位的过量胶液,如果在模具边缘以下,要用新胶液将其修补至固化模边条。

结语:

在针对体育场塑胶跑道进行沥青结合层施工过程中,不仅需要使用具备优良性能的施工设备,同时也许采用具有较强专业性的施工技术,并将路基与下承层施工质量作为抓手,严把材料、配比、搅拌管。并且,对于具有特殊要求的跑道,应对其均匀性、平整度、横向坡度等工艺加以改进,加大测量定位、摊铺、碾压等环节关注力度。

参考文献:

[1]秦良彬,文斌.干热河谷地区全塑型塑胶跑道翻新技术研究[J].建设科技,2022(17):85-87.

[2]李伟,张量,单秀军.水性复合型塑胶跑道的施工技术及案例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1,48(21):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