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怎么防?做好6点控血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6
/ 1

2型糖尿病怎么防?做好6点控血糖!

杨天宇

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 绵阳 621050

一、糖尿病基本概念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患者的主要表现可概括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但体重减少。病程中,患者可有疲乏无力、皮肤瘙痒等症状。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又叫做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数患者起病缓慢,症状可不典型,甚至没有任何自觉不适,常因各种并发症或伴发病就诊,或者在体检过程中才发现血糖升高。

2型糖尿病患病原因

目前对于2型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的共同作用有关:

1遗传因素

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存在遗传易感性,根据医学界数据统计,一般情况下,如果同卵双胞胎的其中一人患有糖尿病,则另一人患上糖尿病的机会接近100%,只是起病时间和病情进程会因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可能有较大的差异,而非同卵的兄弟姐妹的同病几率只有5%至50%。

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年龄增长、现代生活方式、营养过剩、体力活动不足、子宫内环境以及应激、化学毒物及药物等影响。

流行病数据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人群中很大一部分都存在体重过高、体内脂肪过多,高热量食物的过多摄入及体育锻炼的缺乏等因素都会增加人们罹患糖尿病的风险。

1)年龄因素

糖尿病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群,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

2)种族因素

地域关于也是患病的重要因素,相对于白种人及亚洲人,2型糖尿病更容易在土著美洲人、非洲-美洲人及西班牙人群中发生。

3)生活方式

吸烟、喝酒、超重或肥胖、经常熬夜、日常进行体育锻炼少、经常摄入高热量食物等不良生活习惯都是导致患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目前为止,医学技术还不能达到对遗传因素的控制,我们也无法阻止年龄的增长,无法选择种族和性别,但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如:减重、戒烟、戒酒、控制饮食及适当进行体育运动等方式以减少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Ⅱ型糖尿病有哪些症状及并发症?

1、慢性症状

1)本病症状:患者容易觉得饥饿,饭量加大,刚吃完饭可能又觉得饿了,且伴有口干舌燥,老是想喝水,小便量与小便次数与以往相比也有明显增多,但自身体重却与饭量大相径庭,出现明显消瘦,成了年轻女孩儿羡慕的“越吃越瘦”的人。在儿童患者,糖尿病可能会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

2)大血管病变症状

糖尿病患者累及大血管多见于主动脉、脑动脉、冠状动脉、肾动脉及肢体外周动脉,易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冠心病、脑卒中等危险并发症。

3)微血管病变症状

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脏、神经和心肌组织,引起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心肌病等。

4)神经病变

多见于周围神经病变,下肢较上肢多见,常为对称性,患者常表现为肢体感觉异常,如麻木、疼痛等,后期可因运动神经受累出现肌力、肌张力减弱,肌肉萎缩等表现。

5)糖尿病足

糖尿病患者因外伤、感染的因素引起的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总称为糖尿病足。

2急性症状

    患者可能会因为着凉感冒、情欲激动、暴饮暴食等应激反应出现其他危险的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M高渗性非酮症昏迷等,严重者可造成死亡。

3、感染症状

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性并发症,多见于皮肤、口腔、呼吸道、泌尿道、弹道等细菌性感染,足廯、巴氏腺炎等真菌性感染,另外,据报道,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机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4-5倍。

2型糖尿病预防措施

Ⅱ型糖尿病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种类型的糖尿病,得了这种疾病以后真的是活受罪,很多食物是不能吃的。如果您不想自己吃的食物受到限制的话,平时就要做好预防工作,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型糖尿病如何预防吧!型糖尿病的预防方法:

1、适量运动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控制体重:建议以匀速放松的有氧运动结合适当的耐力运动,根据自身情况调节运动强度,控制BMI指数缓慢下降至正常范围内即可。

2、健康饮食

减少高热量、高脂肪和精制食物的摄入,主食以粗制米、面和杂粮为主,多食用绿叶蔬菜、豆类、根茎类、粗谷类和含糖量低的水果等,多吃鱼肉、禽肉、豆制品等。

3、戒烟限酒

   吸烟可加重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紊乱,不利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且会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血管、神经及感染病变等并发症的风险。而饮酒易导致肝功受损,影响血糖代谢。

4、分散自身压力

日常生活压力过大,也会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这与肾上腺素分泌增多等因素有关。我们应学会放松心情,分散自身压力,要知道天大地大健康最大,先去好好生活吧,

5、睡眠

该工作时工作,该休息时也应好好休息,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糖尿病和睡眠质量都是相互影响的,患有糖尿病可能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但是经常熬夜也可能会诱发糖尿病。

6、定期检查

如果家族中存在糖尿病患者,则建议对30岁以上的家族中其他健康人群进行定期检查,每年至少一次血糖筛查,如出现三多一少等典型症状时更需及时于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