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与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6
/ 2

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与路径

张玲玲

吉林日报社   吉林省长春市  130033

摘要:我国现阶段大部分事业单位都是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知识密集型组织,事业单位中工作人员的主要构成都是专业型的高质量人才,这些人才的工作内容就是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为社会各行业以及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并且,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制度帮助事业单位进行人事制度的改革,使事业单位能够加强对专业型高质量人才队伍的建设,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这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围绕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展开研究,分析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面临的新问题,并提出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问题;路径

引言

现阶段,有些事业单位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时,依旧是遵循传统的管理策略和模式,导致这些事业单位在发展建设中难以与现代化的社会发展相适应,对明确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有影响。因此,对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工作岗位的合理分配、科学有效的管理,已经成为这些事业单位进行管理模式改革的重点内容。只有不断改善事业单位人才管理固化问题,才能够促使事业单位在运营过程中逐渐适应现代化的市场和经济形势,促进事业单位生产水平的提升,为保障社会与国家的经济繁荣做出贡献。

1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功能就是对人才的选、用、育、留。优秀的人力资源能够帮助组织完成战略目标,能够挖掘员工的技能和能力,为组织创造最大价值,也有利于科学配置各种资源,甚至能够保障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促进建立科学、合理、公平的考核激励机制,培养健康的组织文化,提升员工的创造热情,提高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益。

2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

2.1管理体制不健全

在当前事业单位发展的过程中,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否则难以紧跟时代的步伐,实现高质量发展。部分事业单位本身的人力资源结构较为单一化,绩效考核体制始终按照传统的工作模式进行构建,亟待完善更新,可操作性相对较低,这些情况往往都会直接限制人力资源工作的有效实施。另外若是事业单位本身缺乏一定的管理意识,也会逐渐成为影响和制约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效落实的关键因素。例如,现阶段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相关管理人员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意识较为缺乏,部分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操作能力不高,对于人力资源的实际工作现状缺乏系统全面的认知,这就导致在实施综合管理工作落实的基础上不能有效地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标准和工作要求。

2.2考评效果差强人意

事业单位督促工作人员提高工作能力以及业务水平的重要方式是考评制度,其也是确保事业单位人事部门作用发挥的关键之处。企业单位工作开展中,利用考评制度会为企业单位提供较多便利,增加其经济效益。但在事业单位管理中,工作人员认识程度较低,考评制度应用频率并不高。即使应用此种制度,重视程度不够,考核形式以及内容都比较单调,实践性较低,基于此,考核参考价值不高。过程中由于现实较多弊端影响,难以充分保证考核公正性以及真实性,因此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难以展示给管理层,阻碍工作人员自身素质水平提升。与此同时,考评制度不够完善导致难以落实相应奖惩措施,错误难以进行惩罚,工作人员工作出色不能及时奖励,降低其工作热情,产生侥幸心理,对事业单位科学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2.3工作人员缺少与时俱进的改革意识

在事业单位中,大多存在“老带新”的工作模式,新进人员在刚开始工作时,大多向前辈学习,而一些老前辈的思想往往无法与改革和时代要求接轨,这就导致新人的工作思想和工作模式比较陈旧;部分管理者的管理模式较陈旧,亦无法满足新时代的要求。

3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完善策略

3.1明确改革的方向

工作任务的有效推进和落实离不开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更为主要的是在现有工作机制的基础上,梳理工作任务落实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加快改革工作的推进。而要想实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改革工作的推进落实,最为核心的工作就是加快分析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改革思路,明确当前改革工作推进的主要方向。现阶段我国在实现机构改革工作落实的过程中,面临了多重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因此人力资源改革工作尤为重要。为了实现最佳的改革措施手段和效果,作为管理人员首先要明确改革的主要方向,相关的事业单位要将现有的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改革工作的主要依据和工作任务目标,加快问题梳理和系统的问题整改,构建出明确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方案,以保证改革之后的人才管理机制的全面落实。一方面加快综合人员管理工作的推进,另一方面在相关机制的构建要求明确下,正确梳理今后工作落实的方向和具体措施,以求加快工作转型,深化问题分析,推动事业单位的综合发展。

3.2积极的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通过健全的绩效考核体系一定程度上促进员工主动参与工作中,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员工们在获取奖励的同时还能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所以这就需要加强对绩效考核体系的完善,其中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明确岗位和工作的内容,并全面的研究做好相应的评估,在事业单位各个方面,明确工作岗位工作的具体价值,进而确保绩效考核工作更加的公平;其次,明确绩效考核的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实施细化,保障绩效考核工作顺利的实施;最后,充分的规划绩效考核各个环节。除此之外,考核体系不够健全还会给事业单位带来影响,所以这就需要事业单位加强考核方式制定,但是在具体制定的过程中还应结合事业单位各个方面,进而确保考核工作全面的开展,符合实际情况,还能为员工带来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3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理念

首先,事业单位的管理者要善于把握改革大局,加强学习新的管理知识。事业单位管理者作为整个单位的核心人才,将影响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进进程,拥有先进的管理技术,可以充分整合整个单位的人财物资源进行事业的发展,因此事业单位的管理者要善于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进行学习,并将学习的内容应用于实际管理工作中,完善细化考核体制,不断优化管理制度,形成良性循环模式。其次,事业单位老前辈要善于学习,树立先进的工作理念。在“老带新”传帮带的过程中,老前辈们要传递科学先进的理念,帮助新入职人员快速融入工作、适应工作。最后,新入职人员要多学习,向领导和前辈学习,摆正态度,把多干活当成一种锻炼自我的方式。总之,一项改革的顺利推进,离不开多方的积极参与。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的顺利完成,离不开领导和下属的各方配合。只有多方齐参与、共推进,才能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结束语

事业单位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种种问题,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当然更会存在一些问题。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从管理手段、考核机制、管理理念等方面综合施策。只有通过不断的自我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才的实力,将干部职工作为单位的主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才会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冀彦磊.浅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改革方向[J].市场周刊,2019(33):162+164.

[2]陈波.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方向及完善策略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32):64-66.

[3]杨艳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瓶颈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22,37(3):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