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组安全文化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4
/ 2

浅谈班组安全文化建设

史处昌

内蒙古大唐国际呼和浩特铝电有限责任公司  010206  内蒙呼和浩特

摘要:企业要提升班组成员的安全文化素质,不断规范员工安全行为,在强化日常安全学习、管理、监督外,通过采用有效形式,因地制宜,开展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让班组成员了解安全文化的内涵及作用,使广大员工成为安全文化的传承者,增强安全事故的控制和解决能力。

关键词:班组安全文化建设

引言

作为企业,安全生产是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也是设备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然而 , 在工作中事故隐患是不可避免的,无论事故隐患大小,它都存在于生产岗位,存在于一线,而一线工作的承担者是班组。安全建设只有与文化相结合,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1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

1.1有利于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制度层面是安全文化建设的三个最基本层次。有效地把人、机、环境三者统一起来,达到人、机、环境的协调和谐,安全文化建设重在把生硬的制度建设“软”化,使得严格的制度机制带着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加以稳步深入地落实。

1.2有利于提高生产力水平、弥补设备与人员管理的缺陷

目前,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面临诸多问题,一是人员习惯性违章较多,安全意识较为淡薄;二是设备改造、升级较快,未改造的设备故障率高,设备可靠性差;三是企业外包、劳务用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造成安全预防、管控难度加大。要解决以上这些问题,不仅要建立科学严密的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加强设备设施维护保养趋势分析,更重要的是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正如海因里希法则诠释了大多数的伤害事故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因此,要解决这些安全管理问题,必须先从人的主动性来弥补,逐渐深化主动管理的安全意识理念,从“要我安全”转变成“我要安全”,从而弥补设备、环境的缺陷,有效地提高生产力。

2建设班组安全文化

2.1丰富安全活动载体

安全文化是一种独具特性的文化现象,是进行安全管理的有效形式。它以人为本,以文化为载体,通过文化的渗透提高人的安全价值观和规范人的行为,是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而安全文化的渗透主要是通过安全文化阵地来实现。在管理中引入文化层面的东西,更有其现实针对性。因此,企业要坚持“长期安全靠文化、根本安全靠文化”的理念,强化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管理重心下沉,在继承和创新的原则下,对已有的文化阵地进行整合提升,实现文化管理效能的最大化。要立足安全理论阵地,研究现实条件下企业安全工作的新特点和发展规律,了解和掌握员工的行为规律及各类事故中的人为因素等,并在安全目标、宗旨、理念、管理哲学、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理论引导,不断用安全文化去塑造员工、激发员工的本能安全意识,从而指导班组的安全文化建设。

2.2将安全与标准化创建工作相结合

(1) 严格执行上级公司及本公司标准,并不断完善自身标准,使标准化作业在班组落地生根。严格执行运行规程、操作规程、检修规程、作业指导书、《班组标准化管理办法》《安规》《两票管理办法》及“三措两案”等企业内部标准,规范各级班组管理,实现班组人员持证上岗,落实设备责任制,坚定不移地推行标准化作业,为此陆续修订并发布了《设备缺陷及两票管理激励办法》《设备责任制管理办法》《班组安全建设专项行动》等作业指导文件。(2) 对照企业内部标准,提升班组管理、生产准备、现场运行规程管理、设备巡视、倒闸操作、故障及异常处理、工作票管理、操作票管理、缺陷管理、设备维护、专项工作、运行分析、运行记录及台账、档案资料、仪器仪表及工器具、人员培训、检查与考核等工作进行规范。

2.3加强班组安全教育

班组作为生产现场工作任务的直接践行者,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一个班组安全工作的效率与班组安全建设的程度息息相关,且很大部分取决于班组人员对安全生产的整体认识水平和专业技术知识水平,最终决定着企业的安全发展和经济效益。因此,在理解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上级对安全工作要求的基础上,必须重视班组人员的安全教育。可以利用班组安全日活动,丰富活动内容和方式,从以往的一个人讲安全,转变成人人上讲台讲安全,通过相互交流讨论安全话题,唤醒职工内心的共鸣,焕发员工新活力,从而把握安全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2.4身体力行的安全文化建设

班组自主安全管理能力提升活动是基层一线班组针对当前作业任务、某项固定作业或近期安全风险管控重点,结合班前会、班组安全活动两种形式开展“三讲一落实”活动,班组成员全员参与,主动识别安全风险,制定防控措施,并通过“手指口述”方式强化记忆,有效提升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的一种班组安全活动方法,是提升班组安全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把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作为班组安全活动的内容之一,既可丰富班组安全活动内容,提高一线人员的素质 ,又可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班组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活动,应该由班长或班组安全员牵头,开展人人查隐患活动,定期组织职工对本岗位、本班组范围内的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进行查找、治理,使事故隐患能早期发现,及时消除,防止事故的发生。

2.5班组安全建设促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生产设备的维护离不开基层班组,可以说,班组是设备的“保护神”,而生产设备能否安全、经济、稳定地运行决定着企业生产经济效益。如果设备主人不清楚设备的状况,或者不愿主动监管,这就造成设备的被动管理。在如今科技快速发展的年代,企业设备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特别是一些电气设备,技术性能更是突飞猛进,技术更新、新老更替,给安全带来了诸多的隐患,也给生产管理工作带来较多难题,这就需要一支作风过硬、素质较高的队伍进行管理。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加强技能学习、实操培训和岗位练兵,还要理解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多分析、多互相讨论,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加强事故预想,不断深化“双重预防机制”,这样设备缺陷率才能不断降低,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有了保障,企业才能健康有序地朝前发展。因此,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与班组安全是密不可分的。

2.6创新教育培训机制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搞好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班组不仅是完成安全生产责任指标的实体,也是孕育班组安全文化的细胞。首先,探索培训手段多样性。在班组安全、技术练兵环节上,从班组成员文化结构和员工专业需求出发,研究切合自身实际的有效途径,把安全培训和技能培训结合起来,遵从“真需、适用、鲜活”三个要素,力求安全培训工作科学化,人性化,多元化,增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同时,在形式及内容上要丰富多彩,推陈出新,使安全学习和安全教育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寓教于乐,让员工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安全意识,逐步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氛围,使广大员工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跨越,进一步升华到“我会安全”的境界。

结语

总之,实现安全生产,班组是关键,文化是保证。企业必须紧随新时代的步伐,开拓创新,不断丰富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推动安全文化向班组、向现场延伸,努力促进文化与管理的高度融合,才能保证安全文化建设保持生命力,从而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提高综合竞争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 超.电力企业班组安全建设[J].电力安全技术,202(8): 72-74.

[2] 杨长存.发电企业运维班组的安全管理 [J].电力安全技术,2021,23(12): 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