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的安全文明生产与标准化管理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4
/ 2

电厂的安全文明生产与标准化管理分

彭文兵

湖口县流泗镇国能神华九江发电有限公司  江西省九江市 332500

摘要:电力是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及发展的基础,新形势下我国电厂设备日益高级,规模不断增大,功能多样化,增加了电厂运行管理工作难度。目前,针对电厂的安全管理工作,对于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关键的影响。因此,作为电力企业要制定细致化的管理机制,并在原有电力管理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管理的观念及应用的技术,进一步创新出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方案,实现电厂的安全管理,使电厂能够稳定地运行,保障电厂工作人员及广大居民的安全,有效实现电厂安全生产及标准化的管理目标,提高电厂整体的生产效率,进而达到理想化的发展成果。首先简单分析电厂安全文明生产的职能分析,其次分析电厂的安全文明生产与标准化管理措施,希望为相关人员带来参考。

关键词:电厂安全文明生产标准化管理

引言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升,群众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增大,各类电厂与发电形式不断增多,让发电安全演变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电力安全生产是广大电力企业得以发展进步的基础与出发点,当然也是电力资源得以安全有效运用的关键。在电厂生产活动当中各类事故的出现均是有缘由的,少不了各类制约因素与缺陷的存在,如技术、管理、设备、人员等。针对这样的情况,电厂应该在发展过程中探索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方法,既要从设计上做好优化,又要在后续建设当中提出一系列的优化措施,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和故障风险,确保电厂的工作效益,维护生产生活的安全与稳定。

1电厂安全文明生产的职能分析

第一,建立规范化的监管机构。电厂的厂长作为安全生产的主要负责人,需要负责企业中一切有关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活动。厂长要下令由企业标准化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检查,并改变传统管理工作中由安监部门监督检查的形式,可以有效地抑制安监部门不规范的工作行为,使其能够按照划分的职责展开具体的工作。第二,建立线上动态管理模式。创立安全生产标准化线上交流平台,并通过适当的时间在平台上将企业各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展示,并制定合理的奖惩措施,有利于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利用网上征集建议的方式,为企业创新出管理的方式,进一步加快企业达标的效率。针对配合度不高的部门,则需要对其进行严厉的处罚,利用这种管理方式可以充分调动企业员工参加生产工作的积极性。第三,推进安全隐患互审制度。在各部门查找到自身存在的隐患后,可以通过跨部门的形式,进一步帮助其他部门从现场设备及技术方面,寻找其隐藏的安全隐患,通过具体的鉴定及核实后,对存在的隐患问题进行考察,并对查找到该隐患问题的部门进行奖励,有利于促进各个部门间的互动交流,使其能够积极地进行互相监督与促进,深入排查现场存在的隐患,可以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整体效率。

2电厂的安全文明生产与标准化管理措施

2.1健全安全管理模式

安全管理模式指的是企业在推进安全管理进程中选用的方式方法与思维手段。不同的企业因为各自的情况是不同的,所以在选择安全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也会选择不同的着力点。伴随时代发展,安全管理模式和以往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始从过去的事后处理转变为当前的主动预防和提前预判。这样的转变对于电厂的安全管理来说非常有益,可以事先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在安全管理模式的具体设计与应用当中,需要综合考量各个方面的因素,构建长效机制,形成动态化且具备预警作用的PDCA循环。从整体上分析,这样的模式是世界大部分国家普遍认可的一种安全管理模式。对于我国来说,改革开放后形成的安全管理模式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本质安全管理与NOSA管理模式。电厂的安全管理体系设计,应该从两个模式当中选择更适合自身发展的方案,或者是根据自身的情况设计特色化的安全管理模式。

2.2完善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

新时期下,电厂设备的管理工作也要做到与时俱进,从思想上重视维护和应用在线监测技术。故而,身为管理人员自身要精通在线检测系统的运行原理、操作要点及功能作用等,针对各个设备运行数据快速做出反应,及时探查到故障问题的成因,编制有效的解决方案,提升故障的实际处理效率。维修技术人员要积极推行设备分级式管理模式,以此为据编制分级维修管理实施计划,明确各类设备故障问题的来源,合理确定相应的维修等级,并指派具有相关专业维修能力的人员开展维修工作,确保人尽其才,充分发挥自身的工作潜能。推行状态维修工作机制,在业内状态维修也被叫做预知维修,维修工作开展过程中有效运用了较先进化的科技,能及时发现、整修设备运转中出现的缺陷问题,进而规避严重故障,有益于提升电厂设备检修的周期性与有效性。电厂自身要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逐渐实现对发电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在互联网、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技术等支持下提升故障的预测效率。

2.3安全文明生产队伍建设

在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时候,要注重生产队伍的建设工作。因此企业要积极引进具有专业技术的专家入厂,为厂里的员工全方面讲述有关操作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有利于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及个人素养。培训员工的主要目的是让其能够具备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对问题做出冷静的分析,进一步利用相应的技术进行解决。在这种培训环境下,可以让员工深入掌握电气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技巧,降低生产过程中事故的发生率。企业对员工开展专业化的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养及职业技能。同时可以利用创新的考核机制,对员工的岗位职责进行详细划分,将具体的岗位职责落实到具体的员工身上,只有将责任到落实到个人才能够使考核制度得到有效的执行。新型的考核机制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负责人身上,提高管理层的安全生产意识。在企业的生产安全方面,由于领导层缺乏安全管理的认知,对于突发性的生产问题无法及时解决,进而导致安全事故在生产活动中频繁发生。这就需要领导层提高自身管理的水平及事故应对的能力,领导层与员工共同提高自身的素质及岗位能力,才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电厂安全文明生产的稳定发展。

2.4健全安全预防体系

电厂基建施工现场中安全与施工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二者互为因果。高效严格的安全预防体系将大大降低施工安全风险,提高企业的施工效率,降低成本。任何一个项目的安全开展都需要科学的安全预防体系做保障,因此建立健全安全预防体系对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性起关键作用。对于突发情况,有效的安全预防体系能够让处理人员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措施,有效降低事故风险。传统的安全事故处理方案是立即停工,并检查事故起因,这样不仅影响工期,同时也会造成资源浪费。并且制定的安全预防机制没有针对性,具体操作性较差,各个环节衔接问题较多,例如体系的日常宣传和演习工作没有及时进行,施工单位忽视其演习工作,导致作业人员对体系内容没有熟练掌握,导致安全预防工作不能顺利开展。

结语

安全生产运营是维护企业发展进步最为基本的要求,同时也是确保社会稳定和经济事业不断进步的必然要求。电厂的发展和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为有效供应电力资源,确保各行各业的稳定发展,必须把推动电厂安全管理作为重中之重,着力建设电厂安全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陈义.百万机组级电厂“现场安全文明生产标准化+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双重体系建设与实践[J].大众标准化,2021(09):242-249.

[2]潘华松.水电企业现场安全文明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四川水力发电,2018,37(05):182-185,189.

[3]姜林舸.安全文明生产与标准化管理[J].商品与质量,2018(3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