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至2021年天津市天津医院髋部脆性骨折患者的生存率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3
/ 1
摘要目的分析2015至2021年天津市天津医院髋部脆性骨折患者的生存率变化趋势及性别、婚姻状况、年龄、合并症数量对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检索天津市天津医院数据库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因髋部脆性骨折入院的患者12 570例,男3 934例、女8 636例,入院时年龄分别为(74.11±9.50)岁和(74.62±8.99)岁。于2022年5月23日通过身份证号与天津市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进行比对,死亡2 054例,其中男804例、女1 250例,死亡时年龄分别为(81.34±7.88)岁和(81.92±7.42)岁。收集患者生存状况,以3个月为时间间隔,计算生存率、累积生存率,分析随时间变化累积生存率的变化规律,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计算总体累积生存率,分析性别、年龄(>70岁和≤70岁)、婚姻状况(有配偶和无配偶)、合并症数量(≥2个和<2个)对生存率的影响。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髋部脆性骨折的累积死亡率变化趋势折点。结果骨折后全部死亡患者生存期为13(3,31)个月,其中男性为11(2,27)个月、女性为15(4,3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3.77,P<0.001)。Joinpoint回归显示髋部脆性骨折后9个月为累积死亡率变化趋势折点,9个月前(年变化率为47%)累积死亡率变化幅度较大,9个月后(年变化率为1%)累积死亡率变化较平缓,折点前后年变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入院时年龄为(80.11±7.71)岁、未死亡患者为(73.36±9.01)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80,P<0.001)。合并症数量经正态化转换后,死亡患者为(0.20±0.93)个、未死亡患者为(0.00±0.87)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81,P<0.001)。发生髋部脆性骨折后男性累积生存率低于女性、无配偶低于有配偶患者、年龄>70岁低于≤70岁患者、合并症数量≥2个低于<2个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部脆性骨折后9个月内累积生存率下降最明显,临床上需密切随访;男性、无配偶、年龄>70岁、合并症数量≥2个会增加髋部脆性骨折后的死亡风险,导致生存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