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中暑疗效的Meta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02
/ 3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中暑疗效的Meta分析

杨倩

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目的:研究节拍器分析中西药治疗重症时的疗效。从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28例严重中暑患者的甄选方法按随机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14例。观察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和治疗前后体温变化。因此,治疗了两组血红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尿素、肌酐和近体温(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白蛋白、丙氨酸转染、尿嘌呤和血氮、肌酐和体温水平低于观察组,两组患者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显着性(p<0.05)。观察组比观察组处理得更有效,两个组之间的差异在统计上有重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较单纯西药能更好地提高重症中暑患者治疗效果,并且运用安全。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metronome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cases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From October 2021 to October 2022, 28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tstrok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14 cas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he liver and kidney functions and temperature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Therefore, the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hemoglobin,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urea, creatinine and near body temperature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albumin, alanine alcoholic acid, urine purine, blood nitrogen, creatinine and body temperature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can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severe heatstroke patientsbetter than simple western medicine, and it is safe to use.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重症中暑;疗效

引言

重症中暑临床常见且病情危重,分型众多,以热射病最凶险,在50岁以上患者近80%死亡,因重症中暑导致的死亡可能超过所有自然灾害导致的死亡总和。目前常规西医治疗以降温等对症处理为主,疗效有限,而中医药通过其独有的理论指导,认识并治疗重症中暑,逐渐引起重视。中医药治疗重症中暑的临床试验越来越多,但系统评价的文献少之又少。因此,本文旨在通过检索关于中西医结合与常规西医治疗的对比性研究,进行Meta分析,探讨2种疗法对重症中暑的疗效有无差异。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严重中暑患者中,28例被选定,按随机顺序分为观察组和观察组,每组14例。目标群体:22至75岁的8名男性和6名女性,平均45.8110.70岁,7例热惊厥,5例热不足,2例发烧。观察组:7名21至76岁男性和7名女性,平均45.6210.82岁,6例中暑,5例热不足,3例发热。比较两组一般数据,差异在统计上不显着(p>0.05)。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考第6版《内科学》重症中暑分类标准。①中暑:突发高热(体温>40℃),表现为临床表现、精神异常②热惊厥:主要表现为出汗、骨骼肌肉痉挛等。③热衰竭:主要症状为体温升高、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疲劳无力、严重时脱水。中医诊断主要参考《中医病诊断疗效标准》。①暑厥证(热射病):高热晕倒、人事不省或焦虑不安、舌红绛、脉搏微弱促进。②暑风证(热痉挛):手脚抽搐,紧闭牙齿,角宫班长,高热新婚症症状,舌红肠,脉搏浓密。③阳暑证(热衰竭):脸红发热,汗口渴,疲惫的胸民,头晕,薛洪泰发黄,脉搏漂浮。

排除标准:器官和血液功能失调的病人;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中途退出病人(死亡情况除外)。

1.2方法

所有患者住院后提供生命体征监测、氧气吸收、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降低物理温度,如冰敷或酒精洗澡,根据患者体温,将25~50毫克氯氟化碳溶解在500毫升生理盐水中,冷却药品。要补充体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如果患者的尿量低于30mL/h,就要进行钾补充治疗。脑水肿或颅内高压下注射25毫克甘露醇静脉,加强支持疗法,注意补充维生素B、C。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滴20mL醒脑静注射液(溶于500毫升生理盐水)、1次/d。中暑,加3g安公牛黄丸,1次/D;热惊厥者,1.5g紫雪山,冷汤水,口服,2次/D;热衰竭者,10毫升生脉饮,加3次/d。观察并记录两组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

1.3观察指标

统计处理通过比较肝肾功能、治疗前后体温变化,包括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血尿氮和血肌酐,是有效的。治疗后患者的身体症状稳定,临床症状消失,体温降低到正常水平。病人的身体康复和改善临床状况,以便有效;他是个残废。他总是有效率和有成效的训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体温变化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体温为(39.71≤0.55);对照组体温为(39.63≤0.62)8451;两组差异统计意义不大(p>0.05,t=0.265),肝肾功能测定结果相近。治疗后两组生命体征指标前后均有明显变化(p<0。05),并且组患者肝肾功能水平理想,体温低。见表1。

表1患者治疗后肝肾功能、体温水平(x-±s)

2.2患者救治有效率

观察组患者救治有效率较高。见表2。

表2患者救治有效率[n(%)]

3讨论

重症中暑是由于长期高温环境持续威胁机体,机体各器官系统发生病理变化,死亡率高,不及时治疗,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有报道称,治疗时间和冷却速度是重症中暑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目前对重症中暑的常规治疗包括退烧,调节人体内环境等对症处理,此疗法治标不治本,临床疗效不十分理想,即使经过常规西药治疗,仍有可能出现其他并发症,其中神经系统损伤在重症中暑患者器官损害中表现尤为突出,而且恢复较慢,在存活的患者中永久性的神经损伤发生率仍可达20%~30%。在对如何治疗重症中暑患者的研究中,一些学者发现,患者发病后典型的病理变化之一是肝肾功能异常变化。从致病机制的角度来看,患者受热损伤的影响,机体皮肤组织、肌肉组织细胞的血液供应情况异常,肠道等血液供应不足,无法及时治疗,肠道组织细胞的通透性增加,大量脂肪多糖通过肠道微生物释放,产生毒素,沉积,最终形成全身性炎性反应。临床表现到肝肾功能异常。在这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血尿素氮、血肌酐均出现变化。与此同时,全身炎性反应还会增强活性氧分子的作用,使患者病情恶化。中医药正在逐渐打破了中医只能治疗慢性病的偏见,在急症重症中发挥积极作用,中医自古就有对重症中暑的描述,“风寒暑湿燥火”中,夏季以暑邪为患多见,夏季暑气当令,天气炎热,人在该环境中劳作,气阴两伤,轻者表现为乏力、口干、发热等,若出现高热、昏迷等重症表现者,则为暑邪内闭心包,“暑厥”是也,治当“清暑益气、开窍醒神”为法。本系统评价主要针对重症中暑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特色疗法治疗,从而探索出一条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中暑的新思路,使中医药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Meta分析以高角度综合并分析相关研究,是一种探索其内在规律的强大的研究方法。但是本系统评价纳入的文献总体质量不高,在评价过程中发现很多的文献并未对重症中暑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具体描述;此外,在研究过程中可能存在部分阴性结果被研究者隐藏未发表的情况,这些都降低了Meta分析结果的证据强度。目前,重症中暑的治疗主要是西医的对症和支持治疗,但疗效并不理想。中医认为,中暑的发病机理是夏季炎热的季节。人在炎热的环境中活动,气阴就会牵扯,热之邪就会侵入人体,引发疾病,出现高热、昏迷等症状。基本治疗原则是清暑益气,开窍醒神。根据中医辨证理论,中暑可分为暑厥证、暑风证和阳热证。厥证是暑热之邪,侵入心包,阻滞心脏,导致心阳不能泄出。治疗原则是祛暑醒神。暑证是由暑风之邪侵袭人体,产生惊风、痉挛等症状。治疗原则是清暑止风止痉开窍。阳暑证的病机是暑邪侵入体内,耗气伤津。治疗原则是祛暑、益气生津。本研究中,观察组均采用醒脑静注射液清热解毒、开窍醒脑。此外,中暑患者服用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暑,醒脑提神。热痉者加紫雪散,清热解毒,开窍止痉;热衰竭患者服用生脉饮益气养阴,生津止渴。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能加快重症中暑退烧速度,缩短住院时长,提高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但是仍需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以及高质量的Meta分析来验证本文结论。

参考文献

[1]胡秋延.热毒宁注射液治疗重症中暑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90):145-146.

[2]孙明军,李娜.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中暑症的临床研究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3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