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络安全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30
/ 2

工控网络安全浅析

马高飞

国核自仪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市闵行区   200241

摘要:工控网络是指工业控制网络,在现在工业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近年来,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企业对工控网络的重视程度在逐步提升,其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本文重点探析工控网络的安全问题,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控网络;安全风险;安全现状

前言

工控网络是网络空间的重要构成,其与国家的命脉、民生有密切的关系,且应用范围极为的广泛,必须要保持高度的重视。现阶段,我国电力监控系统的工控系统存在网络安全的投入少、工控网络安全资源不足等多个方面,在此背景下,亟需加强工控网络的安全性。基于此,本文从工控网络的脆弱性和安全解决措施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为企业的工控网络安全提供一定的借鉴。

1.工控网络脆弱性

计算机终端安全威胁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多,从整体上来讲,可以将计算机终端安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威胁,另一类是人为威胁。而后者还包含了恶意行为与非恶意行为。一般请款修改,非恶意行为指的是企业的员工或者是相关工作人员因为操作不当所造成的,比如:员工缺乏计算机安全风险意识等。除此之外,大多数企业还面临着恶意代码安全威胁,这种威胁会使企业计算机终端系统中数据的安全性与私密性遭到破坏。一般情况下,恶意代码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病毒,这种属于计算机程序,如果计算机的终端遭到病毒的侵害,那么它将会在没有计算机主人许可的情况下肆意拷贝程序中的内容。从实际的计算机病毒来看,其特征相对比较多,例如:肆意篡改程序或者是文件,这种特征所带来的危害相对比较低。

工业网络最值得关注的是其可用性,由于工业的生产条件相对比较差,且对设备稳定性的要求比较高,因此,不少工控设备在设计时把一些功能简化,忽略了网络安全程序的运行。具体如下: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电力企业达到提质增效的目标,也能够让工控网络与办公网络有效联系。而企业除了享受信息技术变革所带来的便捷之外,还需要面临着诸多的安全风险。除此之外,工控网络成为被攻击的重点,这也意味着企业将会面临着更高的安全风险。另一方面,电力企业安全意识薄弱带来的脆弱性。一直以来,工控系统都非常重视可用性,而忽视了安全性,而网络安全策略更是完全无从谈起,另外,电力监控工控网络的安全管理制度也存在极为严重的形式化。技术和制度的缺失,弱化了工作人员网络安全意识过于薄弱。

在国家安全中,工控网络安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电力企业的安全意识,将会对监控工控网络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

2.工控网络安全解决措施

2.1利用工业防火墙与智能保护设备

工控网络安全防护的核心在于构建出以安全控制为中心,辅助适合的工控网络特征的安全技术手段,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防御效果。电力行业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占有非常关键的地位,其发展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电力监控出现的安全问题也成为了当前的首要任务。伴随着两化融合的持续推进,将大数据、物联网等诸多的信息技术运用到工控系统中,除了可以更好地为工厂的发展提供支持,也给监控工控系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问题。对于电力企业的实际业务需求以及工控系统的特征,必须要充分发挥工控厂商的引导作用,明确自身实际的安全需求,加快打造出一套健全的机制,从而让工控系统具备更加强大的安全防护能力。推进工业防火墙与智能保护设备的应用,,能够最大程度的提升监控系统的安全性。

2.2终端设备防护

终端设备指的是电力监控系统工控网络中采用计算机设备,主要是工控主机,这种终端设备直接和控制器联系在一起。计算机网络病毒所带来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为了更好地避免病毒、木马等威胁,提升防病毒技术水平,做好计算机终端安全防护工作是当前的首要任务。预防病毒技术具备一定的优先控制权,可以更加及时的监控与阻止病毒,进而避免病毒所带来的破坏。将这一技术应用到计算机安全管理中,必须要先明确病毒的类型。

第一,当终端计算机面临着安全管理问题时,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问题得以及时的处理。做好快速定位和监控的实时性,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损失。第二,做好接入网的资产管理与控制工作,能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实施自动跟进,确保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三,做好终端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防护工作,严格控制非法软件的介入,进而降低计算机安全风险出现的可能性。计算机病毒传播会对企业的发展和各项工作开展带来严重的威胁,而这也对计算机管理者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特别是伴随着计算机终端设备使用频率的提升,终端管理者在今后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中仍需要进一步提高专业能力,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计算机病毒,进而保证网络的安全运行。

2.3网络完整性系统

网络的完整性系统,主要是有效应对预防、检测以及补救工控网络所面临的各种安全风险,其能够有效的识别系统中存在的风险与漏洞,除此之外,还可以更好地对工控系统展开全方位的健康分析等。是在工控网络上部署智能化的病毒入侵防护系统,通过旁路的方式介入,及时的采集系统中的所有网络数据,明确网络中的安全风险问题。利用实时监测网络的通信情况,可以更加及时的排查出网络攻击与病毒的异常传播,全面拦截一系列可疑的数据包, 终止病毒的威胁,保护系统不受到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

2.4落实管理制度

制度是技术手段正常使用的重要保障,是实现安全防护效果的重点所在。近年来,我国实施了《网络安全法》、《等保2.0》,这些文件的出台,明确了网络安全的职责。应该体现出对应的组织机构职能,制定与之匹配的安全方针,全面落实安全责任,保证工控网络安全防护工作的顺利开展。结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条例,对工控系统展开全方位的生命周期管理,持续性的开展系统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全面落实系统安全整改等相关技术手段。利用具有可行性、可实践性的综合防控措施,保证监控系统可以安全可靠的运行。除此之外,应总结归纳有效的防护措施,加大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最大程度的提高安全防护效果。

针对电力企业监控系统所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应对其网络结构系统和安全需求展开全面的分析。搭建出一套适合地区电力监控系统的安全防护系统,以便更好地对电力监控系统进行全面的安全防护。其中主要包括有物理安全、管理制度 、运维安全以及系统应用在内的四大方面,加快搭建出安全性更高的管理制度,从而是各网络使用单位与部门,搭建出与之对应的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加大部门内外的沟通与管理力度,搭建出系统全面的事后审计与溯源体系,以此来提升人员的整体信息安全认知。

结语

总而言之,为保证工控网络安全,必须要基于信息技术和工控系统的特征,加快制定出更加切实可行的安全标准和规范。应制定出更加有效的管理制度和防护方案,更好地为工控系统的网络安全提供保障。加大网络安全人员的培训力度,切实维护系统的安全使用,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基于等保2.0的石化企业工控网络安全技术防护应用[J].自动化博览,2022,39(01):123-124.

[2]张春坡.黑岱沟露天煤矿工业控制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研究与应用[J].煤炭工程,2021,53(S1):144-148.

[3]刘刚,林棋,边学文.工业控制网络安全性分析——以中亚某天然气管道为例[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21,37(08):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