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防预防高处坠落安全管理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3

超高层建筑防预防高处坠落安全管理策略研究

寇云蛟,李果微,唐本尧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西南分公司  四川成都 610093

摘 要目前各种超高层建筑在国内迅猛发展,超高层建筑施工不仅在技术上与传统建筑施工存在些许差别,现场安全管理也与传统建筑施工的现场安全管理存在差异。超高层建筑施工中需更加重视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安全管理,并需制定预防高处坠落的一系列相应措施才能切实做好超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交叉施工;安全管理

引言

近年来,国内超高层建筑增多,与此同时发生安全事故的新闻屡见报端,其最大的原因就是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没有落到实处,导致建筑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到位、施工环节存在不安全操作、安全保障措施不到位等,造成建筑施工出现安全问题,因此需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提升施工质量和安全,为有效防范遏制高处坠落事故发生,提升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切实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安全,从严落实十项重点预防措施,对施工现场违规违章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严厉遏制各类习惯性违章行为,切实遏制高处坠落事故。

1  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多发的原因

(1)各级管理者和每个职工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不明确。

(2)对广大职工进行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知识教育不够,职工不熟悉高处作业的操作方法,不熟悉高处作业时必须使用的工具和防护用具。

(3)没有坚持对从事高处作业的职工进行健康检查,致使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精神病、严重贫血病的人员从事高处作业。

(4)防护措施不落实,如未按要求设置护栏、立网、铺满架板、盖好洞口,未按规程规定架设安全平网。

(5)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差,未按规定给作业人员发放合格的安全带、安全帽,有的职工未按规定正确使用或根本不使用安全带、安全帽等必备的防护用品。

(6)职工素质低,建筑业作业人员大多数是临时工、农民工,文化程度多为初中以下,大部分工人未经专业培训考试合格,专业技术素质低,安全意识差,违章冒险蛮干现象相当普遍。

2  预防高处坠落管理措施

按照《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规定:高处作业是指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及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包括高处作业临边、洞口、攀登、悬空、操作平台、钢平台施工及交叉作业等。

2.1  编制专项方案

结合施工组织设计,根据所承建建筑工程特点,编制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专项施工方案,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后,报监理单位项目总监和建设单位审批。审批完成后,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专项方案组织高处作业施工。

2.2  强化教育培训

涉及高处作业的特种作业人员应持有效证件上岗,初次作业人员应接受岗前安全三级教育培训。高处作业前,施工单位应核查特种作业人员证件,并结合“班前教育”“班前会” 对所有登高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尤其要告知作业人员佩戴劳动防护用品等保命设备的重要性。

2.3  开展交底

高处作业前,项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应对岗前安全培训合格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告知作业人员本岗位存在的高处作业危险因素、安全事故防范措施、违章作业的危害、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应急措施、应佩戴的劳动防护用品等内容,安全技术交底应由交底人和被交底人共同签字确认。

2.4  做好个人防护

高处作业人员入场后施工单位应对其进行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施工单位应为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双挂钩安全带(俗称“救命绳”)等必备的安全防护用具。高处作业人员应按 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防护用具,佩戴安全帽时必须系紧下额 系带,安全带(“救命绳”)要有可靠系挂处,应做垂直悬挂、高挂低用。

2.5  加强检査验收

高处作业前,由建设单位牵头,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逐处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验收实行挂牌公示制度,验收合格牌上应明确责任人、验收人员、联系方式及验收日期。

2.6  做好日常检査

项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应结合“日周月”隐患排查治理,会同现场监理坚持每日作业面巡查制度,重点对各类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和维修保养,发现隐患应及时督促整改到位。项目部应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项目部施工员、质量员等管理人员应在施工过程中协同进行监督检查。项目经理带班生产中,应将防高处坠落措施到位情况列为重点检查项。

2.7  开展应急演练

应当制定高处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项目负责人、作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应当掌握相关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内容,每年至少组织1次专项防止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演练,提高高处作业应急处置能力。

3  预防高处坠落技术措施

3.1  基坑临边、上下安全通道防护措施

超高层浇筑多为深基坑工程,在项目进场后在基坑及马道周边搭设标化防护栏杆,同时在深基坑基础施工阶段搭设工具式盘扣式下人马道供作业人员通行,马道外部采用冲孔钢板网防护网进行封闭,安装到基坑底部以后在马道的上下入口设置安全通道及施工便道,局部施工作业区域,防护栏杆内侧满挂密目安全网,悬挂安全警示牌,并设置夜间警示灯。基坑排水沟设置在防护栏杆外侧,采取有组织排水。地面至基坑必须设置上下安全通道,通道两侧设置高为1.2m护身栏杆。

3.2  楼层临边防护措施

周边尚未安装栏杆或栏板的阳台、料台和挑平台周边,雨棚与挑檐边无外脚手架的屋面与楼层周边应设置防护栏杆。在结构四周边线内50cm处设置全封闭式标准防护栏杆,使用材质为镀锌方钢制作,采用红白相见烤漆工艺,1800mm×1200mm,每间隔6米设置一块企业标志,企业标志底板采用1mm镀锌钢板,焊接于内框上。同时临边四周1m范围内不准堆料、停放机具。

图1 标化栏杆

3.3  分层楼梯防护措施

楼梯口和梯段边,必须安装活动式钢管临时护栏,并涮红白相见油漆,顶层楼梯口应随工程进度安装正式防护栏杆。楼梯临边防护设1.2m高的定型化、标准化的防护栏杆,18cm高的踢脚板,栏杆的横杆设为两道,楼梯临边栏杆成品固定件采用专门工具紧固,紧固件根据楼梯特点进行组装,立杆底座采用4个M10膨胀螺丝进行固定。

3.4  电梯井的防护

电梯竖向井口应加装开关式或固定式的防护门,门栅网格的间距不应大于15cm,也可采用防护栏杆,下设挡脚板。电梯井内首层及以上每隔4层(不超过10米)满挂一道水平安全网,平网要挂至井道边四周用钢管(钢丝绳)固定;井内严禁有伸出横杆。

3.5  人货电梯防护措施

1 人货电梯楼层卸料平台进出口处设置金属防护门,防护门高度为1800mn宽度为1600mm(与新电梯匹配),用40*40方管焊接制作,中间设2厚200高防护板、下设200高2厚踢脚板,扇为成品防护网,防护门电梯侧安装开工插销,构件表面全部刷中建蓝油漆及LOGO。

2 在铺设施工电梯进出平台时,可采取定制成品钢脚踏板。

3.6  电梯井楼层门洞及水平洞口防护

1 防护门选用格栅式栏杆,外框为40mm×20mm方管,内部采用20mm×20mm方管,转轴采用16mm圆钢。

2 防护栏高度为1500mm,宽度根据建筑物井口尺寸选定,通常采用宽度为1500mm。

3 在防护门底部安装200mm高踢脚板,防护门外侧张挂“当心坠落”等安全警示牌

3.7  垃圾井道和管道井的防护

垃圾井道应随楼层的砌筑或安装而消除洞口,或参照预留洞口作防护。管道井施工时,还应加设明显的标志。如有临时性拆移,需经施工负责人核准,工作完毕后必须恢复防护设施。

3.8  安全通道的防护

搭设安全通道的部位:临近建筑物的道路;施工现场内的通道;进入建筑物的出入口。根据《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2008处于坠落半径内或处于起重机把杆回转范围之内时,必须搭设双层的防护棚,层距为0.5m~0.6m,顶部用5cm木脚手板搭设的双层防护廊,并铺一层0.75~1mm铁皮防止穿透。

4高空及交叉作业防护措施

4.1 高空作业管理措施

(1)对于重要、大件吊装须制定详细吊装施工技术措施与安全措施,并有专人负责,统一指挥,配置专职安监人员;非专业起重工不得从事起吊作业。

(2)应严格控制对各种起重机具安装验收时的验收程序,并进行现场实验检查以验证是否符合安全使用规范设计要求。

(3)高空作业所需料具、设备等,必须根据施工进度随用随运,严禁卸料平台超负荷使用;移动式操作平合的面积不超过10m2,荷载不宜超过1.5KN/m,还应进行稳定验算,并应采取措施减少立柱的长细比;

(4)起吊过程吊物上零星物件没有绑扎或清理而坠落,起吊前对吊物上杂物及小件物品清理或绑扎,对于零散物品时要用专用吊具进行起吊。

(5加强高空作业场所及脚手架上小件物品清理、存放管理,做好物件防坠措施;高空作业地点必须有安全通道,通道不得堆放过多物件,垃圾和废料及时清理运走。

(6)在高处切割物件材料时无防坠落措施,切割物件材料时应有防坠落措施。

(7)不得上下抛掷,传递小型工件、工具时使用工具袋。

4.2  交叉作业防护

1、交叉作业技术措施

(1)支模、粉刷、砌堵等各工序进行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下层作业的位置,必须处于上层高度确定的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之外。不符合以上规定时,要求设置安全防护层。

(2)模板、脚手架拆除时下方不得有操作人员,且拆除外架前需在外架四周拉设不少于一步距竖向密目网,外架内立杆离结构边缘较大区域拉设水平密目网;模板等物品堆放应当按规格分类码放整齐,地面应平整夯实,叠放高度一般不应超过1.5m;楼层边口、通道口、脚手架边缘等处严禁堆放任何拆下的物件。

(3)结构施工自2层起,凡人员进出通道口均应搭设安全防护棚,由于上方施工可能坠落物件或处于起重机把杆回转范围之内的通道,在其影响范围内,必须搭设顶部能防止穿透的双层防护棚。

2 禁止在同一垂直面的上下位置作业,否则中间应有隔离防护措施。

3 在进行模板安拆、架子搭设拆除、电焊、气割等作业时,其下方不得有人操作,模板、架子拆除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应设立警戒标志,专人监护。

4 楼层堆物(如模板、钢管等)应整齐、牢固,距离楼板外沿的距离不得小于1m。

5 高空作业人员应带工具袋,严禁从高处向下抛掷物料。

6 在塔吊施工区域范围内设置安全通道及人行通道。

4.3  施工过程中高坠防护

1 模板支撑和拆卸时悬空作业技术措施

支设高度在8米以上的高支模时,在高支模支模架每楼层层高处满铺钢跳板,且钢跳板长度方向必须至少保证重叠20cm,避免探头板;支设悬挑形式模板,应有稳固的立足点,拆模高处作业,应配置登高用具或搭设支架。安装墙、柱模板时,应随时支撑固定,防止倾覆。遇有中途停歇,应将已就位的模板或支承件连接稳固,不得单摆浮搁。在楼层拆模时,如有间歇,亦应将已拆下的模板的配件及时运走,防止坠落伤人。

2 钢筋绑扎时悬空作业技术措施

绑扎钢筋和安装钢筋骨架时,必须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绑扎圈梁、挑梁、挑檐、外墙和边柱钢筋时,应搭设操作台和张挂安全网。绑扎立柱和墙体钢筋时,不得站在钢筋骨架上或攀登骨架上下。3米以内的柱钢筋,可在地面或楼面上绑扎;3米以上的柱钢筋,须搭设操作平台。

3 混凝土浇筑时悬空作业技术措施

浇捣离地20米以上的框架过梁雨棚和小平台时,应搭设操作平台,不得直接站在模板或支撑件上操作;特殊情况下无可靠安全设施,必须系好安全带并扣好保险构,或架设安全网。用塔吊、料斗浇捣混凝十时,起重指挥、扶斗人员与塔吊驾驶员应密切配合,当塔吊放下料斗时,操作人员应主动避让,应随时注意料斗碰头,并应站立稳当,防止料斗碰人坠落。

4 幕墙、外墙装饰装修

外装饰为多工种立体交叉作业,在施工作业前必须设置可靠的水平防护棚或安全防护隔离层。贴面使用的预制件、大理石、瓷砖等,应堆放整齐、平稳,边用边运。安装时要稳拿稳放,待灌浆凝固稳定后,方可拆除临时支撑。废料、边角料严禁随意抛掷。

5 水电安装

安装立管,必须将洞口周围清理干净,严禁向下抛掷物料,作业完毕必须将洞口盖板盖牢;

安装立、托、吊管时,要上、下配合好,尚未安装的楼板预留洞口必须盖严盖牢,使用的人字梯、临时脚手架绳索等必须坚固、平稳。脚手架不得超重,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剔槽、打洞时,必须戴防护眼镜锤子柄不得松动。錾子不得卷边、裂纹。打过墙、楼板透眼时,墙体后面,楼板下面不得有人靠近。

6 钢结构、钢平台防高坠措施

钢结构焊接时,可焊接操作平台或吊笼,在钢平台施工过程中,可在主梁上设置刚拉绳,作业人员通过安全带挂设在钢丝绳上,可起到临边防护和安全带挂靠支点作用。如下图2所示

 

图2  焊接操作平台或吊笼

7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防高坠措施

架体安装、提升、拆除时,禁止人员上下交叉作业,清除架上的杂物如模板、钢管、扣件、建筑垃圾等,升降架时,架体上不得有任何人员。同时附着支承防坠落装置必须牢靠有效。

8 吊篮防坠落措施

加强吊篮防坠落装置、吊篮架体、悬吊平台等检查验收,在吊篮安装完毕使用以前,必须从屋面垂下一根独立的安全绳,安全绳在楼顶的攀挂点必须牢固,切不可将安全绳攀挂在悬挂机构上面,顶部挂完后安全绳放置于吊篮的中间,自锁器直接安装在安全绳上面。

结束语

综上所述,超高层建筑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在施工现场中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这就要求广大超高层建筑施工企业在认识施工现场存在的各种问题之后,制定出对应的整改措施,以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切实减少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吉卫星,韩大富,吴延,胡晓斌,段康.超高层施工全过程安全管理探究[J].城市住宅,2018,2502:125-128.

[2]李建明.探析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居舍,2018,23:164.

[3]郑晓云,江娅婷.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控制探究[J].建筑安全,2017,3208:14-15.

[4]崔海宁.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问题及解决措施[J].智能城市,2021,722:118-120.

[5]黄琛.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特征及防治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2,08:31-33.

[6]江柱峰.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评价体系[J].住宅与房地产,2020,03: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