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乘务司机安全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2

地铁乘务司机安全管理研究

徐康

无锡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江苏省 无锡市214000

:随着地铁车辆设备的不断更新,其日常维修管理也越来越健全,由于维修地铁设备而造成的事故也越来越少,因此,作为轨道交通安全的最后一个保障,轨道交通乘务驾驶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变得十分关键,因为其在控制行车、安全调度等环节出现疏忽,造成的安全事故屡见不鲜,成为轨道交通安全的最后一个障碍,地铁安全事故多是驾驶员违反相关的操作规范,不能遵守合理的操作规范,所以需要加大对驾驶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养成驾驶员的良好行车习惯,为百姓的出行安全保驾护航。

关键词:地铁乘务;司机管理;安全管理

随着我国城市地铁的发展速度进入了一个快速的发展阶段,它的发展速度总体上也呈现出巨大的发展趋势。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中,应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入手,形成更为有效地服务大众的现代化城市轨道交通体系,形成安全、便捷、可持续的现代化轨道交通体系,每一次严重的特大安全事故都与数千名居民和地铁乘务员的生命安全密切相关,是对全市公共运输的严重影响,是我国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中重视的问题。

1地铁乘务司机安全作业的重要性

在管理时对司机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表现进行指标化管理,要实现精细化、科学化管理,首先要做到精细工作,真正做到防微杜渐,从驾驶员管理工作的细微处做起。当各位驾驶员经过经验的积累时,杜绝因个人原因而导致的驾驶问题,加强自信心和安全意识。要求司机熟知常见的故障现象,做到心中有数,寻找故障并说清故障点,对排故过程熟记于心。培训司机进行规范驾驶,可以严格遵守标准,为地铁运行周期的稳定提供安全保障。确保实施地铁运行程序,必须严格遵守列车运行图,司机必须严格遵守时间表的标准,如果驾驶员不按照要求进行,如果驾驶时的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做好瞭望,也没有进行对道岔、标志、入路的确认等工作,就可能把已经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转化为严重安全事故,所以,驾驶员对自己进行严格要求,才能确保地铁正常运行时的安全性,也才能确保旅客的安全性,给旅客带来了良好的保障。

2地铁司机行车中不安全性因素

2.1地铁司机的选拔。

在运行中,一种是适应能力强、情绪稳定的员工,以及在进行地铁司机的选择和培训时,要根据实际需要,做好心理测试,使各种意外事故发生的概率进一步降低,确保安全行车;其次,地铁司机的应变能力和驾驶训练之间的关系,要根据不同的环境,进行正确的处理。要适应各种工作,必须有针对性地教育脾气暴躁的司机,提高行驶中的人为因素,逐步使行驶的安全可靠,就必须运用技术培训、心理素质等。

2.2强化地铁司机的日常培训。

首先,要提高司乘人员在行车中的安全思想意识,让员工认识轨道交通在社会民生、国家建设中的关键作用,让其在本职工作中更加突出的起到行车保安的角色,把轨道交通的平安运行变成管理工作的重点,因此它对公司、对个人生命财产、对社会安全都有着很大的意义。其次,要培养正确的公共服务意识,目前的轨道交通不但要比其他交通更为便利,同时轨道交通的运行与公众的权益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树立服务公共服务工作,把行驶安全与公众两者互相影响,真正建立为公众服务、为乘客服务的思想观念。三是强化对地铁驾驶员的技术培训,在安全驾驶中努力学习知识,学习服务水平,从而增强驾驶员的技术水平,从而达到实践的目的,加强对地铁行车技术的认识。最后,要想把地铁驾驶员的应变处理能力提升到地铁的运行中,必须要提高地铁驾驶员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的能力,这是避免和降低行车中意外的最大途径。

3地铁乘务司机安全管理措施

3.1必须要养成良好的安全行车的习惯。

首先,做好行车的安全检查,必须养成良好的行车习惯。对关键模块进行大规模的安全检验,有效地确定驾车作业的风险,及时发现驾车作业中出现的事故,减少司机本身的侥幸心理,提高管理意识,确保安全驾车习惯。其次,巡检现场可以依据现场的控制或区间进行暗查,通过录像、录音等方式,对区段进行试验,行车命令的试验,最主要的是探测地铁乘务司机的标准操作水平是否满足相应的标准,在巡检现场可以根据现场的控制或第三部分,对地铁乘务员的标准进行评价,企业要制定详细的、操作性强的考核标准,统一规范地铁乘务员的操作行为,使地铁乘务员可以通过规范考核,认识到自己在驾驶技术上的不足,看到自己的驾驶陋习,并马上改正。

3.2多采用智能化培训的方式提升技能水平。

相关部门要强化对乘务驾驶员的规范操作和培训,培养其良好的操作习惯。对在线运行的地铁乘务驾驶员进行企业可利用待班时间进行桌面演练,下班后进行故障实操和故障排除演练,定期采用技术比试和兴趣小组模式积极开展规范操作培训,加强对规范操作的考核,这样既可以提高地铁乘务驾驶员的安全操作,又可以提高整个驾驶员的总体业务水平,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操作水平。

3.3强化安全管理的责任心。

在运行期间,地铁司机基本上都是单兵作战。因此,在运行过程中,必须要有高度的警觉,要有高度的职责,要有自己的安全责任意识。事关民众出行安全的地铁列车运作人员不能有丝毫闪失,否则会导致安全隐患产生重要的影响。当前,中国地铁司机正逐步向年轻化发展,年轻一代地铁司机的经历相对欠缺,观念转变比较快,安全意识有时会相对欠缺,所以轨道交通经营公司要举办形式多样的安全意识教育会,对轨道交通司机开展大量的安全培训。在公司内建立人人讲安全、人人要平安的良好氛围的同时,各种形式多元化的安全意识教育会等多种形式,持续提升地铁驾驶员的红线意识,有效地推动地铁行车的安全,有效地提升地铁驾驶员的安全意识。

3.4落实好现场管理制度。

加强现场监督,下大力气整治劳动作业中的违章、违纪问题。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新地铁司机,刚经过考评,还在实习过程中,企业可以采取两人代班、轮流坐班的方式;长假上的地铁司机,需要重新训练驾驶技能,培训合格后方可以返岗运营,严把站点管理质量关,地铁乘务整体安全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4.结束语

地铁乘务司机安全管理是整个地铁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它能够有效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物的不安全状态,将地铁行车过程中发生故障的概率降到最低,因此必须要落实地铁乘务司机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增强其安全意识,强化现场管理,制定较为合理的奖励制度,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司机安全驾驶的意识。

参考文献

[1]龙威,张红欣.地铁乘务安全管理及控制对策[J].都市快轨交通,2020(01):52.

[2]张会超,董立霞.地铁乘务安全管理及控制对策[J].中国商业出版社,2019(04):12-13.

[3]徐树亮.地铁多线运营后的安全管理模式 [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