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2

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运用

冯健楠

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710082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建筑工程的要求已经成基础质量安全想着建筑功能性、文化内涵以及美感、节能环保效果方面关注。同时,文化自信的提出,标志着人们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使其能够应用在各个领域当中成为了重中之重。因此,本文基于建筑规划设计的研究情况,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当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领域的作用以及运用的策略,为实现文化自信,满足人们对于建筑规划设计的多方面运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建筑;规划设计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实现了建筑设计的国际化与现代化。但是,在中国建筑规划设计现代化的过程中,具有民族传统以及文化精神的建筑作品相对非常少,传统文化以及民族特色的建筑领域也在逐渐消失。作为新一代的建筑师以及设计师,肩负着复兴建筑规划设计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义务。在新时期的建筑规划设计中,参与人员需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实现和促进新时期建筑艺术作品和审美习惯使传统文化得以复兴,并以传统文化和现代的技术并存,实现文化的赋能,更好的完成新时代我国建筑规划设计。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领域的重要作用

(一)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近年来,在持续快速城市化的影响下,许多建筑规划设计更加注重效率和质量,而较少关注建筑风格、特色、文化内涵等方面,与地区的民俗文化和城市的历史形象没有产生联系,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以及文化的需求。因此,为了能够实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设计师需要将传统文化的设计理念、色彩、结构融入到建筑的规划设计中,丰富建筑的文化内涵,突出地方民俗文化、城市历史定位的需要。

(二)传承传统建筑文化

在现代的建筑规划设计中,我国的建筑规划设计受到西方建筑理念的深刻影响,建筑物是以西方文化以及设计的理念来开展的。尽管中国传统文化拥有者独创性、多元化的特点,但是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相对较少,人们的审美观在偏向于西方文化设计的背景下产生了偏离,逐渐质疑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下的建筑规划设计是否拥有美感的问题。因此,在新时期,我国的经济规模总量已经位列世界前列,建筑规划设计更需要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够实现复兴和发展。所以,在新时期的建筑规划设计中,建筑师以及设计师需要应用传承传统的建筑文化。运用类似于北京紫禁城的中轴线对称、苏州园林式建筑、北方四合院等设计理念与现代建筑融合,促进建筑文化属性的实现。

(三)推动建筑设计创新

由于现代建筑的不断变化,标准化与机械化的建筑设计满足了工业的需要。但是,为了确保建筑规划设计的有效性,需要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从建筑方案、设计理念以及设计思想角度融合传统文化,才能够推动和创新建设设计,更好的实现东西方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例如:在设计理念上,传统文化中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等理念在传统建筑设计中有所充分的提现。在设计师进行规划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来实现建筑设计,将现代建筑中的规划和设计更好的提现人们的价值观以及文化的需求,为现代建筑创新提供基础。在设计理念层面,采用传统的设计规划,进一步的适合建筑发展的可行性、必要性。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运用的有效策略

(一)合理选用传统建筑材料

在建筑规划设计当中,建筑材料作为建筑基本元素与建筑文化的思想息息相关。在现代建筑规划设计的阶段,设计师根据标准化建筑与传统建筑的材料运用存在差异,灵活性使用各类现代建筑材料、传统的建筑材料实现传统建筑材料的文化内涵,实现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的建筑深度融合。例如:在中低层的建筑屋顶设计中,可以采用传统建筑文化中的“瓦”元素来构建现代建筑,形成具有独特特征的拱形和传统文化分为的屋顶。

又如:在张家界六甲酒店基于湘西传统建筑语言,将青石、红松等建筑材料用于酒店的立面设计,并结合不锈钢、玻璃等现代材料,营造了烟熏黑桃花心木窗格、桃花心木门、蓝石板地板、白墙等传统文化元素。因此,酒店具有湘西传统的建筑风格。

(二)推动建筑规划理念创新

建筑理念的创新相比较于上世纪80年代而言发展呈现了停歇不前的状态。由于改革开放以后,现代建筑的规划设计主要参考的是西方的文化意识,参与规划设计的专家也是学习西方文化理念,建筑物的整体形态中国传统文化较少、较低。在步入新时代以后,中国的建筑规划设计理念也随之进行创新,创新的根本在于将现代建筑规划设计的理念由偏向于西方向着东西方文化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更好的运用传统文化理念结合技术实现创新,促进建筑规划理念创新。

例如:在建筑选址规划方面,可引入“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在建设项目的生态理念下,充分的尊重自然规律、天人合一的思想,寻求人与自然的共鸣和谐,减少建筑项目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同时,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可行性分析引入:“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等具有包容性的发展理念,协调多学科的建设项目协同设计。在建筑设计的初始阶段,可以引入“强本节用”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减少不必要的施工费用,合理控制施工成本。

(三)借鉴传统建筑结构形式

在现代建筑的结构形式设计中已经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高层建筑的规划和设计中,为了能够有效的融合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师可以从梁、斗等建筑结构形式结合。将古典建筑结构的原理和其他形式作为建筑结构规划的理论基础进行提炼,然后结合自身的思想和建筑施工的实际需要。完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赋予传统建筑结构新的内涵。

例如:在四川眉山中医医院采用的是传统的穿斗式建筑结构,利用简单的多梁进行结构连接设计。斗枋、纤子等木制构件也得到了符号化和艺术化处理,不仅强调了结构特征和传统文化内涵,而且在建筑功能和空间布置上打破了传统结构的界限。在房间造型方面,大量的采用了天井的传统建筑元素,更好的体现出了传统文化。同时,为了能够展示天井的实际作用,更是在建筑内容放置开放的中庭空间,将天井周围的立面雕花、木质构件、花卉窗等,使人们对于传统建筑文化有了深入了解认识。

(四)更新建筑色彩设计理念

在现代建筑的规划设计中,色彩的选择以及搭配基于西方的视觉艺术元素来进行的,忽视了中国人的内在审美以及传统文化内容的审美。因此,为了能够解决这一类问题,设计师需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艺术,与西方的色彩积极的结合,更新整个现代建筑的色彩设计,促进色彩设计符合中国审美理念。例如:在江浙地区的色彩搭配和选择上可以选用白色、灰色作为主要的颜色,突出江南建筑白墙灰瓦的建筑特点。中原地区则是以红色、金色、白色作为主要的颜色,将建设色彩的搭配更加倾向于四合院的设计等。

同时,公共建筑的色彩搭配中,设计师可以根据功能来制定色彩搭配的思路,使人们能够在建筑中观看到传统文化色彩的影子,更好的突出建筑文化属性。例如: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色彩搭配中,就采用的“中国特色、时代精神”的中国红定位,选择了红色作为主要的色调,让参观者能够观赏建筑,产生民族情感的共鸣。

三、结语

综上,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文化自信的提出,各个行业都需要认真落实文化素养。在建筑规划设计当中,设计师将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进行合理、科学的引用,让人们能够看到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的融合,提高美感。本文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作用分析,认为能够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同时能够传统的建筑文化、推动建筑设计的创新等。最后,本文提出了通过合理选用传统建筑材料、推动建筑规划理念创新、借鉴传统建筑结构形式、更新建筑色彩设计理念等策略实现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张毅强,于莎莎.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融合运用策略[J].城市建筑空间,2022,29(01):154-156.

[2]余丹.我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21,47(03):45-46.

[3]常程.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1(01):22-23.

[4]蔡鹭明.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体现分析[J].居舍,2019(33):83.

[5]江顺,李远来,王洋.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体现分析[J].地产,2019(22):30.

作者简介:冯健楠(1987.10),男,陕西西安人,汉,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国土空间规划和城市更新

邮寄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劳动南路178号 电话:15809290223 冯健楠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