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条件勘察在岩土工程调查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2

工程地质条件勘察在岩土工程调查中的应用

杨宏莲,李晓峰

陕西地矿第二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 陕西渭南 714000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是安全施工的基础,也是确定拟建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的主要方法。工程地质条件调查是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充分了解拟建区域的工程地质条件,才能结合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制定合理的方案,为进一步处理或施工提供指导。

关键词:工程地质条件勘察;岩土工程调查;应用

1岩土工程中场地工程勘察内容

1.1自然地理条件勘察

每个地方的前提条件不一样,因此场地工程的建立一定要考虑当地自然环境。实际测绘工作理应根据当地地形具体,选用合理的测量法。除此之外,还要分辨气侯,包含亚热带或是亚热带气候,刮什么样的风,下什么样的雨,有哪些地形特征等。自然条件调研都是地质工程中场地工程的调查具体内容之一。请需注意有没有地形腐蚀等。

1.2对地下工程的勘察

地下工程中有时候带有隐性有害物,其实是对工程项目持续发展的安全威胁。或者是有未研发的“地下宝藏”,假如调研不到位,就很有可能危害这种“藏宝”。地下工程勘测在选址中起到重要作用。选址时,首先清除不良地质最直接的伤害和潜在的伤害,次之防止地基土特性不符合要求,严重危害建筑物抗震等级性能,三是地表水不可严重危害建筑物地基。地下工程精确测量,即选址精确测量,从多方面而言都是合理的,以保证选址能够确保安全施工。

2特殊岩土体特征

岩土体特殊特性研究是工程地质条件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岩土工程勘察质量和重要指标,也是预防和控制安全施工问题的前提。因此,加强对岩土体特殊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拟建区域内的特殊岩土主要为人工填筑、软土、液化土层,其特征为:(1)人工填筑:拟建场地内填筑物主要由①层分布于地表的杂填土组成,松散~稍密,浅部主要为碎石、砼块石。砖、砾石、粘土等组成复杂,主要为老房子的拆迁开挖、回填、地基平整,中下部以粘土夹碎石填土及少量建筑垃圾为主,下部为耕地30cm。基坑后期施工时,开挖土层,仅分布基坑边墙。由于土层组成复杂,密度低,基坑侧墙外露部分需要清理和支护,以保证基坑侧墙的安全。软土:拟建场地内分布第四系饱和软土地层,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地基土③-1层、④-2层浅层有机粘土,软塑性,压缩性高,机械强度低,不利于基坑开挖;第二类为地基中下部⑥-2层和⑦-2层泥炭土,主要为局部软塑性、局部软塑性、高压软塑性和局部中压缩性。力学强度与第一类软土相似,呈透镜状或薄层状分布。第二类软土位于基坑开挖深度以下,对基坑影响不大。

3岩土工程如何开展工程地质分析

3.1基坑开挖支护建议

在岩土工程勘察中,一般着重于基坑边坡工程、邻近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异常变形的勘察。测量完成后,应将工程期间获得的参数与前期预测的参数进行比较和分析。如果比较后两个参数之间的偏差较大,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明确研究。针对工程基坑开挖过程中出现的误差或变形问题,应及时调整相应的参数,主要是保证数据和信息采集的科学性,对整个工程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工程开工前使用仪器设备进行科学计算,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

3.2断层地段施工的处理方案

在优秀地质环境气象预报的前提下,综合分析断层带情况,包含断层带总宽、填充物、地表水标准及隧道施工中心线与断层线的方向协调关系。开工前,应根据施工技术机械设备,剖析常见故障条件下的施工技术,并报工程监理准许。断层部位发生涌水时,采用排堵紧密结合的处理方式,最大限度降低断层部位各施工工序之间的距离,保证断层部位全二衬、全封闭式,降低岩层储存、松脱、地压扩大。

3.3桩基技术

施工前应明确掌握设计资料和勘察地质资料,根据地质条件的差异,结合泥浆性能要求和钻孔锥的选择,确定科学的施工方案,然后选择科学的施工进度计划。桥孔灌注桩技术施工应在充分了解地形的基础上进行。施工中应及时解决问题,确保桥孔灌注桩技术的安全运行。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地下水情况时,应妥善解决后进行下一步施工。如遇淤泥情况,应及时验收,保证工期,防止渗漏。

3.4边坡治理

为了保证边坡的稳定,一般主要有两种计划方案。一个是发掘大陡坡,直至抵达相对稳定的陡坡。另一个是创建支撑点结构。在大多数情况下,技术工程师只靠挖坡或建造挡墙没法平稳坡度,独立采用这几种对策成本相对高、费时间。接着,技术工程师执行预应力锚索技术,进一步加强边坡工程项目。用预应力锚索技术维护保养边坡一般是岩土锚固技术在边坡施工中的操作过程,最重要的材料是水泥砂浆。施工队伍在锚索顶端底端与周边附近岩层中间打造了科学合理的锚固态,随后运用锚索预应力钢筋的特征,保证公路边坡一体化,完成边坡平稳。若不能确保结构缝隙深度拓展,就无法满足防护要求。预应力锚索工作中技术最大的特征是可以减轻结构净重,降低施工材料费用和,全方位维护保养边坡的安全性和稳定。

4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4.1饱和砂土液化评价

根据以上讨论,拟建区域基底土20m深度范围内存在③层、④-1层、⑤层饱和粉土,初步确定液化潜力;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的有关规定,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法,按8度抗震设防烈度对现场28个钻孔进行了地震液化评价,16个钻孔未液化,12个钻孔轻微液化。现场液化点分布不均匀,液化指数为0.01~4.99,粉土层③、粉土层④-1、局部粉土层⑤均为液化土层。综上所述,拟建场地地基按8度地震烈度考虑为轻微液化。

4.2软土震陷评价

根据拟建基底埋深(-17.4m,高程1872.80m),可以得出结论:基底施工时,基底表层③-1有机粘土、④-2有机粘土基本开挖,不存在软土地震沉降的危险;在地基土中部,⑥-2层,⑦-2层泥炭土,以上土层虽然呈透镜体或薄层分布,但以局部软塑为主,但⑥-2、⑦-2层最大分布厚度为3.2~3.7m,若采用桩基。桩端持力层上方有连续的⑥-2层和⑦-2层软泥炭土,桩基设计应考虑软土长期固结沉降对桩负摩阻力和软土地震沉降的不利影响。地基土下部局部分布有⑦-2层泥炭土,以塑性为主,呈透镜状分布,分布不连续。埋深107.20~108.40m,揭露厚度1.50~1.60m,可忽略地震对软土地震沉降的不利影响。

5岩土工程地质勘察质量控制方法

5.1地质制图优化技术

由于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所带来的挑战,对地质填图技术的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地质工作者应重视工程制图技术的应用,结合工程实际,对工程进行深入调查,结合现场地形地貌特征,准确获取不良地质信息,确保地质制图技术应用的有效性。结合岩土工程性质及成因,判断岩土地层风化状态,为工程施工提供较好的依据。

5.2推动勘探技术系统发展

因为地形和地质条件的差别,工程地质勘察重重困难。因而,提议重点关注形式和结构的地形地质条件,融合测量技术和方式的发展状况,明确精确测量深度和勘探深度。与此同时,应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设计方案不一样之间的距离,融入地形的差异多元性,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勘探。对勘探深度、勘探深度和精密度进行分析。

5.3加强勘察人员的素质培养

现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能力不太高,是与勘察人员的技术以及学历阶段、专业素养和主要专业技能紧密结合。最先,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专业技能,确保技术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操作过程能力。第二,提升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人员在职人员考评,确保具有相对应勘察资质。提升专业建设。相关部门理应制订有目的性的调查管理方案,优化调查员工素质管理方法,确保调查工作中依照有关标准高效执行,统一调查结论。

6结论

总之,岩土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对土木工程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测量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避免传统岩土工程发展中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岩土工程勘察中现场工程地质条件的评价可以大大降低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张伟伟.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21(5):201-202.

[2]邵云海,罗建鸿,李迪翔,王刚.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质量控制因素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1,6(2):171-173.

[3]李向群,王栋,李宗效.芜湖市某拟建工程地质勘察和岩土工程评价[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20,37(5):27-30.

[4]王猛.浅谈岩土工程中地质勘察处理技术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20(18):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