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综合评估在慢阻肺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老年综合评估在慢阻肺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李韬

建水县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云南建水 654300

摘要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临床护理中采用老年综合评估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从而探寻更为合理的评估方法。方法:以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入院治疗的老年慢阻肺患者共计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评估方案的为对照组,为20例,采用综合评估方案的为观察组,为20例。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临床呼吸效果进行评估。 结果:分别从患者症状、活动能力、对日常生活影响角度对护理进行评分,常规评估方案下,对照组以上各指标结果分别为(62.97±6.26)分、(67.29±9.76)分、(55.83±5.56)分,综合评估方案下,观察组各指标结果分别为(63.46±4.86)分、(68.63±9.49)分、(56.98±5.08)分,观察组各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老年慢阻肺临床护理中采用老年综合评估效果较好,可广泛应用。

关键词】慢阻肺;老年综合评估,临床护理

慢阻肺作为临床常见病症,以老年群体为主,近些年,发病率逐年升高[1]。慢阻肺关乎肺部健康和人体正常呼吸,如果未能及时治疗,可能诱发肺心病、呼吸衰竭等并发症,严重者会威胁生命安全[2]。加之慢阻肺患病时间较长,为此在该病的治疗中,还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为使得护理干预的针对性更强,我院对老年综合评估慢阻肺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试验,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次试验对象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40例慢阻肺患者,所有患者CT,肺功能检查均诊断为慢阻肺。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0例,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8例,患者最小年龄64岁,最大年龄86岁,均龄(74.53±4.89)岁,最短患病时间半年,最长10年,均值(6.19±1.76)年。观察组20例,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 7例,患者最小年龄65岁,最大年龄85岁,均龄(74.27±4.91)岁,最短患病时间半年,最长1年,均值(6.26±1.83)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对此知情并自愿参加。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评估方案,观察组采取老年综合评估方案,内容为:1)建立评估小组。选取主治医师、护士长和责任护士各一名,组成老年评估小组,并对其进行专业培训;2)指定评估量表。在遵循国家规定,并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制定评估量表,内容涉及尿失禁评估、跌倒评估、精神心理评估、智能评估、生活能力评估等;3)实施专项护理。依据上述评估量表为患者进行评估后,依据评估结果为患者进行专项护理,主要涉及的内容有四项,首先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就慢阻肺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如何预防、治疗方案、治疗效果等内容,向患者及家属进行普及,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疾病意识,积极配合治疗。其次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老年慢阻肺患者会遇到呼吸、活动等多种困难,特别是窒息感会让患者产生濒死恐惧感,易出现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不利于临床治疗,医护人员要与患者及时沟通,疏导不良情绪。其次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科学药物治疗、剂量、服用方法对慢阻肺病情控制有积极意义,医护人员应给予正确指导,避免患者盲目用药。最后还需对患者进行相应的运动和呼吸功能训练,医护人员需结合患者病情和耐受程度,设计运动方案,增强患者身体免疫,同时为恢复患者受损的肺功能,可帮助患者进行腹式呼吸、呼吸操以及吹气球等训练,帮助呼吸功能恢复;4)做好随访。患者治疗结束出院后,做好电话随访,对患者后续恢复情况和治疗情况充分了解,并为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叮嘱患者复查时间,并采用老年综合评估量表为其进行二次评估。

1.3评价标准

依照老年综合评估量表,对患者护理后的临床症状、活动能力以及对日常生活影响进行评估,分数越高寿命受影响越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卡方值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临床症状、活动能力和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进行评分,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较护理前,各项指标评分均降低,就两组而言,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护理前后评分对比(X±S,分)

分组

例数

时间

症状评分

活动能力评分

对日常生活影响评分

观察组

20

护理前

63.46±4.86

68.63±9.49

56.98±5.08

护理后

50.79±4.37

54.36±7.25

42.52±4.28

对照组

20

护理前

62.97±6.26

67.29±9.76

55.83±5.56

护理后

59.24±5.73

62.16±7.83

51.26±4.31

3结论

老年人常见病症中,慢阻肺是其中一种,患者会出现咳嗽、咳痰、气短、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3]。加之老年慢阻肺患者会出现窒息等危及生命的病症,难免产生恐惧心理,这也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4]。而采取综合评估,对患者情况做充分的评估、了解,对今后开展临床护理有更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在本次试验中,我院对慢阻肺患者开展综合评估方案,内容涉及尿失禁评估、跌倒评估、精神心理评估、智能评估、生活能力评估等。依据评估结果对患者展开护理干预,结果显示,与常规评估方案相比,综合评估护理干预的患者,在临床症状、活动能力和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等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为此,在慢阻肺临床治疗中,采用老年综合评估更有利于掌握患者个体情况,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并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康瑞霞, 李艳丽. 老年综合评估在慢阻肺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 2018, 13(20):129-130.

[2]唐丽丽. 老年综合评估在慢阻肺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 5(7):121, 124.

[3]宋琴. 不同护理模式对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的比较. 特别健康, 2017, 13(15):143-144.

[4]王春娇, 毛华, 张陈晨. 优质护理提升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研究.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 24(20): 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