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患者优化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危重症患者优化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研究

龚玉兰

普洱市人民医院  665000

摘要目的:分析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接受营养支持治疗的120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营养支持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的总发生率较低(P < 0.05)。结论:对危重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护理,可有效降低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缓解病情。

关键词营养支持护理;危重症;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

引言

随着医学领域临床营养理念的不断更新,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营养支持疗法的概念刚出现时,人们认为营养支持只是对危重病人起辅助作用,是为了帮助他们度过机体的应激反应阶段。现在的营养支持疗法更倾向于通过“营养疗法”来增强患者的自身免疫力,减少并发症,促进疾病的改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接受营养支持治疗的120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60例/组)。观察组患者中包括男32例、女28例;其平均年龄(57.15±7.03)岁;其中,有18例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有16例发生严重创伤的患者,有11例重症感染患者,有13例颅脑疾病患者,有2例严重烧伤患者。对照组患者中包括男34例、女26例;其平均年龄(56.90±6.74)岁;其中,有16例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有17例发生严重创伤的患者,有10例重症感染患者,有14例颅脑疾病患者,有3例发生严重烧伤的患者。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比,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并积极治疗其原发病。
    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接受营养支持护理。为使患者更积极地配合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如向患者详细讲解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重要性、作用及注意事项,同时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中,有必要加强危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在对危重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的过程中,为了达到理想的营养支持效果,还需要选择合适的肠内喂养时机[1]。例如,对于活动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延迟肠内营养。如果出血停止,可以开始肠内营养支持。对于腹泻患者,应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在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之前,应消除肠梗阻、吸收不良和消化道出血的问题。肠内营养支持是一种侵入性操作。为了保证肠内营养支持的安全和健康,作为一名护士,必须保证操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严谨性。比如各种手术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肠内营养支持的所有工具和营养液必须干净、卫生、无菌。护理人员还必须在手卫生的前提下对病人进行各种操作。病人用营养液支持1小时后,护理人员可适当将病人床边抬高至30°~ 45°,以帮助病人有效呼吸,减少反流和误吸的发生。在灌注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在饲管末端放置加湿器,保证营养液的湿度在合理的范围内。每次对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前后,护理人员都要做好患者口腔和鼻腔的护理工作,避免感染和溃烂。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后,应尽快从肠外营养过渡到肠内营养。营养支持方法包括口服和管饲,既保证了人体内的营养支持,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免疫力,为其机体恢复提供了能量基础。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观察并比较两组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1.67%,对照组患者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28.33%,二者相比,χ²=5.208,P=0.022。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n(%)]
 

组别

例数

导管相关并发症

代谢性并发症

胃肠道并发症

感染性并发症

共计

观察组

60

0(0)

2(3.33)

4(6.67)

1(1.67)

7(11.67)

对照组

60

2(3.33)

3(0.05)

8(13.33)

4(6.67)

17(28.33)

χ²

/

/

/

/

/

5.208

P

/

/

/

/

/

0.022

3 讨论

营养支持是为了治疗或缓解疾病,增强治疗的临床效果。根据营养学原理,所采取的治疗措施不仅仅是提供营养,更重要的是使细胞获得所需的营养底物,进行正常或接近正常的代谢,从而维持基本功能,保护或改善器官组织的功能和结构,提高包括免疫功能在内的各种生理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目前,它已成为危重病人治疗中不可或缺的方法。通常而言,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包括肠内营养支持、肠外营养支持。其中,肠内营养支持侧重于通过患者胃肠道为其提供营养物质及相关营养素

[2]。肠内营养种类可分为匀浆膳、要素膳两种,匀浆膳包含的营养成本贴近于常规膳食,各式各样营养素通过天然食物提供,对应的食材包括有谷类、薯类、果蔬、肉类食物等。匀浆膳有助于恢复危重症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同时对肠黏膜可起到保护作用,缓解机体的代谢分解,促进蛋白质合成。要素膳包含有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电解质等,在肠内占据极小容积,经由肠道直接吸收。通常适用于胃肠道功能正常或部分胃肠道功能正常,难以摄入足量常规食物,以保证机体营养需求的危重症患者。
    综上所述,对危重病人进行营养支持治疗是必要的。对危重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护理,可有效降低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其在ICU的住院时间,减轻病情。
参考文献
[1] 郑飞玲,黄少华,李 健.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在ICU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9,9(19):132-134.
[2] 范 华.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2):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