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全科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徐建

贵州省乌当区新场卫生院,贵州贵阳,550021 

摘要:目的:分析心力衰竭应用全科治疗的方法及其综合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   50例患者应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应用全科治疗,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F、LVD、LVWP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为86.00%,观察组治疗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全科治疗,可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综合疗效,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心力衰竭;全科治疗;临床效果;心功能

心力衰竭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心力衰竭整体发病率有升高趋势[1]。心力衰竭患者通常病情较严重,并易出现相关并发症,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需要尽早治疗。鉴于心力衰竭疾病进展与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较多,实际治疗中需要同时兼顾多种因素,随着全科医学的发展,其在心力衰竭治疗中逐步得到应用,并证实了治疗的有效性。本文以我院2020年2月-2022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不同治疗措施的相关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旨在更好的为心力衰竭患者的全科治疗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0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52-78岁,平均(67.86±5.25)岁。基础疾病类型:高血压性心脏病15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21例、扩张性心肌病10例、风湿性心脏病4例。观察组:50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50-77岁,平均(67.84±5.28)岁。基础疾病类型:高血压性心脏病14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20例、扩张性心肌病11例、风湿性心脏病5例。患者均确诊为心力衰竭,患者或家属同意相应的治疗方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较小,满足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指导患者需要卧床休息,根据血氧饱和度监测结果,为患者实施吸氧治疗;根据患者血糖、血压水平给予降血压、降血糖治疗;治疗中使用的西药包括常规性利尿剂药物、洋地黄类药物、ACEI、β受体阻滞剂以及扩血管药物。

观察组:对患者采取全科治疗,告知患者卧床休息的重要性,做好心电监护,吸氧治疗;综合患者心力衰竭病情严重程度、有无合并肺部感染、年龄情况等,指导患者使用洋地黄强心药物;如果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暂不使用洋地黄强心药物;如果患者合并心绞痛,指导其使用硝酸甘油治疗,如果患者合并高血压危象,可指导患者使用硝普钠治疗;对于伴有强烈疼痛的患者,可为其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止痛治疗;对合并肺水肿并伴有呼吸困难者,可给予吸氧、呋塞米利尿、去乙酰毛花苷强心、氨茶碱平喘等治疗;合并呼吸道感染者需要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药物治疗同时指导患者需要重视日常保暖,预防感冒与感染,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严格控制好食物中的钠盐、糖以及水的摄入;日常生活中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避免过度劳累以及出现焦虑、紧张、情绪激动等,注意饮食起居的规律性。

在所有患者治疗3个月后综合评估疗效。

1.3观察指标

(1)治疗后心能指标,即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左室后壁厚度(LVWP);(2)患者综合疗效,结合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评价,显效:心功能达到Ⅰ级或者心功能提升2个级别;有效:心功能达到Ⅱ级或提升1个等级,无效:不符合上述要求者,显效率与有效率整体纳入总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后心功能指标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F、LVD、LVWP分别为(36.58±4.29)%、(62.60±5.08)mm、(12.58±5.20)mm;治疗后对照组患者LVEF、LVD、LVWP分别为(32.28±4.35)%、(67.35±6.16)mm、(15.43±5.38)mm,观察组治疗后相关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患者综合疗效分析

观察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有40例、9例、1例,总有效率98.00%(49/50);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有32例、11例、7例,总有效率86.00%(43/5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4.891,P=0.027)。

3、讨论

心脏疾病随着病情发展会进入终末阶段,即心力衰竭,而结合当前关于心力衰竭的研究分析,其病因较多,除了心脏本身存在相关病变外,同时还包括其它心脏之外的相关疾病,比如维生素B1缺乏、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需要从多方面加强综合治疗

[2]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通过综合治疗,与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相比,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同时患者治疗后相关心功能改善更明显,提示全科治疗在心力衰竭治疗中更具优势。与国内部分文献报道[3]结论存在一致性。

分析本次研究结果,心力衰竭本身病因不同,且不同患者合并的基础疾病、症状表现等也会有所不同,而常规西医治疗中侧重于疾病本身,且治疗方案较固定,忽视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未充分考虑相关因素对患者病情的影响。全科治疗中则可兼顾多个方面,能够充分考虑患者个体差异,在西医药物治疗的同时,注重对患者生活习惯、饮食以及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干预,最大程度消除各类因素对疾病治疗的影响,从而保证综合疗效。

综上所述,对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全科治疗,可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综合疗效,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汤敏.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因子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16(12):137-138.

[2]黄剑钊,钟倩春.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对重症心力衰竭急诊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32):14-16.

[3]钟远娟.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房颤的临床疗效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28):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