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用于上肢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超声引导下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用于上肢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

张斌,苏群,黄旭骄

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人民医院麻醉科565200

[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用于上肢手术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7-20227月收治单侧上肢手术患者160例,根据患者手术部位和相应臂丛神经阻滞入路,分成ABCD对照组和E组(研究组)五组,比较ABCD组患者与E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E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高于A组、不良反应较各对照组少(P<0.05)、各手术部位应阻滞神经较各对照组全面结论:超声引导下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具有阻滞成功率高、区域阻滞完善可靠、选择性较强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在上肢手术神经阻滞中有绝对优势。

关键词: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上肢手术;超声引导;麻醉效果。

臂丛神经阻滞作为上肢手术麻醉的历史非常悠久,随着超声应用,臂丛神经阻滞取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但由于解剖变异和上肢止血带的应用,这些神经阻滞方法也有一定的阻滞不全或(和)局限性。本研究探索超声引导下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用于上肢手术取得了完善的麻醉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后(德医伦【2021】007号),所有入组患者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纳入标准:(1)愿意参与本研究的患者;(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级Ⅰ~Ⅲ级;(3)能合作患者;(4)单侧上肢手术患者。排除标准:(1)不愿意参与本研究、不合作患者(2)局部畸形患者;(3)对局麻药过敏患者;(4)严重心肺功能不全;(5)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患者;(6)全身和穿刺部位感染患者。选取我院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择期行单侧上肢手术1572岁患者 160例,根其手术部位将其分为A组(肩部手术),B组(肘部手术),C组(臂手术),D组(手和腕部手术)每组20例和E组(肩部、肘部、前臂、手和腕部术各20例患者)。各组患者在男/女、平均年龄、BNI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入手术室常规监测生命体征指标均正常,开通静脉通道,安置各需体位,局部消毒、铺无菌巾,由同一组麻醉医师在512HZ超声高频线阵探头引导下完成操作。A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阻滞,B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阻滞,C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锁骨下神经阻滞麻醉,D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腋窝臂丛+肌皮神经阻滞麻醉1。E组肩部手术患者采用超声引导颈浅丛、C5、C6神经根阻滞麻醉;E组肩以下手术患者采用超声引导C5、C6、C7神经根阻滞麻醉,短轴平面放置超声探头,先定位C7横突(无前结节呈“靠背椅”征),依次向上定位C6、C5横突及其上方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影即相应颈神经根,采用平面内或平面外穿刺技术,紧贴目标神经根周围,回抽无脑脊液及血液,低压注入0.5%盐酸罗哌卡因24ml[2],阻滞C7神经根后在其内下方避开胸膜顶再注入0.5%盐酸罗哌卡因5ml。神经阻滞不全患者辅助静脉镇静、镇痛药;神经阻滞麻醉失败者均以插管全麻替代。

1.3观察指标

(1)评估五组麻醉优良率: 优,无疼痛感;良,轻微疼痛,可耐受;差,显明显疼痛,需要辅助静脉镇静、镇痛药完成手术;无效:痛如初,改行全身麻醉。(2)统计各组麻醉并发症发生情况,霍纳综合征、喉返神经阻滞、膈神经阻滞、止血带反应以及阻滞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均通过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其中,计量资料以(x±s)进行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E组在肩部手术中麻醉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在肩以下手术中与相对应组别阻优良率无明显差异(见表1)。

1 五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优良率(n%

组别

例(n)

优(例)

良(例)

差(例)

无效(例)

优良率(n%)

A组

20

0

11

5

4

55

B组

20

16

4

0

0

100

C组

20

18

2

0

0

100

D组

20

17

3

0

0

100

E组

80

79

1(肩部)

0

0

100

2.2  A组患者发生霍纳征1例,喉返神经阻滞1例、膈神经阻滞4例;B组患者发生霍纳征2例,喉返神经阻滞1例;C、D组患者发生血管损伤各2例、D组患者发生止血带反应4例;E组患者仅发生霍纳综合2例低于各组别。

2.3  E组肩部手术患者应阻滞颈浅丛阻滞率显著高于A组(P0.01);E组患者在肩以下手术患者应阻滞各神经的阻滞率与对应组别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其较各组别阻滞率高、全面(见表2)。

表2 各组手术患者应阻滞神经的阻滞率比较( n=20 , % )

组别

例数

颈浅丛神经

尺神经

桡神经

正中神经

肌皮神经,

A组

20

0/20(0%)

-

-

-

-

B组

20

-

18/20(90%)

20/20(100%)

20/20(100%)

20/20(100%)

C组

20

-

20/20(100%)

20/20(100%)

20/20(100%)

18/20(90%)

D组

20

-

20/20(100%)

18/20(90%)

18/20(90%)

20/20(100%)

E组

80

20/20(100)

20/20(100%)

20/20(100%)

20/20(100%)

20/20(100%)

χ2

9.462

1.522

1.522

1.522

1.522

P

0.000

0.695

0.695

0.695

0.695

3讨论

肩峰区皮肤是来自颈浅丛中锁骨上神经支配,其余的皮肤和深部组织由C5、6神经根发出的神经支配[3]。肩区手术应阻滞颈浅丛,本次研究中,E组患者肩部手术神经阻滞较为A组理想。臂丛阻滞历史悠久,方法较多,从臂丛的干(肌间沟)、股(锁骨上)、束(锁骨下)、支(腋窝)等入路进行阻滞,均取得了良好的阻滞效果,随着超声应用,大幅提升了臂丛阻滞效果、降低了并发症。但臂丛神经的变异发生率较高(17.3%) [4];加上止血带的应用,上述入路臂丛阻滞也有一定的阻滞不全或(和)局限性。颈神经根由椎间孔发出,位置较固定,依据颈神经根与横突的关系、特点,其在超声显像中辨识度高,定位精准。本次研究中:E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各对照组(P0.05);E组肩部手术患者应阻滞神经阻滞率显著高于A组(P0.01)、肩以下手术应阻滞各神经的阻滞率与各组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其较各组别阻滞率高、全面。因此,E组患者在上肢各部位的麻醉效果优于各对照组。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简单易行,且具有准确度高、阻滞成功率高、区域阻滞完善可靠、选择性较强、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在上肢手术神经阻滞麻醉中有绝对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金凤,臂丛阻滞时的入路选择和主要事项[J].保健文汇,2020(3):127-128.

[2]宋峰,徐粤新,马姗姗,杜晓宣.超声引导下选择性神经阻滞在肩关节镜术后镇痛的临床应用[J]. 骨科,2019,10(5):452-456.

[3]STOLL LE,CODDING JL.Lower trapezius tendon transfer for massive irreparable rotator cuff tears[J].Orthop Clin North Am,2019,50(3):375-382.

[4]王利萍, 司运辉,臂丛神经变异的应用解剖学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