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展厅式区级方舱医院工作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展厅式区级方舱医院工作实践

曹英华,江萍,宁玉萍,钱晓倩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  护理部  201299

摘要:目的 总结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暴发期间方舱医院工作实践,为应急状态下建立方舱医院有序高效开展提供借鉴。方法 方舱应急管理团队通力合作,各司其职,建章立制,规范工作,强化感控培训和考核,应用信息化技术落实患者管理和医疗救治,关注患者身心需求保障生命安全。结果 方舱医院运行35天,共收治3190人,解离3190人,转定点医院治疗69人,平均住院时间为6.98天,无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感染。结论 建立以患者为中心,以制度为框架,以规范为准则,以安全为底线,以质量为目标的方舱医院运行管理体系,规范精准实施各项工作,保证了方舱医院患者救护工作的有序、安全、高效开展。

关键词:新冠肺炎 疫情防控 方舱工作实践

Abstract [Objection] To sum up the working experiences in alternate care site during the burst of COVID-19 in Shanghai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ordered and efficient management under emergency circumstances. [Methods]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team in alternate care site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perform their own works, establish working rules, enhance the training and assessment of infection prevention, appl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implement patient management and medical treatment, care for patients’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needs, and provide life guarantee for them. [Results] During 35 days of running, 3,190 patients were accepted and cured, and all of them were released from isolation observation. 69 patients were transferred to designated hospitals for further treatments. The average length of hospitalization in alternate care site went for 6.98 days. No medical staff was exposed to infection. [Conclusion] Establishing a proper management system for alternate care site to run needs to be patient-oriented, system-framed, rule-guided, safety-based and quality-aimed. Only in this way can works in alternate care site be more standardized and accurate, which mak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patients’ treatment ordered, safe and efficient.

[Key words] COVID-19, pan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lternate care site, working experience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是病毒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防控难度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22年3月中下旬,上海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开来,截至5月21日,上海已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超过60万人,奥密克戎(Omicron)株取代Delta株成为主要流行株。方舱医院作为2020年2月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时行之有效的疫情控制方式,是切断潜在传染途径的有效手段,对于疫情的防控意义重大,在本次上海疫情防控中也得到广泛使用[1-4]

张江科学会堂方舱是浦东新区区级方舱之一,位于海科路1393号,是张江集团旗下未竣工的会展中心建筑体。本次因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暂时征用其一层大厅作为区级方舱医院收治新冠阳性确诊病例。整个一层大厅为开放式展厅格局,使用面积2222,床位设置1084张,划分为8区,A—F区位于展厅核心区域,G和H区分别位于展厅东西侧翼,设置护士工作站5个。按照《上海市方舱医院运行管理指南(试行)》沪肺炎防控办393号文件要求完成改建,2022年4月14日正式启用,5月18日休舱,运行35天,共收治3190人,解离3190人,转定点医院治疗69人。平均住院时间为6.98天,最长住院时间25天,最短4天。其中男性1937人,占60.7%,女性1253人,占39.2%,60岁以上患者535人,最大年龄94岁,7岁以下患者62人,最小1岁,有基础疾病的患者832人,中药使用率100%。张江科学会堂方舱属于展厅式方舱医院布局,存在人员密度高、私密性差、照看视野广等挑战,因地制宜开展各项工作,现将工作实践总结汇报:

1.方舱应急管理团队各司其职,规范工作,守住工作人员零感染感控底线

1.1三方通力协作,目标一致化  区级方舱组织架构一般由管理团队、医疗护理团队,运营方三部分组成。三方人员在第一时间组建方舱管理应急团队,畅通沟通协调机制,24小时在线,执行即查即改,事不过夜的管理理念,定期召开例会总结经验教训,明确下一步工作方向。三方各司其职,围绕共同目标有序落实各项工作。

1.2建章立制,职责明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根据上级各类文件要求建立本方舱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培训考核机制、奖惩激励制度、应急急救流程等,明确要求尽责履职的同时充分挖掘每个工作人员特性,赋予相应监管责任,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让各项制度要求规范落实,有效执行。

1.3感控培训与健康管理贯穿始终  方舱工作人员零感染是方舱感控工作的底线[5-7]。将感控工作贯穿于方舱工作的始终:线上和线下培训和考核相结合,视频播放和现场讲解相结合,专人督导和监控回放相结合,自我监督和相互监督相结合,培训中注重细节和经验分享,保证人人过关。每天固定时间检测核酸,指定专人负责结果报告追踪和汇总,实时掌控现况。

2.应用信息化技术助力方舱各项工作运行

2.1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收治信息化  应用德臻方舱/隔离点电子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医生站和护士站界面,网页登录方式避免了设备条件限制,实现随时随地操作的便捷性,wifi登录密码、权限设置和使用记录保证网络应用安全。通过德臻方舱/隔离点电子信息系统中病例管理、数据中心等模块,可以实现个性化和整体性的结合,实时掌握患者信息、方舱收治解离各类数据,便于各条块数据上报工作和患者排摸梳理,让方舱工作一目了然。

2.2智能设备应用,智慧化管理[8]  方舱的收治体量一般都以千位数计算,收治人员的一日三餐发放和垃圾回收都是一件耗时耗力的工作。本方舱投入扫地机器人20个和送餐机器人30个,根据设计好的动线、时间、范围,在三餐时间段服务于患者。机器人投放使用大大节约了人力资源的投入,也减少了人与人接触几率,减少被感染机会,让院感防控“短小精干”原则中的“小”得以体现。全方位监控技术设备应用于方舱,高清晰画面,随机切换和回放储存功能,实现出入口、隔离区、穿脱区等重点区域360°监测,同时在处理紧急事件时,起到了内场和外场的无缝隙对接,保证了患者安全。

3.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维护方舱收治对象生命安全[9]

3.1满足身心需求  方舱新冠阳性病例收治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其诊疗需求,还要确保方舱隔离期间的生活所需。三餐保质保量:为超过时间节点的人员预留三餐;餐饮方每周制定菜单上报管理指挥部,从营养、花色、新鲜等方面全面评价其合理配置;不定期抽查三餐实发情况,落实奖罚制度确保餐饮质量;满足特殊患者需求,比如糖尿病饮食、低盐饮食、清真饮食等,拒绝外卖保证饮食安全。关注个性化需求:专设网课区用于学生学习之用;孕妇哺乳期患者选择相对私密性的床位,并用屏风遮挡保护其隐私;专设患者活动区域,便于患者固定时间段内进行广场舞、中医保健操等活动,也用于儿童嘻戏游玩。

3.2聚焦重点人群,中西医结合治疗  高龄、儿童、孕产妇、有基础疾病的阳性病例是方舱关注的重点人群。安排靠近护士工作站的床位、每天2次血氧饱和度监测记录、定时巡回、认真听取主诉、中医辩证施护下中成药和汤剂的应用,病情变化及时转定点医院治疗,综合措施下确保这类患者的生命安全。

3.3政令畅通,信息透明化  收治在方舱的阳性病例处于隔离静默状态,对政策性文件了解需求迫切而敏感,通过“医护问答”告知书张贴、志愿者微信群信息推送等方式在收治后的第一时间内告知其核酸检测时间,解离标准,治疗措施,生活配置等,信息的透明化和及时性有助于帮助稳定情绪和工作配合。

3.4志愿先行,倡导自我管理  通过“党员双报到工作”、志愿者招募、建立志愿者微信群、指定专人管理等形式鼓励患者成为方舱志愿者,通过制作志愿者服务海报、短视频、照片集,多维度宣扬志愿者工作,让患者在方舱治疗隔离期间实现自我管理和助人助己的目标,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满足自我价值的认可,也是减轻焦虑的疏导方式。志愿者服务是方舱人力资源管理重要补充,是方舱工作的特色和重要组成部分。

方舱医院是集基本医疗服务与生活保障功能为一体、可快速部署的临时医院,主要用干集中收治新冠无症状感染者或新冠肺炎轻症患者,为其提供最基本的医学观察和相应的医疗干预[10-12]。因此,方舱医院必须以患者为中心,以制度为框架,以规范为准则,以安全为底线,以质量为目标,建立符合方舱医院特点的运行管理体系。本方舱医院实践经验为其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杨之涛,景峰,吴文娟,等.方舱医院建设与运行管理探索[J].内科理论与实践,2022, 17(02):117-122.

[2]林玲,李索云,娄湘红,等.方舱医院轻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的护理与管理[J].护理研究,2020,34 (7):1122-1125.

[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新型冠状病常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R).国卫办办医函[2022]71号.

[4]上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一步强化方舱医院医疗管理工作的通知(R).沪肺炎防控办发[2022]310号.

[5] 张祎博,吴文娟,毕宇芳,景峰,顾志冬,杨之涛,尚寒冰,林靖生,陈尔真.大型方舱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体系的建设和实践探索[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22,21(02):165-168.

[6]张玉兰.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方舱医院的护理工作要点[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1,28(2)118-120.

[7]He Q, Xiao H, Li HM,et al. Practice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pport for fangcang shelter hospita during COVID-19 epidemic in Wuhan, China [J] . J Med Syst, 2021, 45(4) : 42.

[8] 汤杰,马龙鑫,曹青,林靖生,陈尔真,何萍.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慧方舱医院建设研究[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22,21(02):196-204.

[9]向邱,何细飞,徐索梦,等,方舱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护理人文关怀实践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20, 20(4):243-246.

[10]阔庭,陈楚琳,黄燕,等.医护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核心应急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18, 53(4):461-466.

[11]武周炜,向宇,张妻城,等.武警方舱医院救援队员选拔标准体系的优化构建[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5(6):581-583.

[12]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关丁印发《国家卫生应态队伍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R.卫办应急发[2010]183号.

基金项目资助: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面上项目,项目编号:202040167)

1.第一作者 曹英华(1976.11-),女,上海人,本科,主管护师,从事临床护理、护理信息。

2.通讯作者 江  萍(1968.8–),女,上海人,硕导,主任护师,护理部主任,从事护理管理、护理心理学和急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