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护理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护理进展

程晓妹,梁琼华

乐山市人民医院 四川省乐山市614000

摘要:临床治疗宫颈癌时,最为常用的方式为宫颈癌根治术,但采用这一疗法,很容易使病人术后发生尿潴留,针对这样的情况,文章对现阶段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预防护理措施,旨在给临床研究提供帮助,具体内容如下。

关键词:宫颈癌;尿潴留;预防护理

进一步探究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有利于掌握此并发症的发生因素,第一时间展开科学有效的预防护理,所以,对病人的身心健康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病人在接受宫颈癌根治术之后,产生尿潴留的风险较高,因为其对此疾病的认知不充分,易出现畏惧情绪,对临床治疗产生影响。所以,医护人员应深入探究尿潴留的发生因素,增强和病人间的交流,并落实好相关的预防护理工作。

一、宫颈癌术后尿潴留发生因素

(一)手术因素

宫颈癌术后出现尿潴留和尿道及支配膀胱的血管、神经、盆底支撑组织受到手术直接损伤存在紧密联系。并且手术面积越大,损伤神经的程度越严重,手术之后膀胱功能需要恢复的时间就更长。因为手术期间过度牵拉膀胱,术后输尿管下段和膀胱丧失了支撑因素,致使手术后短时间内出现膀胱麻痹,从而造成膀胱功能异常[1]

(二)泌尿系统感染因素

在尿管留置及持续尿潴留期间,病人极易出现尿路感染这一重要并发症。因为尿潴留者需长时间留置尿管,出现尿路感染的可能性大大提高。而此并发症会造成膀胱迫尿肌炎性水肿,对膀胱迫尿功能产生很大影响,致使排尿障碍,促进尿潴留的产生。可知,尿路感染的出现使尿潴留加剧,而尿潴留也可能诱发尿路感染,二者之间互相影响,导致膀胱功能严重障碍。

(三)患者年龄因素

相关临床研究显示,宫颈癌术后出现尿潴留的患者,其平均年龄明显高于未出现尿潴留者,这表示宫颈癌病人年纪越大,手术之后出现尿潴留的概率越高。这主要是由于在年纪不断增长后,人体神经机能衰退,造成膀胱功能降低。另外,因为老年病人的机体抵抗力较弱,手术后需长时间留置尿管,容易导致膀胱功能异常和泌尿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

(四)心理因素

由于术后病人需长时间留置导尿管,对其日常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并且其内心也很难接受这样的护理模式,所以很容易出现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若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疏导缓解,很可能使病人出现排尿困难的症状,并且由于紧张不安等情绪,还会导致其会阴部肌肉、膀胱括约肌不能发挥正常功能,进而导致其产生尿潴留。病人长时间留置尿管之后,在疾病恢复时,极易对导尿管产生相应的依赖性,对正常的自主排尿行为没有信心,这也是病人产生尿潴留的主要因素之一[2]

二、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护理进展

(一)强化腹肌训练

因为手术会给病人带来很大创伤,卧床休息的时间会很长,会使其对腹部运动出现畏惧情绪,所以,应在手术之前增强对病人的腹肌训练干预,指导其进行正确恰当的腹肌力量锻炼,防止其产生排尿困难的状况。手术前3天,医护人员就应指导病人开展腹肌训练。在这一过程中,应循序渐进的增加训练时间,减缓呼吸速度,然后深呼吸并进行收腹,吐气的时候,可指导病人放松全身。每天训练3次,一次10min。病人还可实施骑自行式腹肌锻炼,即指导其在病床上取平躺仰卧位,双腿呈蹬车状态。术后4d左右,可指导病人开展这一腹肌训练。

(二)强化膀胱功能训练

手术前3d,医护人员应给病人详细讲解锻炼膀胱功能的必要性和相关训练方案,使其对此项训练能够引起高度重视。开展膀胱训练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的参与当中,给那些存在疑问的病人耐心讲解,或是直接示范动作,这样有助于其膀胱排尿功能尽早恢复。训练过程中,指导病人进行提肛运动,每天训练3h左右,一次30min,有规律性的开展耻骨尾骨肌、肛提肌等部位的锻炼[3]

(三)强化心理干预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加强与其之间的交流沟通,及时发现其存在的不良情绪并进行针对性疏导,给其介绍尿潴留形成的原因和治疗措施等,使其能够有充分认知,并且在和病人交流的过程中,应准备好一些有利于预防术后尿潴留出现的护理方案,给患者和家属进行详细介绍,帮助其形成尽早战胜病魔的良好信念,使他们可以更加积极的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从而促进患者身体尽早恢复健康。

(四)强化尿路感染护理

医护人员在给病人留置导尿管的时候,应根据无菌操作要求严格实施,防止细菌侵入管道内,导致出现感染,并且还应注意,尽量防止管道管道病人的患处皮肤,预防产生压疮,从而致使细菌侵入。增强对导尿管的管理护理,维持置管位置的清洁、干燥,每天都应做好充分的消毒工作,严格预防细菌的侵入。护理人员还要指导患者术后多喝水,这样做的目的是生理性冲洗膀胱,对尿液进行有效稀释,最大程度清楚膀胱部位的坏死组织和细胞,以便防止感染,预防尿潴留的出现[4]

(五)个体化排尿训练

临床有关研究显示,宫颈癌病人在术后进行个体化放尿联合定时放尿的训练有助于其膀胱功能及早恢复。个体化排尿主要是针对病人膀胱充盈或者有尿意的情况下排尿,并指导其于便器上或是进入卫生间进行自主排尿,使其感到是自己在排尿。拔除导尿管之前两天,开始按时开放夹尿管,间隔四小时放尿一次,或者在患者有尿意的情况下放尿,这样的方式是对膀胱被动充盈和自主排尿行为的模仿,与人体正常生理机能相符,有助于膀胱反射性排尿功能的尽早恢复。通过这样的训练方式在导尿管拔除之后第一次排尿时,患者会有自然轻松感,从而促进排尿成功率的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宫颈癌病人进行根治术后极易出现尿潴留,其不仅会提高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还会增加病人的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探寻出一种高效、优质、科学的预防护理措施,是广大医护人员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现阶段临床中很多防治方式对尿潴留的预防都有积极作用。利用以上几种护理措施,可切实降低尿潴留的出现,进一步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曾辉.基于感控管理的疾病教育对宫颈癌术后放疗尿潴留患者保留导尿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5):2752-2756.

[2]吕静,肖静蓉,肖亭英,袁春明,于海燕,文皓,汪世秀.清洁间歇导尿在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病人中的应用进展[J].全科护理,2021,19(15):2053-2057.

[3]叶磊,许方蕾,陈兰,张容,周捷.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带管出院患者排尿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6):1148-1152.

[4]卢晓霞,朱雪琼,何珊珊.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相关因素及康复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20,18(22):2807-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