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的薄弱环节及应对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的薄弱环节及应对策略

高岩娜

 

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医院北京100162

摘要: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的生命之源,做好“感控”是保证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底线,是医院开展医疗服务的重要责任。近几年,我国实行分级诊疗制度后,基层卫生机构所担负的医疗工作越来越多,医院感染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安全;但是,由于受经济和技术水平的制约,目前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仍面临诸多问题,目前的管理状况令人担忧。因此,本文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了调研和分析,找出存在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基层医院;感染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医院感染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常见现象,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医疗方法的出现,使得医疗服务的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医院感染的问题。通过对医院感染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医院感染的问题已经变得更加严峻,并且出现了范围更大的问题。如何有效地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已成为各级医院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医院感染的管理问题的阐述,探讨了预防和控制感染的措施。

1    一般情况

我院是一所公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是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学于一体综合性基层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有全科、外科、妇科、急诊急救、中医、康复、体检、口腔、五官、预防保健、妇幼保健医技等科室。集防治康健为一体,为辖区居民提供优质、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

2.当前基层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管理体系不完善

在众多的基层医疗机构中没有设立独立的院感科,由医院医务科或护理部进行减值兼职管理,日常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多为护士长管理。所有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留在只管文件下发,没有落实。没有主管部门承担主要责任,日常管理过程中无多科室协作,无质量管理体系,未能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规范指南有效制定出符合本医院的质量评价标准,管理缺失,不能做到持续改进。

2.2医院感染高风险部门、高风险操作开展程度低

基层医疗机构主要开展基本的检查项目、诊疗项目和操作,口腔牙科、急诊科,手术室的使用率不高,尽管有实验室,但没有进行细菌检查。尽管多数医院都设有肠道门诊和发热筛查诊室,但收治人数较少,工作的开展水平也不高。“三管”等介入手术的实施水平较差,以导尿管插管为主,基本未采用有创呼吸机和中央静脉插管。

2.3消毒灭菌管理措施需进一步提升

目前,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消毒灭菌管理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但是在体系的实施和品质监督质量监督方面仍有欠缺,只有一半的医疗卫生单位实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质控部门主要是院感科医务科、护理部等有关职能单位的关注和参与率较差。按照《消毒灭菌技术规程》的规定,所有的操作步骤都做得很到位,但是仍然有很多问题,比如:没有及时的消毒记录或者与使用中的操作不符,以及消毒剂和无菌品没有开启时间等等。此外,还发现了使用前含氯消毒液的浓度监控不到位,未进行除氯残留,消毒用品存放位置不合理,清洁工具使用和存放不规范,医用织物洗涤消毒不规范等方面的问题。

3.加强基层医院感染管理的有效对策

3.1更新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观念

医院是病人最多的地方,如果医院的感染管理不到位,那么病人的就医环境就会受到影响。因此,乡镇卫生院的管理者必须要加强对医院感染的管理,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建立科学的、规范的流程,严格的执行,规范的管理制度,提高基层医院的感染管理水平。

按照《医院管理年评价标准》、《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相关的规定,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制定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在医院的发展过程中,医院的领导者必须把重点放在感染的薄弱方面,并把其作为整个医疗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并建立良好的无菌意识。在基层卫生单位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逐步达到对基层医院感染的薄弱部分进行规范的治理。

    3.2完善基层医院管理的组织结构

医院感染管理科因其高度的独立性,需要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在《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控人员配备管理线管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控人员配备管理相关工作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1]88号文)明确了院感专职人员的配置。专职感控人员主要配备在医疗机构感控管理部门,全职从事全院的感控日常管理和业务工作,不承担其他与感控工作无关的工作。加大感控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专兼职人员业务水平。建立院感控完整体系,进行感控分级管理,各层级主体包括: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临床与医技等科室感控管理小组,以及感控兼职人员等,严格落实四方责任。

3.3医院感染质量管理

3.3.1风险评估及PDCA持续改进

医院感染委员会对院医院感染管理风险进行评估,找出医院医院感染防控风险点及薄弱环节。PDCA持续改进:(1)计划环节(P):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根据本院医院感染管理现状、风险点及薄弱环节制定可行性计划和相应管理方案。(2)执行环节(D):各科室主任为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第一责任人,科室院感小组针对科室存在院感问题按照相应管理措施严格落实执行。(3)检查环节(C):院感小组每日自查、院感科每周督查、联合督查组每月进行KPI考核,查看计划与执行完成情况,将督查结果纳入科室绩效。(4)处理环节(A):进行总结、效果评价,完成闭环管理,对于未解决的质量问题再次优化措施进行下一个PDCA循环。

3.2.2提高医院感染知识及行为能力

加大感控人员培训力度,采取多种方式为全院人员培训院感知识,线上录制操作视频、拍摄操作细节照片;线下亲自到科室操作师范及演练。对重点人群及科室院感员做重点培训,以点带面,培训覆盖全院。定期组织全员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感控法律法规、消毒隔离知识、标准防护、手卫生、环境清洁等,分层次、分岗位进行培训考核。加强手卫生、消毒灭菌、安全注射和个人防护等基本的防范措施,加大清洁消毒设备的投资力度,逐步建立多部门共同参加的检查和考核,督促其规范落实各项感控措施。

结束语

为了尽量降低基层医院感染问题的出现,基层医院应该加强对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视,完善基层医院管理的组织结构,制定完善的感染管理制度,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执行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晓莉.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的薄弱环节及整改措施[J].西藏医药,2022,43(02):7-8.

[2]钟杰,戴江英,于婷婷.某县域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22,29(01):73-77.

[3]王冬梅.基层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0):25-28.

[4]张娆,陈映,钱叶红,胡守玮,褚庆霞.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和行为调查[J].预防医学,2022,34(04):424-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