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修管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修管理探讨

刘润平,何文勋,杨文瀚,喻勋桃,王泽军,吴晓林

(自贡市中医医院,四川 自贡 643010)

[摘要]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医疗设备也在日益更新,各级各类医院加大了设备投入和运营管理力度,医疗设备在医院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疗设备的维修和管理就成为其中的重点和关键,以2022年我院开展的“质量建设年”活动为契机,通过对医疗设备采用预防性维修管理,有力降低设备故障率,从而节约维修成本,提高设备运营效率,保障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从而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更好的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关键词] 医疗设备;预防性;维修管理

   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发展,医疗设备的重要性愈加突出,设备的更新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了先进的医疗技术,也为患者代来了福音。在医院的管理中,设备管理及维修作为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对医疗设备采取预防性的维修管理,可有效避免医疗设备在使用时出现故障对医院开展正常业务的影响,从而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率。

1.医疗设备预防性管理维护工作概述

1.1设备维修管理存在的问题

1. 1.1预防性维修保养意识不足。

普遍存在医疗设备重故障维修轻预防性维修现象:即重视医疗设备发生故障后,恢复故障设备的功能并使其继续为临床医疗服务,大多数维修为故障维修及事后维修。某些医院在采购设备的时候考虑到采购成本,忽视了后期的设备维修保养费用。

1.12.维修技术较落后。

对相关的维修技术人员配备不够,且维修人员技术能力参差不齐、两极分化现象: “老人”即退休返聘、55岁以上且整体学历结构偏低;“新人”即新入职2年内,理论知识相对丰富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医疗设备的维修是相对复杂的工作,受维修人员能力素质、资质水平和经验影响。随着医院新院区投入使用,我院也逐渐配备了高档、先进、大型、精密、贵重的设备,对维修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预防性维修管理的作用

医疗设备在日常的使用中由于技术更新、外部损坏以及设备老化等因素会出现较多的故障和问题,一旦医疗设备出现故障和问题会严重影响医院业务开展如手术的正常使用,降低医疗设备的使用率,因此保障医疗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的使用状态并加强对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修和管理工作就至关重要。我们在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中,其管理工作主要是包括一些医疗设备的计划购置、验收、使用、维护、报废以及档案等过程的管理工作,通过建立预防性维修管理可以保障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提高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水平,使得医疗设备能够发挥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修管理要点

2.1加强对医疗设备的定期检修

    在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修管理中,加强对医疗设备的定期检修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即开展设备“查房”。部分医疗设备由于经常使用会出现各种故障,如果不定期进行检修会影响医疗设备的后续使用。故此,在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修管理中,要定期对一些大型、精密的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针对医疗设备的电源以及接地地线接触情况进行检查,如果电源出现问题要及时进行检修,同时根据具体的实施方案并且要明确执行,检查医疗设备是否存在松动、老化、磨损生锈以及设备外部和内部的管路系统是否通畅性和密闭性等,通过对医疗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可以对出现故障的医疗设备及时检修,避免影响医院的使用。

2.2预防性维修管理制度化

将预防性维修管理制度化也是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以往的预防性维修管理工作较为混乱,管理工作更是没有相应的流程和制度进行约束,这都是影响医疗设备预防性维修管理工作提升的重点。故此在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修管理中,一方面要构建维修管理的档案,维修管理档案管理是记录医疗设备保养和管理的重要证据,为后续制定预防性维修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医院根据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对每次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并整理,通过分类管理,将其形成档案,这样可以保障后续医疗设备的使用。另一方面要制定医疗设备预防性维修管理制度,根据医院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制定一套详细的设备维修管理制度章程和流程,将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责任落实到每个管理人员身上,权责明确,有章有制度可循,这样可以让预防性维修管理工作更加制度化。

2.3做好对医疗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

在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修管理中,做好对医疗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也是其中的重点和关键。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管理工作对人员的管理技能要求较高,这需要管理人员具备高水平的管理手段。故此,在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修管理部门,一方面要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技能的培训,在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修管理培训中,针对医疗设备经常出现的故障进行实战演练的方式,让管理人员能够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和环节,更加深入提升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这样可以减少医疗设备故障的发生率,保障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在对管理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中要让管理人员树立对医疗设备的责任感,医疗设备的维护不仅关乎到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转,更是关乎患者的生命,通过对医疗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能够提升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对医疗设备维修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这样可以为更多的患者争取更多的治愈时间。

2.4提高医疗设备的巡查管理工作

提高对医疗设备的巡查管理工作也是其中的关键,医院在对医疗设备的管理中缺乏相应的巡查管理工作进而导致医疗设备出现故障,提升设备的巡查管理就成为预防性检修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因此在对医疗设备巡查管理中,要定期深入各临床科室实施巡查工作,动态化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以及使用情况。如果发现医疗设备出现故障却没有进行相应的检修,要及时查看相应的负责人进行相应的教育和惩罚,这样可以避免设备出现故障影响手术的进行,也能够通过惩罚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给医院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同时要提高医疗设备的巡查管理水平,按照规定制度对医疗设备的运行进行明细化的巡查工作,这样可以避免设备管理环节中出现问题。

总之,在医院的管理中,医疗设备的维修和管理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故此,在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中,要做好预防性的维修和管理工作,加强对设备的定期检修,将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修管理制度化,做好对医疗设备的巡查管理工作,提高医疗设备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从各个方面减少医疗设备故障带来的问题,让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更加精细化、制度化和科学化,避免医疗设备故障给医院和患者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罗代毅. 探讨分析医疗设备的正确使用与预防性维护管理[J]. 人人健康, 2019(4):1-1.

[2]陈曦. 医疗器械使用维修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的探讨[J]. 卷宗, 2018(018):184-184.

[3]褚美娟, 赵凤姝. 医疗设备维护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发展探讨[J]. 医疗装备, 2022(13):5-5.

[4]娄兴文. 探析预防性维护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84):2-2.

[5]袁曌瑞. 医院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修探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9(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