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健康体检信息化应用与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高校学生健康体检信息化应用与探讨

文艺

湖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医院 湖北武汉市 430074

摘要:文章以华中科技大学医院开展学生体检信息化应用情况为切入点,对比传统学生体检工作面临的问题作出分析与梳理,总结工作实践的利与弊,旨在探讨运用校园资源开展多源协作型信息化应用对学生健康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以及对将来学生体检信息化发展的思考,从而推进互联网建设新形势下高校健康服务的发展。

关键词:健康体检  健康管理  信息化应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健康服务,鼓励发展健康体检、咨询等健康服务,促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发展[1] 。高校体检是学生健康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不仅能够有效预防个人潜在疾病的发生,确保机体处于一个健康的状态,也能够反映全体学生身体健康情况,推动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本文对以往的学生体检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梳理,结合华中科技大学校医院学生体检信息化应用的具体情况,并提出相应的信息化管理举措,以适应互联网建设新形势下学生体检健康管理工作模式。

1.  传统学生体检工作面临的问题

1.1设备设施简陋,信息处理能力较低

体检设备简陋,各项检查结果的采集、整理与统计由多人手工汇集而成,手段相对落后低效,导致人力投入大、数据易出错,不利于储存与查阅[2];数据分析手段不足,不能及时对数据作出分析判断。

1.2 传统体检信息面较局限,不利于学生健康管理工作的发展

传统校医院体检往往只是通过单次体检数据来判断学生当下的健康状况,未能采集对照其历次健康数据,缺乏对学生身体状况相对连续完整的了解,更难以给予客观分析与健康趋势判断,乃至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与干预[3];另一方面,普通学生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动态变化并不知情,不利于受检者健康意识的提升,以及对自身健康问题的主动干预[4],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大学生健康管理工作的开展。

2.  华中科技大学医院学生体检信息化应用情况

学生体检工作信息化系统工程于2019年搭建而成,每年实现新生入学体检、推免生体检、毕业生体检等各类学生体检任务共计约2.4万人次,大型体检高峰季日均体检1200人次。校医院运用以体检系统、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健康管理系统、数据中心平台为主体架构的多系统联通,将体检智能一体机、电子血压组合测量仪、视力测试仪等体检设备与体检系统并网,并与学校财务处、网络与计算机中心、学生工作处、研究生院等多部门协作达成拟体检学生基本信息共享,打造信息多元化互融互通的医院体检工作新局面。

2.1检前工作

学生在学校指定网页办理体检报名、体检费线上缴纳等手续,校医院体检中心在检前向学校网络中心批量获取拟参检学生个人信息资料,包括姓名、身份证号、学院名称、班级、联系电话、住址、电子免冠照等,整理后导入体检系统,合理排期,完成登记、印制包含个人基本信息、免冠照和流水号条码的学生体检表。体检项目及体检费严格遵照《关于加强湖北高校学生健康体检工作的通知》鄂教体艺〔2018〕1号文件要求执行,具体项目包括内、外(含皮肤)、五官等科常规检查,肝功能两项、血分析检查(五分类)以及胸部DR检查。

2.2检中工作

学生按照体检表上日期和时段如约到检,现场前台人员负责审核盖章工作。体检中心运用与体检系统并网的智能一体机、电子血压计组合、视力测试仪等体检设备,分别逐项检测学生的身高体重、血压脉搏、视力等项目,实现受检者身份识别、功能检测、数据采集传输、统计分析等多环节一站式完成。检测引导员在学生体检表相应栏签字确认其项目执行情况。

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项目由工作人员在各自系统工作站出具报告,其结果数据通过与LIS\PACS等系统联通的数据中心平台,自动传输入体检系统;内、外(含皮肤)、五官等科常规检查结果由诊台医生现场记录在体检表,交专人对照体检表信息在系统内录入结果。

2.3检后工作

体检系统将所有新体检数据按照个人档案方式分别归入其历史健康信息,便于前后健康状况对照分析。总检医生在体检系统内按需求筛选并导出任一或多项结果异常的学生体检信息列表,按轻重缓急归类处置,实施分级分类健康管理举措。

当筛选出检查结果达到临床危急值范围的情况,紧急电话联系本人及其辅导员,当即来院进一步专科诊疗或启动急转诊程序;对结果异常需择期干预处置的情况,通过系统内短信平台,按检查项目分别通知其单项复查或专科诊疗的具体事项以及健康指导建议,在总检环节做好相关记录与结论汇总;对学生检查项目均正常的情况,体检系统内一键操作完成批量总检工作。整个阶段体检完成情况、体检结果数据分析等工作报表能轻松提取。

体检完成的学生可获取完整纸质及电子体检报告。手机端登录学校微信公众平台可查阅个人历次体检报告详情,并通过交互式健康问卷调查获取生活方式危险因素评估与分析指导建议,得到个性化健康指导。

3.  学生体检服务中信息化应用的积极影响

3.1提高体检服务效率,为大学生提供便捷化服务。依托校园多部门联合数据平台,体检前在信息平台一站式完成体检学生基本信息批量登记以及体检费用打包电子收缴,取代手工填表、张贴照片与现场交费的传统方式,使学生检前环节用时大为减少。启用对接体检系统的多种智能体检设备,学生持体检表自助扫码、检测的简易操作,一并完成受检者身份识别、功能检测、数据采集传输,让整个学生体检耗时明显缩短。

3.2增强体检数据处理能力,提升体检服务质量。

相比传统体检工作方式中多人纸质记录结果与繁重的人工数据整理分析工作量,如今系统化数据处理能准确完成信息传输与数据分析,实现批量总检与检后分类处置,不仅一定程度地节约人工投入,而且极大减少差错发生率,有效保障体检数据的精确储存和查阅便利,提高体检报告质量与工作效率。

3.3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健康意识

学生体检后手机端自由调阅本人体检报告,及时掌握个人健康信息并获取检后反馈和健康指导,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健康意识,帮助学生群体认知到危害个人健康的相关不良生活习惯,促进其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3.4有效提升校医院的整体形象,增强服务对象对校医院的认可度

随着体检设备智能化升级以及多系统平台互融互通,优化校医院体检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便捷智能化体检服务,能有效改善学生的服务体验感,提高其对校医院的认可度与信任度,有助于强化学生群体对校医院的粘性,稳固医院的潜在医疗服务对象。

4.  学生健康管理信息化发展思考

互联网技术在健康管理中的广泛运用,已证实高校健康管理模式智能化发展将成为不可逆的趋势。打破校医院单一数据源的信息化工作格局,充分利用高校多元信息资源,整合医院诊疗信息、心理服务资料以及体育部门体质测评等数据,形成多位一体的大健康数据架构,创建集成多功能的校园服务平台,涵盖医院预约挂号、调阅诊疗资料、线上心理测试与咨询预约、浏览体质测评报告和个性化健康宣教课堂等功能,动态跟踪记录学生全周期的身心健康数据,通过多阶段数据智能对比给予适时合理的治疗建议,以及对其学习与生活方面提出科学的健康指导,形成完整的个性化学生健康档案,实现由单纯体检服务向健康管理和健康维护的转变,对提升大学生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徐书贤.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出台[J].中国医院院长,2016,(22):30-31.

[2] 冯士勇,蔡艳华,吴平.学生健康体检管理系统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9):303-304.

[3] 潘慧娴,姜鸿,李卓婷,等.体检随访服务健康管理模式初探[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9,26(08):756-759.

[4] 王娟.重庆市高校新生健康体检及健康管理现状调查分析[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19.

作者简介:文艺 湖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医院(邮政编码43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