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及介入治疗简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脑卒中及介入治疗简介

李梁 ,杨娟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  湖北武汉430300

脑卒中是由脑血液循环受损引起的急性发作和长期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多见于中老年人,且趋于年轻化。其特征是发病率、死亡率、残疾和更多并发症。由于国内社区卫生保健及相关服务机构的不完善和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大多数患者在急性期住院后回家进行家庭康复治疗,大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言语和肢体功能障碍。

1、脑卒中的介绍

脑卒中是由于急性血管循环衰竭引起的弥漫性脑功能障碍的临床事件,其特征是快速发作和局部性神经功能缺损。目前,脑卒中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死因和致残原因,其发病率逐年上升[1-2]。脑卒中也称为脑血管病,俗称中风,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两个方面。脑卒中是一种致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的疾病,脑卒中的病因最主要的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下造成的动脉粥样硬化,硬化的血管壁比较脆,容易在外界某种因素的作用下形成梗死或者是破裂、出血,也就是发生了脑卒中。如果需要治疗,要尽快到医院进行头部CT或者磁共振的检查来区分是缺血性,还是出血性。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种类型。简单地说,如果脑卒中是由于血管阻塞所引起的,就会被称为缺血性脑卒中;如果是由于血管破裂而引起的,就被称为出血性脑卒中。不同类型的脑卒中应该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迅速了解脑卒中的类型和部位,确定不同的治疗方案。首选CT检查卒中或疑似病人是必要的。

2、脑卒中的发病原因

脑卒中的病因很多,主要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血管壁的病变:常见的如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症、先天性血管病以及血管损伤,较多内部因素、外部因素、综合因素均可以导致血管壁的损害,从而引起脑卒中的发生;

2、心脏病以及血动力学的改变:比如突然高血压、低血压,或者血压短时间内较大波动以及心功能障碍等;

3、血液成分以及血液流变学改变:比如高黏血症,常见于脱水、红细胞增多症等;

4、凝血机制异常:比如抗凝剂的使用以及避孕药,还包括各种血液病均可以导致血液成分的改变;

5、其它原因:如空气、脂肪、癌细胞和寄生虫等栓子,会导致脑栓塞的发生。脑血管受压、外伤、痉挛等,均可以导致脑卒中的发生[3]

3、脑卒中的治疗方案

1、常规治疗。也就是常用的抗血小板调脂等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等。对于小穿支的梗死效果较好也较安全,但是对于较大面积的梗死则在3种治疗方案中效果最差。

2、溶栓治疗,在发病4.5小时内对于符合指征的病人,采用阿替普酶或者替奈普酶等进行溶栓治疗。对于4.5~6小时之间的病人,可以用尿激酶治疗。可以取得大概31%的再通率,但是有3%出血转化,1%死亡的风险。从总体来讲,获益是风险的十倍。

3、对于符合指征的发病6小时以内的或者经过评估可以适当拓展时间窗的前循环急性梗死,或24小时以内的后循环急性梗死患者,可以采用机械取栓的办法。可以取得大概47%—53%(多中心数据),也就是约一半的良好预后率[6]。可介入治疗包括急性和慢性两种情况。比如心房纤颤产生栓子,栓子突然掉入脑内大血管里,称为脑栓死。老人平时有严重颈动脉狭窄或者脑内血管严重狭窄,这时候突然发生梗死都属于急性,介入治疗如下:

血管闭塞可以通过介入方法将血栓拉出来(支架机械取栓),把狭窄段扩开,即闭塞再通。

支架机械取栓的手术流程:1)穿刺股动脉,导丝通过颅内闭塞血管病变部位;2)微导管沿导丝穿过闭塞血管病变部位,取栓支架经由导入鞘进入微导管,通过推送杆的推送,将取栓支架输送至闭塞血管的病变部位;3)后撤微导管释放取栓支架,支架网孔嵌入到闭塞血管的血栓内;4)等待一定时间后,后撤取栓支架和微导管,取栓支架拖动血栓收入导管内带出人体,从而开通闭塞颅内血管的血流。

4、脑血管造影安全吗?

任何有创检查/治疗都存在一定风险。脑血管造影检查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为穿刺点出血、造影剂过敏等,严重者包括脑梗死、继发出血等。但并发症的发生率很低,据统计大约为1.3%。其中0.9%是暂时的,0.5%是永久的。目前该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是脑血管检查的金标准。成功率也很高,因此相对来说是比较安全的,但是不可能保证万无一失[4]

5、脑血管介入术后还会复发吗?

脑血管病即使进行了介入手术治疗还是有复发的可能。比如患者如果之前发生了脑血管狭窄,即使放入支架,术后还是有再狭窄的可能。曾发生过脑梗死的患者也可能再发。尤其是有高血压、高血脂等高危因素的患者,存在一定的复发风险。因此患者术后要遵医嘱进行生活干预和药物治疗,降低复发风险。

6、介入患者的护理

脑卒中病患容易产生恐慌、焦虑的心理情绪。心理护理能帮助病患良好的配合手术。术前遵医嘱进行各项术前准备。左上肢置入静脉留置针,确保术中顺畅输液;导管前膀胱排空。叮嘱病人食用易消化类食物且勿要过饱[5]。术后3天内按要求监测脉搏、血压、呼吸;注意观察尿量、体温、瞳孔、神志。术后合理进行抗凝治疗可以有效预防血栓形成,经常询问病患是否出现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需要中并发症的护理和观察,并发症容易致使病人永久性的致残和损伤,甚至死亡。病患诉后需要情绪稳定、循序渐进的活动,术后可以视情况适度逐步增加运动量。出院1个月后进行肝肾功、心肌酶、 血常规、凝血功能、血脂等的复查。

    目前,我国的脑卒中的发病率在全世界是占第一位的。每年脑卒中新发的患者在200万以上,每年因为脑梗塞死亡的患者在150万以上,2011年到2012年我国脑卒中的患病率达到了1.8%左右。与30年前相比基本上是以8%的比例在上升,而脑梗死在脑卒中的发病的比例里面是占80%。极高的致残率已成为影响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不是所有的脑血管狭窄都是要进行支架治疗的,医生会根据病人的症状及脑血管狭窄程度等情况综合考虑。一般来说有症状50%以上,无症状狭窄程度在70%以上就要进行支架治疗,如果没有那么严重的话,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或者是其他介入治疗,都能够帮助患者改善狭窄的情况。

参考文献:

[1]蔡悦炜. 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介入开通治疗的临床效果[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36):9-10+12.

[2]朱兴龙,徐高峰. DSA引导下神经介入取栓术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23):222-223.

[3]吴曦,勾璇,巴晓彤. 西洛他唑联合阿司匹林对介入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MoCA评分、血清GSHPx水平及FMA评分的影响[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1,20(21):2270-2273.

[4]李伟栋,张瑞,苗东瑞,李杨波,袁清霞,段森,刘西朋. 早期神经康复介入治疗在重症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NIHSS评分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31):186-188.

[5]李燕玲,黎倩,毛萍,游凤. 急性脑卒中患者介入治疗后合并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J].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21,14(05):658-660.

[6]Mark R Harrygan.脑血管病和神经介入技术手册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