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端专业人才“民工化”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1
/ 2

对高端专业人才“民工化”的思考

张倩

浙江奉化 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20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民工化”的作业造成的严重后果就是挤占了人动脑、思考、学习的时间与精力,扼杀了人的创造力,进而使人异化成机器上的一个零件或是流水线上的一个工具。本文思考和力图解决高端专业人才“民工化”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以及教育机构、求职者自身和企业单位的应对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高端、专业人才、民工化、智能时代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群众的精神文化水平却显示出与之背道而驰的隐隐趋势。“搬砖”、“程序猿”、“金融民工”、“996”、“过劳肥”、“猝死”、“焦虑”、“抑郁”等令人担忧的词汇屡屡出现在媒体之上,甚至已经达到屡见不鲜、不足为奇的地步。

打开现在市面上大多数招聘页面,我们往往会看到对程序员的要求为精通计算机语言、能写代码、能设计、制作网页、小程序、APP等,继而才是能开发相关产品和承接项目;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中后台人员,不仅要求其能协助处理各类业务(填写、录入相关单据、资料等)、严格遵照制度与流程办事,同时还有各种名目繁多的考核指标,若出现任何差错都将影响个人考核成绩与绩效。这些工作不但工作量巨大且容错率小,需占用相关人员大量时间和精力,与此同时却又同类同质化严重,甚至是简单的复制、粘贴就可以完成。并且在热门行业“内卷”日益严重的大趋势下,人才市场中的招聘方不但要求专业对口,而且对学历的要求也愈发水涨船高,因而,硕士、博士以及海归们挤破了头地争抢一个事业编制;甚至博士去当幼儿园老师的荒谬场景也层出不穷。

很明显,高端专业人才的“民工化”这一反常现象存在着种种隐忧。

首先是人才的浪费和教育成本的浪费。“民工化就业”的人专业大多是基础学科,而从事的现实工作往往“用非所学”。从而不由让人会产生出这样的感叹:“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挤高考这一座‘独木桥’?”而长时间地从事一份无法体现自身价值感的工作,人就会觉得自己是在浪费光阴,甚至是浪费生命。“民工化”就业的人往往背负较大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长此以往还会封闭自己,不愿与他人交往,甚至是以某些不恰当的方式来发泄心里的压抑和苦闷。在内心欲望的驱使下,在羡慕、嫉妒、恨等不平衡心理的作用下,有人就会用“网暴”、“造谣”、“诽谤”他人或是给人“穿小鞋”等种种“隐匿的攻击手段”来发泄心中的不满和种种负面情绪。

再者,在最初刚走出校门、踏入社会之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因为缺乏相关的社会经验,往往抱着先就业、再择业的理念,一边工作一边抱持着一有机会就“另觅高枝”的想法。这样一来就会导致企业单位的人员流动性相当大,不仅不利于企业的稳定生产,也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隐形人力成本。

那面对出现的高端专业人才“民工化”的现象,无论是教育机构、求职者自身还是企业单位又该如何解决呢?

首先,公司管理者和领导层要具备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的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美国硅谷的很多公司就鼓励员工发掘自己的能力,你的本职工作如果提前做完了,就可以去进行新的尝试,发挥创造力,公司也不会管。例如Facebook会允许员工有一部分时间不必做公司分配的任务,自己去研究有兴趣的东西。这些事情在很多情况下并不会直接产生效益,但从长远看是有利于公司以及个人未来的发展的。反观中国的很多企业,你干这些事会被上司认为是不务正业。如果你业务水平和办事效率都很高,在短时间内就干完了本职工作,反而会被认为是工作量不饱和。久而久之,一个高效率的人就会故意选择“磨洋工”。

就市场与社会的要求来看,智能时代的到来使得对简单操作技能的要求降低了,对产品维护、升级和售后等服务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现代高端人才培养的定位是不仅培养具有设计、检测、生产、技术改造、生产体系和产品改进方面能力的专业人才,而且更重视技术研发和技术应用层面的升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另外,我国多个地区已将“绿色金融”、“数字人民币”等领域确定为“十四五”期间金融业发展重点方向,而这些方向均是对传统金融领域的扩展和延伸。可见,基于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这个总目标,未来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这也对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和复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1]

高端人才自身也需要加强与人沟通、协作的能力,能够做到跨界融合、协同创新,从专业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完成从掌握技术到掌握技能(技术+能力)再到智能(智力+能力)的转变过程,从原来的只求掌握方法到理解和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模式。

复旦大学教授张宏亮就认为在工业4.0时代,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结构的变化体现在从简单的任务处理能力向综合职业能力转变,从单一的职业能力向多学科整合能力转变,从大规模生产经营能力向创新创造能力转变,从维持学习能力到持续终身学习能力[2]。长沙理工大学的周静则认为智能制造时代人才需要拥有宽泛的专业基础知识,精湛的技能水平,创新意识与创新创意能力以及快速学习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等

[3]。同时工匠精神与职业素养成为越来越多企业选人的重点参考标准。

第三,推进数字化体系建设(设计库、样表库、模型库、wind、storm、区块链、物联网、元宇宙等),探索新型的组织方式、决策流程和管理模式。

在企业内部结构层面,通过研究发现当前企业内部将呈现出三方面的典型特征,包括:产品制造过程中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等将成为生产的主要力量;企业的产品产出流程、风控管理流程,甚或是公司的决策流程都拥有相对独立的系统生态,并能实现系统的持续改进升级;数据驱动将贯穿企业内部结构的全流程。因而推进数字化体系建设的任务刻不容缓。

同时,智能时代,企业内部的生产组织方式也展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刚性生产系统转向可重构生产系统,从而使得对于客户需求的管理能力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大规模生产转向了大规模定制,因而企业内部组织结构需相应调整以提高数据要素的附加值;而对第三方外包业务的合理利用以及产学研一体化的加强建设进一步推动了工厂制造转向社会化制造,使产能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故而,探索新型的企业组织方式、决策流程和管理模式也越来越受到企业单位乃至整个社会的重视。

综上所述,这是一个高速发展着的时代;同时它也是一个令人眼花缭乱而又易于陷入迷惘的时代。科学技术的爆炸式发展带来了新的技术革命,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区块链、物联网、元宇宙等等在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带到了我们面前。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全球范围内不可遏止的高温干旱以及一系列天灾人祸,使人们的生理还是心理承受能力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既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不畏艰难、迎难而上,不气馁、不放弃,更加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

参考文献:

  1. 程安. 新形势下地方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 西部素质教育,2022,8(15):P154-156.
  2. 张宏亮. 工业4.0时代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结构需求变化与职业教育调适策略[J]. 现代教育管理,2017(10):P108-112.
  3. 周静. 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策略[J].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P79-83.

作者简介:张倩(1981.10-)女,浙江奉化人,硕士学历,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金融、哲学、管理等


[1] 程安. 新形势下地方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 西部素质教育,2022,8(15):P154-156.

[2] 张宏亮. 工业4.0时代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结构需求变化与职业教育调适策略[J]. 现代教育管理,2017(10):P108-112.

[3] 周静. 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策略[J].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P7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