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地铁明挖车站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8
/ 2

市政地铁明挖车站施工技术

陈珞

500112199508132515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地铁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为人们出行提供极大的便利,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地下空间的利用效率,对城市整体规划起到积极作用。明挖法作为地铁工程建设经常使用到的方式,通过对明挖车站施工技术要点以及施工工艺流程的探讨,进一步增强施工企业对明挖法施工效果的把控能力,进而加快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进度。

关键词:市政;地铁;明挖车站;施工技术

引言

城市建设推动了基础设施的建设进程,同时也带动了交通行业前进的步伐。地铁出行当前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出行方式,不但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也促进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建设。明挖法是当前建筑行业建设过程中经常会用到的一种开挖方式,不但整体投入的成本造价低,而且具有作工作效率高的特点。通过市政地铁明挖车站施工技术分析,了解明挖法技术应用的优势,通过对市政地铁明挖车站的开挖方式介绍,明挖法施工技术应用及工艺,为整个城市建设提供更加强大的助力。

1 地铁明挖法施工的特点

在地铁工程施工中,明挖法具有施工工期短、施工速度快以及施工作业面多的特点,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对施工的工程造价以及施工的质量能够进行很好的控制。在地铁车站施工中,明挖法是常用施工技术,因此,在很多的地铁施工中,这种施工技术的应用非常普遍。明挖法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具有很多的优点,但是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也会受到一些因素制约,这种方法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对施工场地要求比较严格,一定要保证施工场地够大,这样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麻烦,因此,在施工条件不满足要求的情况下,这种施工方法不能进行使用。在施工中,明挖法施工技术在建设空间方面非常大,很多的地铁站在进行建设的时候不仅仅能够满足出行换乘站的需求,而且成为了人们休息和购物的重要场所,因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也受到了很大的关注。

2市政地铁明挖车站的开挖方式介绍

2.1 围护结构加支撑的方式

围护结构加支撑的方式主要适用于深埋式地铁建设,在开挖深度超过30m 时多采用此种方式,这种形式主要为了更好的避免地铁工程建设期间发生的塌方、周边建筑物发生偏移的情况发生,利用围护 + 支撑的形式,提升边槽的侧压能力,整个开挖的全周期都采用围护的形式,利用倒“L”形整体式钢筋砼结构,多采用钢筋在边槽的两侧进行钢筋安装绑扎,槽内进行模板加固,利用泵车进行对称浇筑的形式,同时折角处需加长30cm,强度达至70% 才能拆模。

2.2 悬臂支护的开挖方式

悬臂支护开挖通过地下预设围护构件的形式,将围护插至基坑下方,对槽内土方进行开挖。开挖之后支撑结构处于悬臂状态,根据外侧土方的实际压力,适当地对深度的强度进行调节,直到达至设计标准,主体结构才能进行构建。基坑内部无支撑,更利用开展大规模的作业,利用现代化机械设备可能加快整体作业的进度。围护结构多采用 :钢桩、灌注桩、挖孔桩等形式。

2.3 放坡开挖方式

放坡开挖形式是当前建筑工程中经常会用到的形式之一,主要应用于浅埋式地铁,即小于20m 的地铁工程。同时周边构筑物较少、符合设计的主旨目标的情况之下进行开挖作业,放坡开挖期间要根据土质的情况,同时还要注意开挖的坡度,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作业。

3明挖车站施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分析

3.1 总体施工部署

在进行市政地铁明挖车站施工之前,应由作业小组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调研,提前了解施工周围地下综合管线布置情况、市政电力线位置与负荷、市政水管道布置情况,根据施工文件确定工程围挡范围,同时做好一系列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对当地居民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3.2 管线保护措施

管线保护措施是明挖车站大面积施工的重要保障,必须对变形远小于沉降的刚性悬吊管线采取改移处理,对于柔性管线则采用注浆加固方式进行保护。按照相关规范,管线改移应每1m 设置一个悬吊方钢槽,严禁机械开挖,机械碾压应在回填厚度超过100cm 后进行。“自上而下”是注浆加固措施使用的具体原则,直至与管底相距2cm 以上结束注浆,同时注意管线变形走向以及施工沉降观测点的布置,以此及时调整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进一步加强沉降量的控制水平,保障市政地铁工程作业顺利开展。

3.3 围护结构施工

市政地铁工程明挖基坑围护结构施工流程为 :围护桩结构、中立钢柱施工—随边坡喷锚进行土方开挖直至顶板底—垫层浇筑—绑扎钢筋、支设上翻梁模板—混凝土浇筑。土方开挖。土方开挖过程要注意控制混凝土强度,并在围护桩、冠梁、格构柱完成施工后,遵循“大里程到小里程”的原则,运用挖掘机进行土方开挖,土方开挖的厚度应控制在2m 左右,并且喷锚要在开挖之后进行,开挖一层进行一次喷锚。与此同时,运用车辆将开挖废渣运送到施工场外,结合人工对深基坑进行整平处理,以此降低对基坑底部原状土层的影响。此外,地铁工程土方开挖还应注意两侧向中间的施工作业质量控制,注意施工作业中底板垫层以及顶板、侧墙、变形缝等部位的防水工作,以此保障地铁工程特殊部位施工质量与效率,为缩短施工周期、增强主体结构性能奠定坚实基础,并且有利于避免出现二次施工问题。

围墙支护。围墙支护主要用于加强围护结构,按照明挖施工设计图纸合理预埋图档钢筋,完成冠梁浇筑与围墙支护工作后进行回填作业,注意在围墙支护达到85% 设计强度后,在围墙背后进行回填。若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市政排水管,则应在回填时恢复原排水管布置情况,此时围墙厚度与距地面高度分别为0.3m。

垫层施工。运用围护结构加支撑法进行明挖车站施工过程中,应控制垫层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水位,保证垫层与地下水位相距1.0m 以上,同时作为临近车站地下水位的观测工作,进而保障作业车站与地下水位相距5.0m 以上。20-30m 是垫层施工中基坑底部与开挖相距的最适宜高程,同时结合人工作业提高基坑底部的清洁程度,并做好基坑排水工作,通过设置排水沟与集水沟加快排水速度,从而避免影响明挖车站的建设质量。运用与设计相符的混凝土铺满垫层,主要是采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垫层混凝土。在此过程中,应结合设计预留出一定高度的沉降量,尽量一次性完成开挖工作,同时做好垫层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从而为明挖车站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3.4 支撑体系施工

安装钢支撑。在进行支撑体系施工之前,需要结合围护结构受力计算安装钢支撑的轴力,以此明确钢支撑的跨度、长度、回转半径。

冠梁施工。根据市政地铁工程冠梁应承受的均布载荷以及设计的支撑间距,计算出弯矩设计值。每30m分为一阶段,每阶段冠梁施工都应在完成钻孔灌注桩后进行,同时做好施工现场钢筋绑扎工作,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冠梁施工用到的混凝土,并结合施工现场环境温度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每段冠梁施工应一次性完成,并且要按照设计控制施工缝的宽度,进而提高地铁工程建设质量。

3.5 防水工程施工

市政地铁工程防水作业一般在清理基层、完成防水层施工后进行,按照固定顺序做好顶板、结构缝、变形缝等部位的防水施工,注意防水作业中钢板防水带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5cm,并做好相关的焊接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明挖法作为市政地铁工程施工的首选方法,其较为简单的施工技术对节约施工成本、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缩短地铁建设周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在明确相关施工技术使用特点的基础上,切实加大管线保护、围护结构、支撑体系、防水工程等环节的技术控制力度,避免潜在危害影响地铁工程的使用,保障人们出行安全。

参考文献

[1] 巫峰 . 明挖法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要点及关键技术研究 [J].北方建筑,2020,5(6):31-34.

[2] 路红春 . 地铁明挖基坑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应对对策 [J]. 中国设备工程,2020(21):22-23.

[3]陶然.市政工程地下铁道工况施工方要点提示[J].科技资讯,2012(32).